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海蜂皇
收起左侧

中蜂特性真伪大家辩

  [复制链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03: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D、中蜂的生存发展策略和进化演变的特点
- m1 a4 E6 Y  W7 N8 z, T! Q中蜂主要分布区在南方诸省,这些地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年平均温度比意蜂生活的北温带要高得多,于是就出现了意蜂怕冷中蜂怕热这个根本属性的反差。温度高新陈代谢就快,亦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代交替的频密,同时意味着遗传密码的更替速度在加快,基因的变异几率肯定比新陈代谢慢的要高。所以说意蜂进化程度比中蜂高的依据从何而来,不能凭专家的一家之言而定,两种进化方向完全相反的物种,其可比性应该如何确定?0 I  t* R0 ?0 N% |. h4 Q$ y
几千万年的生存竞争使中蜂性主怕热,其另一面相对来讲就是比较耐寒。因而中蜂天然巢都会选在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地方筑巢,像离开地面较高的直立树洞,当然是理想的首选。直立树洞上面孔洞可以顺畅排走湿热气流和二氧化碳,下面孔洞会自然吸入新鲜空气,使中蜂不会受闷,整个蜂巢就像置于一台天然空调机内一样。随着群势的扩大,蜂巢也自然顺着树干直立的方向向下延伸,只要树洞空间够大,蜂群群势必然大。只有在这样的理想环境中,中蜂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种性的潜能,营造出令我们少见的特大蜂巢和维持强盛的群势。当没有这种理想环境而被迫在人类提供的各种箱具中栖身时,中蜂怕热怕闷、喜欢流通空间和外部大环境大地盘的天性受到限制,生存和发展同时受到制约,唯一选择就是分群和飞迁。因为现在每一寸土地和所有空间都是人类的势力范围,远古时代没有人类干扰的环境一去不复还。并且受蜂蜜美味的拖累,蜜蜂几乎被人类榨干最后一滴蜜汁,强行“科学地”被分布在一框框的“井田”中奴役,还几乎天天被抽出来“检查、调整”,这些无休止的窥探监视和干扰,完全剥夺了中蜂天性所需的安静、不被打扰、自然空调、根据外界蜜源和自身储备自动调节产卵、群势、巢内温湿等条件和能力,中蜂还有强群高产的可能吗?中蜂是社会性营生的昆虫,它必须依靠庞大的群体数量才能生存;中蜂是高速飞行的采集性昆虫,它必须对外界环境具有非同寻常的感知和反应能力才能生存。而人类的取蜜、检查、调整和好奇窥探,无不一次次地引起中蜂的过激反应和伤害且不自知,难道引起中蜂种种“劣性”的根本原因不正是这些因素吗?
0 `; k! v3 K2 N( T5 {( w# E,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1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曾提到,在每个生物圈各个环节的每一种生物,已经进化出适合这个生物圈的最优性能,在此生物圈的这个环节,它就是最适应的良种,也就是说中蜂在各自的生存小环境中,它就代表了当地的最优品种。所以,中蜂在各地就进化出诸如品性体型群势近如西蜂的阿坝中蜂,有特殊耐寒的东北野生中蜂、体型最小又最耐热的海南中蜂等等,这些品性差异巨大的中蜂家族,比之西蜂的意蜂、卡蜂、黑蜂之间的细小差别,其“进化差异”不是更为显著吗?
0 C  c2 J6 O2 }- |物竞天择,任何生物如果不迅速适应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必然很快就被淘汰。中蜂无力改变环境,为在人类圈定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唯有以灵活多变去被动应付,总体打的是游击战。相反,西蜂的生存之道是以人海战术、以大量的牺牲和消耗去克服恶劣环境影响,打的是阵地战消耗战。所以中蜂表现为资源节约型的自我调节发展,西蜂则表现为爆发暴增型的一鼓作气扩张,它可以靠大量消耗储存也能不停地产卵育虫。2 ~/ `, ]: e' F
从中蜂西蜂不同的进化生存策略中可以知道,其实要养好中蜂并不难:只要我们及时提供其生存发展所需的条件,尽量减少干扰,放任其自我发挥,不让中蜂灵活多变的应激性能发挥,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寇思想,变为稳扎稳打的固守国土灵魂,中蜂族群自然就要强势发展。因为安居解决了生存问题,发展群势扩大其对周围环境地盘的控制能力,是提升蜂群生活素质和幸福指数的必经之道。3 \) R( ?& q& {! w, _4 h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31 2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在现存的生物圈中,各种生物几乎都是处在金字塔式食物链的某一层中生活,都以处在自己下方的生物为食,是损人利己的生存方式。唯独蜜蜂跳出了弱肉强食的暴虐模式,一开始就选择了与植物互利共赢的生存准则,所以与自然和人类和平生活至今。但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过度的掠取和环境的破坏,已经直接威胁到中蜂的生存,使中蜂不幸也沦落为被“被保护”的濒危物种。爱恩斯坦曾预言:“蜜蜂消失人类灭绝”,假如真到这一天,那也是人类“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今天我们要用蜜蜂对待植物和人类的方式,即必须用互利共赢而不是单向掠取的方式去善待蜜蜂,必须真心真诚的尊重蜜蜂的真正生物学特性,摒弃伪科学,用真科学养中蜂,才能实现“保护蜜蜂以保护我们的将来”的目的。中蜂特性辨清之日,便是中蜂健康发展之时,前路任重道远,各位仍需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740
在线时间
325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福州市

