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军魂星
收起左侧

田氏管蜂秘技

[复制链接]
积分
0
在线时间
39 小时

402

金钱

35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4 13: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养蜂是业余,住在郊区农场,因缘际会,买了几箱养,没经验,只好到论坛求教。南非是不安全,但到中国论坛看,发现中国也不是安乐窝,还是继续呆在南非吧,哈哈!
蜂不必多 有蜜才行 群不需强 蜂要口粮 定地养蜂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3: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治安总体讲还是不错的,你怎么能说不是安乐窝呢,最起码要比你那里好吧!
积分
0
在线时间
39 小时

402

金钱

35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4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没工作的人太多了,黑人懒,中国人在非洲有赚钱机会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7: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水脾止盗法就是顺应了蜜蜂的习性;欲抑先扬,而后因势利导,快速轻松搞定盗缝。此法公布后,有几位中意同场的蜂友利用此法,成功遏制了盗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丽水的老哥蜂友,中意同场;没有盗蜂发生,为了论证此方法的效果,故意拿蜜脾引诱,人为制造出了盗蜂后,遂以此法顺利解套。对于我的信任只能是这样了。以至有的人对于我的水脾止盗法,观点不一乃至声色俱厉的批驳。以至于我一拿出新东西,就会有人以辩论为名实则进行攻击。在此我负责的告诉大家,我的所讲出来的管蜂方法都是经过实践的,不成熟的,模糊的东西,我坚决不说,为图一时嘴快,有害蜂友的事情,打死我也不会干的!在养蜂技术进步上,即使别人行得通的招数,自己拿来就用也不一定奏效!为何?环境,气候,位置,蜂情,微生物,等因素不一定一致。所以我坚信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养蜂法。只有活学活用·,随机变通才为技术进步的阶梯!
积分
2681
在线时间
2089 小时
居住地
甘肃省 天水市 清水县

2827

金钱

212

回帖

268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11-14 1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51# 军魂星 * O- a9 k) H, D) T: o% f6 ~

4 Y) l) L" b4 @% g1 m" ^/ b% V5 \& \; J/ P( {; j1 |+ @$ M
只要是技术大家都可以学习 只要肯拿出来都是好事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19: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群蜜蜂代价换来的教训(越冬技术杂谈):过去了六七年了吧,也是这时候我地蜂群进入了越冬期;当时养了120箱。天气很冷,于是和父亲商量,拿20群做试验,搞室内越冬。(由于我们爷俩都上班。蜂太多了忙不过来,20箱蜜蜂万一搞死也无所谓。)于是把这些蜂群搬进了暗室。并且也注意了通风,调温。越冬结束结果死了17箱!真惨啊!所以在蜜蜂可以室外安全越冬的地区,不要尝试入室,入室后不好管理;室温,通风,及暗室容蜂量,等等因素,不易掌握。还不如室外安心。其实只要群势达标,饲料充;蜜蜂相当抗寒。在我地最低气温可达—13度。群势5框以上蜂量,安全越冬没问题。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败原因分析为:1暗室过小,蜂群受闷缺氧,造成骚动而提前苏醒。2蜂群密度大,室内也很潮湿,蜂群吸食潮解变稀饲料,下痢。3蜂群叠加,不易发现及处理异常情况。4出室时间偏晚,蜜蜂出巢冲动,飞出即亡。所以能室外就无需入室了。真的不好摆弄。
QQ
QQ
积分
149
在线时间
157 小时

4659

金钱

278

回帖

149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4 2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军兄的此方法在我地用不了,不等于此法不好,顶顶顶
QQ
QQ
积分
1607
在线时间
2318 小时

5581

金钱

251

回帖

1607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09-11-14 2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不利
QQ
QQ
积分
187
在线时间
588 小时

