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是什么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是什么

日期: 人气:266

一、写在前面

上半年,国内十家核酸检测的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2年半年报,根据该十大检测公司的半年报数据,各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得到了大幅增长,增速最快的甚至达到376.29%。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是什么

那么暴利的核酸检测业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风险,可能涉嫌哪些刑事犯罪,又是谁在非法牟利?

二、通过核酸检测的准入引发多种风险

为满足近三年来因新冠疫情而进行的大量核酸检测,解决公立医院人手不充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政府引入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来满足疫情防控的要求。

为进入政府的核酸检测机构中标名单,谋取利益,核酸检测机构不惜铤而走险或以商业贿赂的方式,进入市场,或串通投标达到准入目的。

这些行为不仅会面临巨额的行政处罚罚款,甚至会面临涉嫌刑事犯罪风险,可能涉嫌的罪名如下:

展开全文

(一)串通投标罪

若核酸检测机联合其他机构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机构或其他投标机构的利益,可能构成串通投标罪,最高处三年有期徒刑,并处单处罚金。

(二)行贿罪/单位行贿罪

若核酸机构在资质认定并未过关或者为取得中标的结果,铤而走险以贿赂的方式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达到此种目的,金额符合立案标准的,涉嫌构成行贿罪或单位行贿罪,依据其犯罪情节,最高处以无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通过核酸造假制造暴利的风险

近三年,无数的核酸检测机构虽如雨后春笋般涌进市场,但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却远远落后于核酸机构的发展速度。

通过核酸造假,稀释样本液体、扩大一次混检的人数,出具假阳性核酸检测报告、故意漏检等行为,核酸检测机构的利润便可以从5%的利润率暴涨到205%。

高利润的背后,不仅会导致疫情不能完成全面清零,更是会拖垮疫区的经济。同时,核酸检测机构铤而走险谋取非法暴利,同样会被行政处罚、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严重的甚至会触犯刑法,构成相关罪名。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 2022年十大冷门暴利生意是什么

笔者将可能涉嫌的刑事罪名做了如下梳理: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若造假行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最高处以七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

如果有证据证明核酸检测机构故意出具“假阳性”核酸检测报告,就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最高能处以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若在造假行为中,核酸检测机构明知被检测人是已被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或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但为了能进一步换取在区域继续核酸的检测的机会、获取后续的高额的利润,故意漏检并帮助其出具虚假核酸检测证明,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相关人员最高能处以最高死刑的刑罚。

四、写在最后

随着疫情常态化,阶段性的高额红利必将进一步消退。

6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的通知》,也意味着核酸检测的监管时代到来。

在强监管下,第三方检测机构自查自纠,防范、减少企业及员工刑事犯罪以及避免、减轻刑事犯罪带来的法律责任及利益损害是不可避免,且亟须行动的。

开展自查自纠过程中应把握自纠人员具备刑事诉讼经验和具备对企业治理和商业模式具有把握能力两个标准。

当然很多企业因为自我合规的人员不具备相关诉讼经验,就有必要请专业的刑事律师来为企业开展刑事合规业务,通过实务案例中的侦控逻把握辑、以及追责方式以及类似案件处理中的司法惯例的把握,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合规方案,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信专业,选择专业,我们就是能够帮助您的专业刑事律师平台,如果您遇到了刑事难题,欢迎留言或私信咨询,有问必答。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我们陪您一起面对。

庭立方简介:

庭立方,是一家覆盖全国的刑事律师平台,直接经营六十多家精英刑事团队,汇集了一千余名优秀的刑事律师。

庭立方严选律师和团队,对律师资料的真实性进行统一监督,按严选标准对律师进行认证评级。

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和可视化的呈现,让每一位客户都能精准地匹配到合适的律师。

参考文献:

【1】17人被刑拘!核酸造假发“国难财”:作假细节披露,简直丧尽天良【2】十家核酸检测上市公司里,利润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家达376%,

【3】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链条监管的通知,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