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华夏中蜂 于 2017-5-18 04:55 编辑
6 b4 ^/ B- E$ W
, \% Z' E9 T! h. s7 z 业余养蜂十年,本人一直认为:中蜂加隔板就是最大的错误。$ q* x6 ? a( G# Y& e( u
除非,储王时非用不可。现在已经不是寒冬腊月,不再需要隔板保温,更需要通风散热。
8 P' B6 p, P9 T6 r 众所周知,分蜂期蜜蜂有侦查蜂,那么蜜蜂就有侦查识别能力,侦查蜂能够寻找判别适合蜂群发展的空间,也就是有对自己所生存筑巢空间和环境有认知感,这种认知感,本人2010年随写手稿中称为“视在空间”。( l+ e9 D; I Q" Y- v/ V
视在空间:指蜜蜂或蜂群看到的或感觉到的自身所处的筑巢空间,包括对自身所处空间的认知和空间内可筑巢的剩余空间的认知。既指空间,又包含感觉。
" O) A) u9 ]* E5 n+ o/ Z: i 如果你否认蜜蜂的这种认知感,大可拍砖,但我还是固执的这么认为。
9 _/ X* m4 `- H' @/ L7 g 如果你承认这种认知感,那么就很好理解为何很多蜂友照搬意蜂模式下的中蜂养殖,最大只有5脾或6脾的蜂量,有的甚至最强只有3脾或4脾;怪天怪地怪天气,还责怪自己的蜂王不成器,不经意间却发现别人的土养箱或某某人家的旧碗柜、谷仓里的蜂群,居然有十脾蜂量以上,这要怪只能怪你自己。5 t: ~- y; ^% a V( {4 x( G
意蜂的规模化养殖比较成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不可全部照搬,活框养中蜂,隔板的加入,寒冷的季节,对蜂群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到了流蜜繁殖期,却成了中蜂的阻碍,加了隔板,小蜜无论如何是搬不动,挪不开的,这将大大地压缩蜜蜂的筑巢空间,并且饲养者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地加框加础,可以说狠狠的打击了小蜜的筑巢积极性,蜂群的发展必然缓慢。当蜂多于脾,外界蜜粉源众多,而隔板又紧贴于脾,小蜜感觉其发展空间已无几,那么分蜂热将提前来临。对于小蜜来说,隔板外的空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 f0 K/ @5 k% Q3 y! Y* Q3 ? 万物都朝着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前进,没有了隔板的限制,其视在空间充裕,而外界蜜粉源充足,小蜜必勤奋采集,新生代的工蜂出房,蜂群多出更多的劳动力,小蜜将会更努力的造脾,以发展强盛蜂群。- g( x q+ U/ T/ w7 ?; P5 Z
对于新分蜂群,如果是3脾蜂量,我的做法:把三张脾放值于箱内中间,当然不要隔板(我从一开始就没有用过隔板,即使是冬天。
1 f% [ p- c3 f; `6 J) K0 ]),在蜂群的左右两边各加两个空框,蜂群往左往右都可以造脾发展,只不时检查新脾是否规整,如果歪斜只是做点校正,任小蜜自己造,顺其自然!小蜜必能感知,其筑巢空间还很大,该发展时她们自然会努力发展。这样的方式比隔板限制的模式发展更快!而且蜂巢的形状更趋于半球形,更利于蜂群的发展。
5 q0 y# p6 \7 p* `0 R 当然,地域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地的蜂群也还算强,当年父亲土养的一群蜂,估计30框箱装不下,自己用活框养,往年最强时五一节达到18框意标没有分蜂,今年气候不太好,最强的就12框意标,提过两框子脾支援野外得来的分蜂群,可以算14框,还有11框的,11框的这箱,没有加过一张巢础,全部自然脾,而且非常规整,蜂箱比较老火,粘合板钉的,今年准备全部换掉,箱内没有隔板,没有覆布,没有纱盖,箱很丑。
6 f0 W- s; F# A* Z3 }4 P2 c. u7 r * V. n6 d D9 g, f" t1 w( M
1 @! [! W4 G9 B; x3 l补充内容 (2017-5-18 23:04):
5 r G6 q/ E" m8 Z! W- ]& H% b我蜂群稍强的另外原因,补充叙说,在79楼,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剽窃也算偷。0 U1 n* U) v; ^
+ M2 P1 ?3 ~. `( ~8 I) S补充内容 (2017-5-21 00:27):
6 H( B) _6 x. @8 d# h& z帖子内容来源,自我简介,在117楼;何时加巢础?如何加巢础?怎样以新脾换旧脾?在132楼。 |
-
12框箱,提2子脾出去过,应该算14框,今天查看有几个台了。
-
11框箱,此箱已经自然王,一分三,
-
11框箱,别箱都没有多少蜜,就这箱蜜多。
-
这箱到今天也还没有起台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