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诗:(1)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译文:(1)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罗隐的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罗隐的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蜂》和《风》的全诗
无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进备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解落三秋叶,梅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根斜
蜂
作者: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1、原诗:
(1)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译文:
(1)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2)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3、作者简介:
(1)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2)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二、罗隐的《蜂》全诗是什么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唐代著名诗人(833—909)所作,原文: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注释:
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 译文: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蜂》
朝代:唐代
诗人:罗隐
【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顶端,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蜜蜂都飞去采蜜。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却不知道)到底是为谁辛苦劳碌?为谁酿造香甜的蜂蜜?
【赏析】
蜜蜂忘我劳动,把自己的劳动果实想给了人类。劳动人民也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诗人借蜜蜂赞美了劳苦大众,抨击了不劳而获者。
本文来自: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罗隐的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罗隐的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养殖业的行业竞争 养殖业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 蜜蜂小百科 蜜蜂的蜜蜂百科
- 古木参天养蜂号视频 古木参天养蜂视频塑料布的用法
- 白兰地是否就是葡萄酒 白兰地酒其实就是葡萄酒
- 亚洲虎虾 亚洲虎虾入侵美国
- 发财树 发财树的养殖方法和浇水
- 养蜂车 养蜂车的弊端
- 中国养殖网官方网站 中国养殖网官方网站nw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