2043

金钱

335

回帖

187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4 21: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蜂痴 于 2009-11-14 21:41 编辑 : [9 c8 M5 X4 z( q7 a
用于接力的蜜脾是我在补喂越冬饲料时,预留的。我的保存办法是连同几块干石灰一起装入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扎进。我觉得必传统的硫磺熏脾法要好。硫磺燃烧毕竟有毒,毒素吸附于蜂脾之上,以此脾育虫会对幼虫不利。 ...
: v1 _2 C- Y7 H3 `. q, V' ]军魂星 发表于 2009-11-12 22:03
; j6 M: ]) K6 ^4 Z0 W& e# G6 _% _
军魂星兄的无私奉献令人钦佩,养蜂经验也很丰富,很有探索精神。但在下有一问题需和星兄讨论一下,就是你说的干石灰,应该就是生石灰,即是没有接触过水的石灰,如果它和水反应就会粉碎(粉身碎骨浑不怕!)。据我了解,它具有吸水性,有腐蚀性(但不是很大),因此它有干燥作用,且能杀菌。但在吸水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相反,它也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因此就不存在兄所说的窒息蜡螟的说法。不知兄是否同意我的说法呢?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3: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蜂痴:咱两个谁都没搞对,那就说一下标准答案吧。生石灰(氧化钙)吸水潮解生成的是氢氧化钙(熟石灰)过程中放热。此时小虫子会因脱水及腐蚀作用死亡。是可以达到保存巢脾效果的;此过程不会吸收二氧化碳的。在二级反应(熟石灰氢氧化钙)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成碳酸钙;此时您对了。  您说是么?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谨的讲,如果熟石灰干燥,则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水份是这两次反应的一个平台。
QQ
QQ
积分
298
在线时间
1083 小时

1万

金钱

1125

回帖

298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4 23: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水脾止盗法就是顺应了蜜蜂的习性;欲抑先扬,而后因势利导,快速轻松搞定盗缝。此法公布后,有几位中意同场的蜂友利用此法,成功遏制了盗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丽水的老哥蜂友,中意同场;没有盗蜂发生,为 ...
3 K, h. Y; J1 ]$ s0 y& L9 {' y  a+ l2 t军魂星 发表于 2009-11-14 17:53
090927181969c9902af13c4776.jpg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634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玉林

7707

金钱

1224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09-11-15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听,不发言
积分
0
在线时间
197 小时

1600

金钱

16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3: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破群势束缚,调整蜂虫比例;浆蜂完全可获蜂蜜高产。今天学习了杂志上的一篇关于不同品系意蜂个体形态对比试验的文章,回忆起我原来养浆蜂获蜂蜜高产的一些办法;现在把体会给各位汇报一下:文章中讲,本意,浆蜂,原意澳意四种意蜂,飞翔能力最差的是本意。而浆蜂竟然翅脉及面积居于上游。这也证实我原来的一些做法算是蒙对了。就是为了第一个蜜源的高产,我采取大群开繁;取得15框足蜂量后,在大流蜜前12天调整蜂巢结构,控制喂虫量,获得超高产是发挥了浆蜂的善于飞翔的优点了!具体是大流蜜前12天吧所有的未封盖子放置于巢箱繁殖区,以使蜂王无处产新子而减轻内勤,并且吧封盖子全部调入继箱,待12天后大流蜜到来,封盖子尽出,做到了继箱空脾化。有利蜜蜂快速卸载,提高效率。此时的巢箱卵幼虫也全部封盖,无需饲喂了。外勤蜂大增。于是蜜上的很涌!并且采完蜜群势不会下降,巢箱有封盖子会出蜂顶起群势。所以采蜜我没关过王,都是如此调整蜂群的。浆蜂的飞翔能力是我蒙上基础条件。并且有一重大发现。度夏时,气候炎热,蜜源极差。我会停掉王浆并关王20多天度夏。待放王秋繁时,我会发现,从未饲喂过的浆蜂群,也会是蜜粉充裕,饲料明显看涨。存量并不次于不关王的卡蜂群。原来,浆蜂飞翔力棒,采零星蜜源也很好!只是因为产卵不节制,饲料被育虫消耗掉了。一旦关王,无虫就少采了花粉,多采了零星蜜源,而极大降低了支出。结余也很多啊!所以浆蜂的高耗能是可以人工调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7 23:57 , Processed in 0.181033 second(s), 22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