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场所 养殖蜜蜂时,需要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背风向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所,而且要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为蜜蜂提供蜜源,便于其采蜜,例如在春季时期,要在场所附近栽种油菜或者桃树等植物。2、春季养护 春季是蜜蜂的繁殖期,在春季养殖蜜蜂时,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可以在蜂箱上放置挡风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蜜蜂技术和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养蜜蜂技术和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蜜蜂养殖需要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蜜蜂养殖需掌握多方面技术要点。场地选择很关键,要挑选在蜜源植物丰富、远离污染与嘈杂、有清洁水源且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之处,为蜜蜂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蜂群的挑选不可马虎,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抗病能力强的蜂种,购买时仔细检查蜂王状态,优质蜂王产卵力强,能保障蜂群的发展壮大。
日常管理中,需定期检查蜂群,了解其健康、繁殖、储蜜等状况,根据不同季节和蜂群需求调整巢脾数量和位置,维持蜂脾相称。同时,要做好四季管理。春季注重保温和繁殖,促进蜂群快速发展;夏季做好防暑降温,提供充足饮水;秋季抓好秋繁,为蜂群越冬储备足够适龄蜂;冬季做好保温防寒,保证蜂群安全越冬。
病虫害防治不容忽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保持蜂箱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及时清理蜂尸和杂物。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准确判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避免影响蜂产品质量。
二、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1. 强群饲养管理:选择评分70分以上的二级种王,春季或冬季换王,保持蜂群强势。采用双王群、双箱饲养,使用朗氏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保持群内饲料充足,适时饲喂。
2. 繁殖期管理:分为春夏、秋季繁殖期,注意保温、供应饲料、扩大蜂群。人工育王时,选取5框以上蜂群,使用隔王板进行分区。组织交尾群,选用与母群无血缘关系或外地引进的良种。人工分蜂后的饲养,抽出一框封盖子脾、一框蜜粉脾、一框幼虫脾入在隔壁板一侧,开侧巢门放成熟王台。
3. 越夏阶段管理:度夏前合并弱群,每群调整到4-5框群势,清除巢虫,保留1-2框封盖蜜脾。降温管理,将蜂箱移至树荫或屋檐下,中午高温时在蜂箱四周洒水降温,打开通气窗和扩大巢门。检查蜂群,防止飞逃“情绪”,夏季高温时,防蟾蜍、蚂蚁为害蜂群,并捕打胡蜂等天敌。
4. 蜂群越冬阶段管理:预留封盖蜜脾,合并蜂群更换衰老、产卵力差的蜂王。保持巢内充足的产卵空间和蜜粉饲料,并进行奖励饲喂。选择地势高、干燥、避风、安静、半阴半阳的落叶树下摆放蜂群,进行巢内保温。
5. 拓展资料:中国国土广阔,从南向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5个气候带。受季风气候影响和因离海洋远近的差异,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4类地区在中国并存。复杂的地形和气候,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三、介绍蜜蜂的养殖技术?
养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特点。技术要点包括场地选择、蜂群的选购、饲养与管理。
场地选择时,应确保2.5公里范围内有充足的蜜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搭配适宜。场地宜选在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土壤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便利。
购买蜂群应在4~5月份北方蜂群繁殖期进行,此时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挑选蜂群时,观察巢门口,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者为好群。开箱检查,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蜂群的排列方式依据场地大小、养蜂数量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四种。
饲养时,进行补助饲养和奖励饲养。补助饲养在蜜源缺乏时进行,方法包括补饲蜂蜜和补饲糖浆。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进行,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每隔日1次,随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直至外界有大量蜜粉采集。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
补充蛋白质饲料,饲喂花粉,方法有液喂和饼喂。液喂是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饼喂是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补充水分及盐类,水分方面,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通过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盐类方面,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春季管理重点是促进蜜蜂飞翔排泄,提高巢中央温度至33~35℃,确保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蜂巢的保温也很关键,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需采取人工保温措施,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直至4~5月份。
流蜜期的管理包括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采用隔王板限制蜂王,断子取蜜,以及对弱群的管理。
秋季管理应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以保持蜂群群势。冬季管理则涉及调节巢门、防蜂蜜结晶、北方室内越冬等。
四、蜜蜂的养殖技术与管理,工蜂多少天出房
蜂场选择:蜂场应当选择建立在背风,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区,并且距离蜜源不超过3km。管理:春季的时候,将蜂巢的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并让蜜蜂外出飞行,进行排泄;夏季的时候,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秋季的时候,做好越冬蜜蜂的培育工作;冬季的时候,做好蜂巢保温工作。
一、蜜蜂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1、蜂场选择
(1)蜂场应当选择建立在背风,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区。
(2)蜂场的周围应当四季都有新开花卉或农作物花粉,并且距离蜂场不超过3km。
2、蜂王选择
一般选择年龄在2年以内的蜂王。
3、管理
(1)日常管理
主要检查蜂王的身体状况,以及蜜源缺乏时,是否需要定时给蜜蜂喂食。
(2)春季管理
①调节蜂巢中央的温度,将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并让蜜蜂外出飞行,进行排泄。
②做好人工保温工作,若早期蜜源不足,适当补喂花粉。
(3)夏季管理
①当蜂王的产卵量不足的时候,及时进行更换。
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③清理蜂巢,将蜂巢内的其他巢脾清理出去。
(4)秋季管理
①在培育越冬蜜蜂的时候,保证蜂王营养充足,定时给蜂王喂食花粉,并选择合适的时候扣王断子,避免对出房越冬密封继续进行哺育。
②越冬蜜蜂培育工作到后期的时候,进行蜜粉压脾,扩大蜂路,并准备好越冬的饲料。
(5)冬季管理
①做好蜂巢保温工作的同时,注意避免因温度过高而伤害到蜜蜂。
②定期对蜂巢进行消毒。
(6)流蜜期管理
每天早晨的时候,使用糖浆或者是蜂蜜水进行奖励饲养。
二、工蜂多少天出房
1、一般情况下,中蜂(工蜂)从卵到出房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其中卵期约为3天左右,幼虫期约为6天左右,蛹期约为11天左右。意蜂的蛹期比中蜂多1天,因此意蜂工蜂从卵到出房需要21天左右的时间。
2、雄蜂从卵到出房大约需要23-24天左右的时间,其中卵期约为3天左右,幼虫期约为7天左右,蛹期约为13天左右(意蜂蛹期约为14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蜜蜂技术和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蜜蜂技术和管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蜂群白垩病发病病症特点_蜂群白垩病发病病症
- 种兔多少钱一对 四川种兔多少钱一对
- 养蜂知识和技术_养蜂知识
- 樱桃 樱桃小丸子国语版全集免费观看
-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馅的做法和配方
- 一亩网箱需要多少钱 二十亩网箱需要多少钱
- 农业三农致富信息 农业三农致富信息稿
- 养殖狗的技术方法 大型养殖狗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