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日期: 人气:1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如下:一、养殖技术 1. 池塘条件 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最好采用泥沙质底。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2. 鱼群投放密度 黄骨鱼可搭配其他鱼类一同喂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2. 黄骨鱼的正确养殖方法
  3. 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4. 黄骨鱼养殖技术和方法
  5. 养殖黄骨鱼如何

一、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成本如下:

一、养殖技术

1. 池塘条件

黄骨鱼的成鱼养殖对池塘有一定的要求。池塘内需保证水深在1.5米以上,面积在3到5亩之间,池塘最好采用泥沙质底。塘内要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

2. 鱼群投放密度

黄骨鱼可搭配其他鱼类一同喂养。套养时应选择规格较大的黄骨鱼,约10厘米左右。规格为2-3厘米的黄骨鱼,每亩投放1800-2500尾;规格为4-5厘米的黄骨鱼,每亩投放1500-1800尾。

3. 饲料投喂及管理

黄骨鱼主要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饲料可选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或配合饲料。饲料配方应包括鱼粉、菜饼、豆饼、次粉、米皮糠和诱食促长添加剂。

4. 日常管理

养殖黄骨鱼的池塘水需保持清洁,透明度保持在35-40厘米。由于黄骨鱼耐低氧能力较常规鱼差,高密度养殖时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黄骨鱼喜清洁水,定期加注新水。池塘水不宜碱性过强,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平方米。

5. 鱼病防治

黄骨鱼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可消除其他鱼类体表易患的锚头鳋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黄骨鱼对敌百虫、溴氰菊脂等农药较敏感,不宜使用这类农药。

二、黄骨鱼的养殖成本

黄骨鱼养殖成本包括鱼苗、水面租金、饵料、饲料、药物、人工、水电、运输等费用。鱼苗每亩可喂养5000尾左右。药物主要为生石灰,每半月使用一次,每亩需30千克。养殖黄骨鱼的成本效益相对较高,一亩黄骨鱼养殖成本可抵得上普通城市打工人半年的工资。

二、黄骨鱼的正确养殖方法

黄骨鱼的正确养殖需从多个方面着手。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2米。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在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可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和敌害生物。

二、苗种投放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苗种。投放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而定,一般每亩投放3000-5000尾。苗种下塘前需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防止鱼体携带病菌。

三、饲料投喂 黄骨鱼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也可搭配一些动物性饵料,如小鱼、小虾、蚯蚓等。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投喂,日投喂量根据鱼体大小和水温等因素调整,一般为鱼体重的3%-5%。

四、日常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适时加注新水和开动增氧机,预防缺氧泛塘。同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定期对池塘和鱼体进行消毒,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三、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

1. 池塘选择:黄骨鱼对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便于注水和排水的池塘。池塘进水口需安装筛绢网,防止野杂鱼侵入。

2. 饲料投喂:黄骨鱼入池一周内主要摄食浮游生物。3至5天后,开始驯化并投喂新鲜野杂鱼肉糜,可混合鳗鱼、甲鱼等饲料制成面团状,每日早晚各喂一次。

3. 日常管理: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加深水位,每隔10天左右注入新水一次,以保持水中氧气含量。定期使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预防疾病发生。

4. 鱼病防治:为预防黄骨鱼疾病,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和大蒜,具有消毒作用。或在池水中投放磺胺胍药饵,连续投喂5天,有效防治黄骨鱼水肿和肠炎。

四、黄骨鱼养殖技术和方法

1. 养殖环境布置:在进行黄颡鱼养殖时,选择池塘、网箱或其他适合的水体至关重要。水源应充足且清洁,底质和周围环境应适宜黄颡鱼的生存和成长。

2. 鱼种选择:黄颡鱼的鱼种可通过捕捞自然水体或人工繁殖获得。不论何种途径,鱼种在投放前需进行粗养培育,确保其规格达到30至50克,这样既提高成活率,也有利于快速生长至可上市的大小(150克以上)。鱼种的放养应在当年3月底前完成,以便在当年12月前捕捞上市,减少冬季的损失。

3. 饲料选择与投喂:高质量的饲料是提高黄颡鱼存活率、规格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黄颡鱼以杂食性动物饲料为主,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应超过35%。5月前,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2%至2.5%;6月至8月,在水温较高、生长迅速的时期,投喂量可提高至4%至5%;9月后,随着水温下降,投喂量应相应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和天气变化调整。每天定时进行1至2次的投喂。

4. 水质管理与疾病防控:黄颡鱼对水质有较高要求,需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5至45厘米,PH值在6.5至8之间。每月应更换部分水体,池塘中应安装增氧机,确保充足的溶氧,避免浮头或泛塘现象,保证黄颡鱼正常生长。同时,应定期进行水质消毒,减少疾病发生。发现鱼类患病时,要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

五、养殖黄骨鱼如何

黄骨鱼养殖的方法包括培育水质、控制密度、投喂饲料。

1、培育水质

在开始养殖黄骨鱼时,需在清塘后,应用生石灰粉全池喷撒,消毒杀菌后,引入自来水,需要注意过虑废水,灌水的前提下,培养水质,往水面中泼入沤肥的农家肥,使浮游动物生长发育。

2、控制密度

黄骨鱼是一种比较强悍的鱼种,并且进餐速率比较厉害,喜爱角逐食材,有效控制黄骨鱼的养殖相对密度,饲料的使用率可达到最大,1亩推广1000尾,生产量十分令人震惊。

3、投喂饲料

黄骨鱼尽管荤素搭配皆能服用,但是在养殖环节中,还是建议大家投喂蛋白质高的饲料,例如鱼儿、小虾米、泥鳅、饲料、菜饼、豆饼、凉皮糠等,全是黄骨鱼迅速肥育的饲料,能够大幅提升黄骨鱼的质量和生产量。

黄骨鱼的生活习性

黄骨鱼属温开水性鱼类。存活温度0~38℃。最好生长发育温度25~28℃,pH值范畴6.0~9.0,适宜pH数值7.0~8.4。耐低氧水平一般。水里溶解氧在3mg/L以处时生长发育正常的,小于2mg/L时发生鱼浮,小于1mg/L的时候会窒息而死。

黄骨鱼肉食性是肉食动物为主体的杂食鱼类。寻食活动一般在晚上开展,食材包含小鱼、虾、各种各样陆生和水生昆虫(尤其是摇蚊幼虫)、中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其他水生物节肢动物,有时候也觅食中小型鱼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骨鱼养殖技术教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