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思南一养蜂人有“传家宝” 蜜蜂为他酿蜜百余年
4 r4 d1 t8 M! j8 ^- S: z$ |( N [8 M! i
新闻网, 传家宝, 养蜂人, 青山村, 思南县
; K( d9 }7 c5 \- d0 s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晚报 2013年05月07日 作者: 简冰冰' K7 \7 a6 T: O
# a& D$ x8 Z( R8 g i7 C& x+ T& Z
1.jpg
" j6 k2 J2 Y/ |, a
. X% i4 q, S0 k- ^6 D& I冉景发展示他家的“产品” z9 d3 @ p% u6 j0 }4 e4 n% W
0 ]/ Z" P. J4 g8 J/ s
& _" J7 V8 Q" _7 E7 @" k" b
. e4 e% _' K7 j S8 M6 V/ t; ^
2.jpg6 k* [5 N! }2 @
! L, b& v' R7 u; C* h5 l4 L( P7 I
冉景发家的屋檐下挂满了蜂桶
, j/ B5 x9 ?) B# U. q- p
* [7 F" g0 s- [8 `: h" ~ 贵阳新闻网 消息 思南县一村民从事养蜂业60余年,目前养有蜜蜂500多万只,其中有一桶蜂已在他家繁衍了一百余年。
_5 G. a/ u& [) `" M8 y X 5月4日,记者在思南枫芸乡青山村的毛狗组深山之中,见到了在此养蜂的冉景发。冉家房屋的屋檐下,悬挂着一排排堡垒般的蜂桶,在暖暖的阳光下,密密麻麻的蜜蜂在头顶上来回穿梭。% |4 ` _0 }7 D$ ~* n
冉景发称,他今年60多岁,幼时就跟着父亲采用土法养蜂、割蜂糖。蜜蜂的数量从最初的1桶发展到最多时的32桶,总共有500多万只,最初的那桶蜜蜂已在他家繁衍了100多年。“父亲年轻时的一天,一包蜜蜂飞到屋前的一棵树上,父亲就把它们招下来,养在自制的蜂桶里,后来的30多桶蜜蜂都是从这桶老蜂桶繁衍出来的。”
5 \6 F7 g2 z3 @ \& k 记者了解到,青山村海拔近1000米,地处深山,村里的油菜花、玉米、水稻均属无公害绿色作物,加上漫山遍野的野生植物,构成了巨大而优质的蜜源。“而且我这里的蜂王全是家蜂,在深山密林中,没有屯外来野蜂杂交。”在这养蜂再合适不过了,冉景发介绍。; r+ D5 @2 s3 h: x* S
冉景发还说,他家的土法养蜂一般是一年割一次蜜,产量较低,每桶只有20多斤,但蜂蜜味道、口感很好,能卖到80元/斤。, s$ i' r5 W# y" u) ?% J; ]- G
年逾六旬的冉景发, 60多年以蜂为伴,精心呵护着百余年来父辈传下的蜜蜂,成了当地有名的“养蜂王”。7 j& M& A7 f9 w. U0 i"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