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小知识大世界 关于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蜜蜂小知识大世界 关于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日期: 人气:16
一、蜂种知识 1、中华蜜蜂:中华蜜蜂,亦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优势在于强大的适应能力,但采蜜效率相对较低,且易发生分蜂和迁飞现象。2、意大利蜜蜂:意蜂,又称意大利蜂。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蜜蜂小知识大世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蜜蜂小知识大世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关于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2. 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3. 有关蜜蜂的知识有

一、关于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一、蜂种知识

1、中华蜜蜂:中华蜜蜂,亦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优势在于强大的适应能力,但采蜜效率相对较低,且易发生分蜂和迁飞现象。

2、意大利蜜蜂:意蜂,又称意大利蜂,是蜜浆双产的理想蜂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好选择。意蜂群势强大,采蜜效率远超中蜂,但相较于中蜂,其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二、生活习性

1、社会性:蜜蜂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尾,工蜂承担大部分工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昆虫,依赖蜂巢进行幼虫抚养和食物储备。蜂巢由工蜂用蜂蜡建造,对筑巢环境有特殊要求。

3、群居性:蜜蜂喜欢群居,但蜂群间通常不互相交往。蜂群内部通过独特的气味识别来区分成员,不同气味成员间可能发生争斗。

4、储食性:蜜蜂具有储食习性,在蜜源充足时,工蜂会采集花粉和花蜜储存于蜂巢中。当外界蜜源不足或天气不利时,蜂群依赖储备食物维持生活。

三、养蜂场地选择

1、蜜源丰富:选择蜜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蜜蜂的生存和繁衍。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选择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更有利于蜂群的发展。

3、环境安静:安静的环境有助于蜜蜂的稳定发展,避免受到嘈杂环境的干扰。

4、敌害少:减少敌害的影响,如胡蜂、蜘蛛、蛙类等,选择敌害较少的地区有利于蜜蜂的生存。

二、蜜蜂的知识有哪些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生活在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的群体中。它们在形态、生理和职能上有明显的区别。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负责与蜂王交配,而工蜂负责采集花粉、花蜜、酿蜜、饲喂幼虫和蜂王,以及筑巢等工作。

1. 蜂王:蜂王是群体中的领导者,负责产卵。一个蜂王一次可以产下1500-2000粒卵。蜂王的寿命约为3-5年。

2. 雄蜂:雄蜂的数量较多,它们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会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雄蜂随即死亡。

3. 工蜂:工蜂是群体中数量最多的成员,它们负责采集花粉、花蜜、酿蜜、饲喂幼虫和蜂王,以及筑巢等工作。工蜂的寿命约为6-8个月。

蜜蜂的刺针一生只能使用一次。当蜜蜂蜇人时,刺针留在受害者的身体里,蜜蜂因此失去刺针,身体内部受到严重伤害,不久就会死亡。

人类可以通过观察蜜蜂的行为和舞蹈来理解它们的“语言”。蜜蜂的舞蹈可以告诉其他工蜂花蜜的位置和距离。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它们的体长为8-20毫米,颜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触角呈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为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三、有关蜜蜂的知识有

外形特征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蜜蜂发声是胸腔中的中胸纵长肌和中胸垂直肌及其附着在中胸背板、中胸腹板、第二悬骨共同剧速振动产生的,蜜蜂发声是它们共同振动的结果,蜜蜂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

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胡蜂。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的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蜂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生活习性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

蜜蜂口器

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和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蜂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造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护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时酿造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多食性

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

寡食性

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

单食性

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寄生性

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

蜜蜂(

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

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

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

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社会性

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雌蜂和雄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比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

蜜蜂

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蜜蜂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的生产力。

生长繁殖

处女蜂王(雌性)与雄蜂交配后便将精子保存体内数年.蜂王可以自由选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

蜂房有3种规格。最小的是工蜂房(水平地面),雄蜂房直径比工蜂房大1毫米,蜂王房最大,通常在培育蜂王时工蜂才在蜂巢底部开始制作蜂王房,面朝下(垂直地面)。

蜂王在雄蜂房里产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孤雌生殖)。

蜂王在工蜂房和蜂王房里产受精卵发育成工蜂和蜂王。

所有蜜蜂幼虫头3天喂蜂王浆,工蜂和雄蜂幼虫3天后喂蜂蜜和花粉.只有蜂王房里的幼虫始终喂蜂王浆发育完全成为蜂王。

生物的性别并不一定都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蜜蜂和蚂蚁中,性别决定于染色体的数目(或染色体的组数),而不是性染色体。蜜蜂和蚂蚁体内没有性染色体。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每个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雄蜂个体在群体中的数目很少,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

蜜蜂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n=16)。单倍体雄蜂是怎样产生精子的呢?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减数第1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变化,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团细胞质,一段时间后将退化消失。减数第2次分裂,则是1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在含有细胞核的那团细胞质中,染色单体相互分开,而细胞质则进行不均等分裂,含细胞质多的那部分(含16条染色体)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那部分(也含16条染色体)则逐步退化。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精子,精母细胞和精子都是单倍体细胞。这种特殊的减数分裂称为“假减数分裂”。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蜜蜂的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

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细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头。蜂王产下的卵,稍细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卵内的胚胎经过3天发育孵化幼虫。

幼虫

白色蠕虫状。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虫体伸直,头朝向巢房。在幼虫期由工蜂饲喂。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前3日饲喂在蜂王浆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 虫浆,它们就发育成工蜂。同样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幼虫期被不间断地饲喂大量的蜂王浆,就将发育成蜂王。

蜜蜂的卵到成虫(5张)

工蜂幼虫成长到6日末,由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化蛹。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有大部分封盖子的巢脾叫做封盖子脾(蛹脾)。工蜂蛹的封盖略有突出,整个封盖子脾看起来比较平整。雄蜂蛹的封盖凸起,而且巢房较大,两者容易区别。工蜂幼虫在封盖后的 2日末化蛹。

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种器官。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羽化为成蜂。

成蜂

刚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较软,体表的绒毛十分柔嫩,体色较浅。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蜜蜂小知识大世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蜜蜂小知识大世界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