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积分931
在线时间235 小时
居住地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岑巩县 思旸镇
银牌会员

QQ
积分931
在线时间235 小时
居住地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岑巩县 思旸镇
银牌会员

|

楼主 |
发表于 2019-8-5 2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旧法饲养群与蜜蜂无巢转移+ x0 m9 R j. h- _9 a
(一)旧法饲养群转移
0 g+ I, O0 z6 S, @# t旧法饲养群的封闭性能差。转移蜂群时,要防蜜蜂逃逸。旧法饲养群的巢脾不能人工固定,转移时要注意防止巢脾垮坠、折断。一般实行蜂巢底朝天转移运输。
) _ _+ k2 A, t; q# B4 P准备一些绳索、纱布,比蜂桶稍大些能透气的口袋,堵塞巢门之物。选用运行平稳的运输工具。
% e; C. M; G7 C* ]! L& ]0 S转移之前,要弄清巢脾走向,以便在翻转蜂桶底朝天时,不折断巢脾。
: e- g0 H8 t) {4 ]待蜜蜂全部归巢以后,封闭进出蜂桶的所有通道。若桶内空间小,为防止蜂群受热、受闷,应将进出蜂桶的部分通道,用纱布封闭。将桶底桶盖绑扎固定。然后,顺着巢脾走向翻转蜂桶,使蜂巢呈底朝天的状态,并使巢脾保持与大地基本垂直。再给蜂桶套上口袋,扎紧袋口。之后,用手或木棍轻轻敲击蜂桶,促使蜜蜂离脾结团。再作一次检查,确定已准备妥当之后,便可启运。
( i0 S1 r K2 b0 S. k7 l运输要求基本同前。但在操作时,应更为严格、细心。运达目的地后拟在次日过箱的,可继续保持运输时蜂巢底朝天状态暂时搁置。短时间内不过箱的,应将蜂桶回复到转移前的正常姿态。安放妥当之后便开启巢门。若发现有巢脾损坏、淌蜜,这样的蜂群就在运达目的地之后,及早过箱。
. e0 W$ Q, z+ I% _* k将旧法饲养群作连巢转移,难度较大,稍有疏忽容易造成损失。因此,可在原地实行蜂、巢分离,分装之后再运输,既安全又方便。此已属于蜂群的无巢转移。
. f* s- t1 E5 ] A$ Y$ B, c6 r# b. K& c2 f1 \3 L" y
贵州蜂大大点评:今年春季我从诱蜂点向蜂场转移过五六群蜂,而且都是刚诱到不久,脾也只有四五片巴掌大的脾,我没像作者所述那么处理,傍晚直接搬上车,远的不到二十公里,近的也就四五公里,其中三箱都发生了巢脾坠落。诱蜂箱都是三峡桶,而且上部中部都有十字架竹签。不过,有竹签支撑的脾没有垮坠,而垮坠的都是没竹签支撑的。9 ~9 r, [ J ]6 X) t- E
2019/8/5
* r0 w0 U. J8 S* Z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