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养蜂网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技术视频大全

古木养蜂网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技术视频大全

日期: 人气:63

写诗不能离开意境的塑造,仔细品读清代这首诗,你就会有启发

只要有一颗诗心,生活处处装满“诗”。清代有一位生意人,不但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还对写诗有着浓厚的兴趣。

闲暇之余,此人总是将自己泡在诗中,去悉心研究这风雅之学;读一读,练一练,竟然也写出了一手好诗。

每天几乎都在读唐诗、说唐诗,这里我们不妨换一换话题,给视觉与感觉来点儿新鲜的“享受——一首来自清代生意人的七言诗,请各位看官一起品读。

晚泊

清·严翰鸿

酒旗挑出屋檐斜,古木萧疏挂落霞。

吹笛牧童归竟渡,满头多插野山花。

作者严翰鸿经常奔走于各地做生意,也因为爱好文学,所以结识了清朝颇有名气的大诗人袁枚。有一次,袁枚父母双亡的外甥远行,因缺少路费,袁枚就专门把外甥托付给与他顺道的严翰鸿去照顾。

袁枚的外甥继承了舅舅的才华能诗会吟,所以这样一来,也正好与严翰鸿志趣相投,两人一路不但有聊不完的话题,更是以诗唱和好不快哉。

我们这里分享的这首《晚泊》就是严翰鸿在旅途中和袁枚外甥的一首作品,作者以优美而活泼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自己晚泊时的所见所闻。

展开全文

此诗的首句一出场,就能让读者眼前一亮: 酒旗挑出屋檐斜;在屋檐之上,能看到斜挂着的酒旗。就这样一个镜头,却把画面中动与静的两面性体现得尤为充分。这一面酒旗它可以和屋檐一样,都是安然宁静的,这是无风时的状态呈现,是静态之美;而这面酒旗,它也完全可以是飘动的,屋檐不动酒旗动,这是有风时的状态,是动态之美。

但是,无论是静态也好,动态也罢,都任读者去在脑海中随意勾勒。作者这里只是这样简单一笔,他并未说满,把无限想象空间留给读者,足见首句的魅力所在。

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关于“酒旗”的描写,杜诗与此诗,有相同之美,亦更有不同之美,将二者联系起来做比较,仿佛更能读出其中的动人之处。

古木养蜂网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技术视频大全

首句很亮眼,第二句也丝毫不逊: 古木萧疏挂落霞;这里的承句瞬间补进来鲜明的色彩,让整幅画面显得有了生命力、有了清新明朗之韵味。树木是翠色的,而落霞则是红色的,这两个物象又正好“黏连”在一起,这样就把翠与红的色彩进行了完美搭配,形成画面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句中一个“挂”字用得形象又精准,体现出落霞轻盈、懒散、闲适的样子。承句所勾勒的画面整体体现出的是一种极其幽静之美,属于傍晚时分醉迷人的自然景观之一,巧妙营造了诗的恬淡氛围。

古木养蜂网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技术视频大全

在布局方面,作者在这一句中也是及时地切向题目,不拖沓、不繁琐,紧紧扣住了诗的主线索。

临摹风景,似乎有了人物才显得生动完满,来看诗的后两句: 吹笛牧童归竟渡,满头多插野山花;这时候,牧童出现了,他们骑着牛吹着笛子,竞相渡河而归,在他们的头上,则插满了野山花。

作者对牧童的描写是这首诗中最为生动的画面,笔触很细腻也很活泼美好。这些牧童无论是吹笛渡河,还是山花插满头,皆体现出一种少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这或许是许多人童年的一个缩影,放牛、采野花……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写照,乃为最快乐、最纯真的时光定格。

所以当我们读这两句的时候,有的不仅仅是来自画面给予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探索与回味,有许多情感在里面;带着这样一份情感去品读,就会觉得这两句写得格外让人心动。

而在这样欢乐愉快的场景之中,又自然地被植入了声音,这声音有来自牧童们的吹笛声,有他们争渡河水时发出的嬉笑声与水流声……一切都是显得那么有逸趣,这农村生活中朴实的一面,想必谁见了都会心生羡慕。

宋代诗人雷震曾写有一首《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的物象有远有静,其中对牧童的描写也是此诗中最美亮眼的“点”。而在严翰鸿的《晚泊》中,诗人把牧童的模样写得更为活泼、俏皮,对他们的形象展示更为细腻传神,他有力地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所以我们读来会更有一种愉悦之感。

人间苦味行来品,至此须教羡牧童;各位看官,对于这首漂亮的《晚泊》,你是否有自己的品读感想?欢迎简说一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