1284

金钱

186

回帖

174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4-5-31 21: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蜂皇 发表于 2014-5-31 21:208 r( ^2 n9 o( F( u. S5 s* l7 Z
结语:在现存的生物圈中,各种生物几乎都是处在金字塔式食物链的某一层中生活,都以处在自己下方的生物为食 ...
1 D6 s* M3 Y7 r( k( O# C
前辈:敬佩您,您是真正爱中蜂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298
在线时间
392 小时
居住地
江西省 宜春市 高安市 灰埠镇

1643

金钱

227

回帖

229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4-6-1 0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蜂皇 发表于 2014-5-30 00:364 |0 Y* L9 [# {; q6 ]% K
近亲结婚人类已经认识到会有遗传病在后代身上发生,植物也知道远缘杂交后代有杂交优势,有时风媒限于地形和 ...
0 F& B/ z1 J- G/ n
支持!难得好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3461
在线时间
5911 小时

2万

金钱

4218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4-6-1 1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满篇都是似是而非的结论!7 M. X. @* ~" f7 C8 k7 I
试问:, `8 i+ n& P" F
1 中蜂场是否能生存下去?——能!不能者是属于经验不足。7 j) U2 |9 l! K8 I) L( I
2 中蜂疾病能否治疗至好?——能!不能者理由同上。
$ j. [- m' X0 b4 {$ b. H7 `3 中蜂框养是否多于土养?不用说了,谁都知道。' K! }# p( ]/ T  t  `
4 中蜂活框产蜜量是否多于土法割蜜?答案是肯定的,无视此点则为偏执者。3 `: V8 c$ d/ J- H- m
所以LZ之能被养蜂者看轻,一目了然!空想误人,谬论遭否,乃之所必然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3461
在线时间
5911 小时

2万

金钱

4218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4-6-1 11: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谬论有以下数点:
3 g8 M! B  H% i) M1 中蜂王是弧形往下产卵的。
5 a) @# z% A6 R* I# n( H; y+ l$ {2 拖出带病幼虫和蜂是中蜂的唯一特性。3 s  G7 S: Q8 {. u9 ^/ _( w
3 中蜂怕热耐寒。3 Y0 J, w: S5 _# e8 U
4 要保护中蜂的生存环境仅仅只能土养. . .
- W& ?' }2 d6 f8 j难怪被许多蜂友所否定,其人仅有臆想的爱好,缺乏逻辑思维和实验验证的科学手段,仅仅是个伪科学的论述者而已。
6 ~( K+ e3 M/ P7 a(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6559
在线时间
1451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温州市 瓯海区

1万

金钱

5897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6-1 13: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没有中心思想,文字太多,不够精简,我眼都看花了,只怪我的荧屏辐射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20: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曾慨叹:“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我不知孔子说这话时的境况与心情,但起码“小人难养”是千年一贯制的。他们“识小小,扮代表”,明明看不懂别人的内容意思,还要充大头鬼,以为站在真理高地,高高在上时不时来个“点评”,摇头晃脑充充高人、“老师”。可惜,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博不来喝彩反而露了馅:原来就那么一点墨水,就这样的修为!被人无意中踩着了猫尾,蹦得够高了,乖乖!露出了粘满臭屎的屁股啦!这种人,天天脸红脖子粗的跟着较劲顶楼层,我又没有钱给的,真谢谢啦!因为尽管他们胡搅蛮缠断章取义胡乱揣摩牵强附会,毕竟为论坛增加热闹,就像马戏里的小丑,毕竟也是个“角”嘛。真希望有人能自动对号入座,免得大家到处找。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835
在线时间
1083 小时

4847

金钱

775

回帖

5835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4-6-1 2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学习了。我要改为让其自然繁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1846
在线时间
5265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遵义市 仁怀市 鲁班镇

3万

金钱

4614

回帖

2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4-6-2 00: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说,楼主能有如此耐力和胸怀写到这里(不像天暖暖这个小气鬼被人骂几句就哭鼻子不发帖了),值得敬佩,楼主本来就是写给大家辩论的,提出一个观点,对与错不重要,大家可以辨明,可以让人换个角度重新认知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0: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重声明,本人从来不删任何跟帖,也未学会怎样删。公道自在人心,我想大家来参与辩论,并不想有人前来骂街,因为“谩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卑劣的言词只反映低俗的人品,污染了大家的耳目,也坏了论坛的规矩,有什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771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珠海市

3948

金钱

368

回帖

377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01: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看了《大家辩》,以为我是为恢复土养中蜂呐喊,其实我没有这样的意思,大家也先别下结论。后面有时间时,我还陆续发表一些我对中蜂的体会和看法,当然,说不定还有做法,请有心人继续跟踪,共同把中蜂科学养殖这篇大文章做好!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947
在线时间
2622 小时
居住地
安徽省

2万

金钱

6139

回帖

694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4-6-2 02: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对练,看着真精彩。$ w3 D& f- \* \! H

* y5 ]+ a* G- x# B不过练归练,别开骂哦。{:6_125:}
6 U. o) z6 N9 Q- W. |# e0 M5 ^2 |4 ^+ `/ @' q( Q0 x0 F
注意形象啊各位大师。{:6_131:}4 x9 z9 R) \9 D2 Y&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947
在线时间
2622 小时
居住地
安徽省

2万

金钱

6139

回帖

6947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4-6-2 0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一下,要是武林高手比如 黄药师和欧阳峰 打到最后不打了,坐下来互相指着鼻子对骂,会是怎样一番雷人的场景。{:6_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7 20:05 , Processed in 0.204437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