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日期: 人气:16
泥鳅放养前一定要浸洗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密度为每平方米水体放养泥鳅2~3斤左右。随放养量的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5~0.7米。2、饲养管理①饲养方法:泥鳅鱼苗放养后15天,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补喂一些鱼粉、豆饼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大棚养殖泥鳅技术大棚养殖泥鳅技术是什么

一、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泥鳅素有“水中人参”的称号,其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因而极受市场欢迎。
泥鳅作为比较常见的食物,现在市面上经常可以购买到养殖的泥鳅,当然泥鳅的养殖方法也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着重了解下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吧。
一、养殖方法
1、泥鳅苗放养
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挑选那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有活力的泥鳅苗,各池中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
泥鳅放养前一定要浸洗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密度为每平方米水体放养泥鳅2~3斤左右。
随放养量的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5~0.7米。
2、饲养管理
①饲养方法:泥鳅鱼苗放养后15天,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适当补喂一些鱼粉、豆饼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6月上中旬泥鳅长到5厘米厚,改投鲤鱼全价配合饲料。
投料投喂量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宜,投饵时要把饵料投放在食台附近。
②水质调节:泥鳅养殖池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
7~8月份水深保持在80厘米以上,发现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30两厘米。
③大棚管理: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及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再把稻草盖在棚上保温。
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在池中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秋季及晚春,把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二、注意事项
1、大棚养殖泥鳅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养殖户应掌握比较好的调水技术和防病技术。
2、采用大棚养殖泥鳅,大棚内的池塘应定时充氧,保证池水的溶氧量在5mg/L以上,并且定期要监测水质,池水的透明度也应该操持在25cm以上。
3、大棚养殖泥鳅可适当的减少泥鳅的放养密度,这样可以增加泥鳅出池的规格,提高出售的价格。
4、大棚养殖泥鳅,由于养殖密度较高,一定要注意做好泥鳅的疾病防范工作。
以上就是关于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介绍,总的来说,泥鳅是一种十分特殊的鱼类,虽说其经济效益不错,但是想要养好泥鳅并不是一件易事,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
关于大棚泥鳅养殖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泥鳅供应

二、大棚养殖泥鳅技术大棚养殖泥鳅技术是什么

1、鱼池建造:在大棚里开挖一个鱼池,池的深度为两米,池底和池壁一定要夯实,在底层铺上一层三十厘米厚的肥泥,池边的四周需要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还需要在池子的两边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池水面,排水口最好是设在池底,在进水口和排水口需要安装尼龙网防止杂物的进入和泥鳅的逃走。在排水口的池底要挖长为两米、宽为零点五米、深为零点三米的鱼沟,方便捕获泥鳅和用来避暑。鱼池在建成完以后需要进十厘米的水,每亩鱼池需要用八十公斤至一百公斤的生石灰化全池然后泼洒对池底进行消毒。大概十天以后,进五十里面的水,然后需要每亩鱼池施加两公斤的尿素用来培养肥水质,三天以后还需要追施一次尿素,等到池边可以看见大量褐色的硅藻,淡水的颜色呈现黄褐色的时候,透明度为三十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放泥鳅苗了。

2、鱼苗放养:泥鳅的鱼苗必须是没有病害没有损伤的、体质健壮的、游动活泼的。在放养泥鳅之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用含有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的食盐水进行浸洗十分钟的时间,密度最后是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放养二至三斤左右的泥鳅苗。随着放养量的不断增加,鱼的体重不断的变化,水池的水可以加深至零点七米。

3、投喂饵料:在放养泥鳅鱼苗半个左右的时间,泥鳅主要是食用天然的饵料,可以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投喂的量可以占体重的百分之二,等到六月中上旬的时候泥鳅长到五厘米的时候,可以喂一些鲤鱼和饲料相配合,在六月份的日投量可以占体重的百分之五,七至八月份的时候为百分之十,九月份为百分之五,早中晚可以各投喂一次。在投喂的时候需要把饵料投放在食台的附近。

4、水质的调节:在养殖泥鳅的时候水质的颜色最好是黄绿色的,透明度可以维持在二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之间,PH值在七点五左右,氧度最好是在两毫克每升以上。七月份至八月份水的深度最好是在八十厘米以上,当发现水的颜色过浓的时候要及时的换水,一般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换一次水,每次需要换水三十厘米,在高温的季节可以在水池中移植一些水生植物,比如一些水花生、水葫芦等等,还需要在池塘的上面搭盖荫棚进行遮凉。

5、大棚管理:养殖泥鳅的大棚在冬季以及早春的晴天上午十点至下午的三点可以把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拿掉,其余时间再把稻草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在池中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秋季及晚春,把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6、防病捕获:养殖泥鳅尽量要做到没有病要早防、有病要早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的发生,同时要及时清除鳅池中的水蛇、水老鼠等敌害生物。秋末冬初,水温降至十摄氏度至十五摄氏度的时候,泥鳅的摄食量就会减少,就可以进行捕捞,一般多采用排干池水进行人工下池的方法进行捕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棚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