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雁养殖设备

野生大雁养殖设备

日期: 人气:82

科技先生频道 |公众号:zgkejisir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清,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管轶教授其实并远离这场灾难。

野生大雁养殖设备

2月18日,作为共同作者,管轶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在一篇预印版论文中对外透露了一个重大研究发现: 穿山甲中发现冠状病毒,与新冠相似度约9成!

此前,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已经将蝙蝠锁定为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原始宿主,但中间宿主是谁一直未明确。无疑,管轶教授的这一重大发现让人们对病毒来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华南海鲜市场已被清理,管轶这一次所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武汉之外的野生动物。一批是2017-2018年广海关反走私行动查货的18只冰冻马来亚穿山甲,另一批是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一批12只穿山甲的19个穿山甲样品。

从走私穿山甲中,管轶与胡艳玲教授发现冠状病毒与感染人的新冠病毒有大约有85.5%至92.4%的相似性,分属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两个子谱系。

他们在论文中也对公众特意提了醒:

“冠状病毒在亚洲的许多野生哺乳动物中明显存在。虽然穿山甲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性、种间传染性和传播性仍有待研究,但此次研究提供的数据强烈表明,处理这些动物需要相当谨慎,应严格禁止在菜市场出售。”

展开全文

管轶自1月21日离开武汉后接受了凤凰网和财新的专访,没想到因为“逃兵”一词,他人生第一次背上了沉重的骂名。当管轶返回香港时,武汉的形势急转直下,他的“出逃”也和奔赴前线的钟南山院士形成了强烈的反面映衬。面对网上汹涌的嘲讽声,备受争议的管轶选择了沉默。

野生大雁养殖设备

直到2月13日管轶的预测成了实情,公众才终于恍然大悟。那一天,全国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超过了59000人,相当于非典时期十倍都不止。缅怀 李文亮 的热浪已经褪去,管轶却被不少人视为第二个李文亮。一些网友为了给管轶一个“公道”,还翻出一个月前管轶的十倍起跳预警:

1月23日,管轶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说: “ 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我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大部分可控制,但这次我怕了。”

回头来看,管轶又有哪句话夸大其词了呢?

这两天在知乎上,有个问答异常火爆—— “回顾管轶的逃兵言论,我们是不是欠管轶一个道歉”,截至今天,已有478条回答。其中一位知友的评价比较中肯:“ 虽然他心里有怨气,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客观的,大部分预判也得到了验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管轶的专业造诣也得到了钟南山的欣赏,他评价说管轶很聪明,“在香港是很出名的一位微生物学家,也是禽流感方面的研究专家,一直在用心探索。”

附管轶教授的公开简历:

管轶,中国籍,医学微生物学专家,英国皇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于崇光基金教授席(病毒学)、新发病毒性疾病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香港大学流感研究中心主任。

1962年生于江西宁都,1983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后入职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儿科主治医生;1997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受聘返回香港大学医学院,历任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副教授;2001年担任汕头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中心主任;2005年担任香港大学教授、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担任汕头大学微免教研室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主任;2013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管轶主要从事流感和其他新发呼吸道病毒的生态、演化和发病机制研究,是最早分离出SARS病毒并最先提出果子狸是传播SARS冠状病毒的科学家之一。作为顶级医学家,管轶著有10篇science、9篇nature、3篇NEJM、10篇柳叶刀、7篇nature子刊、14篇PNAS,引用共计36000次。

有兴趣的粉丝可打开此链接阅读管轶教授原论文: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