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释义: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唐朝罗隐写的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唐朝罗隐写的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罗隐的诗作《蜂》中,诗人为什么要感叹?
《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释义: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这可能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赏析: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释义: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
二、罗隐的《蜂》全诗是什么?
《蜂》是唐朝罗隐的诗作。
全文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罗隐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译文
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蜜蜂都飞了个遍。辛勤采来的百花花粉酿成了蜂蜜,究竟是为谁辛苦,又为谁奉献甘甜呢?
诗文赏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蜜蜂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野,到处都可以见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 盛赞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行文直白,看起来满满的欣赏、夸赞,实则诗人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咏叹蜜蜂终身辛苦,徒劳一生的命运做出了铺垫。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急转直下,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如之奈何”的深深叹息。采花、酿蜜本是蜜蜂的天职。它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而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公平。可是诗人却从这里发现了问题,并替蜜蜂发出了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的不平之鸣!
三、《蜂》和《风》的全诗
1、原诗:
(1)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译文:
(1)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2)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3、作者简介:
(1)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2)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四、《蜂》是一首什么诗?
《蜂》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既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寓理诗。
全诗诗句如下: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全诗的字面意思: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全诗赏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在山野,到处都可以见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这两句语气十分肯定,盛赞蜜蜂尽占美好的春光,表现了诗人对蜜蜂的羡慕与赞美之情。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急转直下,由前面盛赞蜜蜂“占尽风光”转而咏叹它终生徒劳,所获甚少。采花、酿蜜本是蜜蜂的天职。它辛苦酿成的蜜主要是用来供养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却很少,而这完全是出于它的本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公平。可是诗人却从这里发现了问题,并替蜜蜂发出了“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不平之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贡献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唐朝罗隐写的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唐朝罗隐写的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汪氏蜂王浆价格 汪氏蜂王浆价格表蜂王浆的价格
- 为什么养蜂人寿命最长 为什么养蜂人寿命最长不长
- 蜜蜂蜂王哪里有卖 哪里有卖蜜蜂蜂王的
- 柞蚕每次眠多久几天一眠
- 国外最先进养蜂技术 国外最先进养蜂技术是什么
- 小型加工厂好项目排行榜 小型加工厂好项目排行榜竹子加工
- 海竿 海竿和路亚竿什么差别
- 大麦茶 大麦茶上火还是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