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中蜂不采蜂胶,在饲养管理中便于操作,意蜂采树胶蜂胶粘性大,操作时往往要用起刮刀帮忙,操作费时费力。
# q% Y+ h) H( b4 q8 X+ `# Y
* ~& r% i* L& k, D2 M5 y& C2 V* r. h2、 中蜂巢门扇风时腹部向里头朝外,用鼓风机式的扇风,而意蜂正相反,头朝里腹朝外,抽水机式的排风。这样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因酿蜜水分向箱体冷凝,蜂巢内湿度很大,而在夏日的阳光照晒下巢外热空气往里鼓造成伤热,这样,在这特殊时期就应采取蜂群的通风和遮荫等相应的管理措施。
% j+ }$ w5 l" ~' g) ]
, d$ c/ ?7 ~6 p6 N3、 在采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归,飞行速度快,全天的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2个小时。中蜂的嗅觉要比意蜂灵敏的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强,在外界蜜粉源较差的情况下,生存能力比意蜂要强,较意蜂节约饲料。但中蜂的个体采集花蜜花粉的量不及意蜂。中蜂比较意蜂而言耐寒,对低温蜜源的利用较意蜂好,较适合采集冬蜜。中蜂的盗性比意蜂要强,所以在外界流蜜不好时要注意防盗,即便在流蜜期,如果管理不好也会引起盗蜂。$ ], q2 k, c) x0 U' e
3 J* c9 V: `4 P, Z5 |+ c/ D- s4、 在抗病敌害上,中蜂抗螨能力强,大小蜂螨对中蜂的危害较小。中蜂飞行迅速,能躲过胡蜂的袭击,但中蜂对巢虫的抵抗能力较差,易生巢虫,在管理中要常保持蜂箱内和蜂场的清洁,定期进行清理,装巢础时巢框上梁一般不要象意蜂一样开槽,以免巢虫潜伏在里面危害蜂群;抗幼虫病能量也差;意蜂易遭受胡蜂和蜂螨危害,但抗幼虫病和巢虫能力好。1 p; C# d& q+ _1 W* d
v! ^* w9 e3 Y0 Y$ }5、 在群势上,中蜂的卵大,意蜂的小,中蜂王产卵量比意蜂少,最高日达1000粒左右,意蜂可以达到2000粒以上,因此中蜂繁殖速度比意蜂慢,群势比意蜂弱。中蜂的产卵量随外界蜜粉源成正相关,意蜂则与气温成负相关,为此中蜂不会出现挨饿,意蜂常会出现饲料短缺现象。中蜂三型蜂的繁殖周期比意蜂短。+ N: N" W8 H0 y& v6 d
. T3 W1 l( n1 d/ _6、 中蜂对巢脾喜新厌旧,爱咬旧巢脾,喜造新巢脾,所以中蜂要年年更换老巢脾,意蜂一般不会咬老的巢脾。0 w4 ^& j" i& F6 |
6 {. W8 D8 o2 q
7、 中蜂较意蜂易发生逃群,中蜂的逃群主要的由于缺蜜、受巢虫危害、巢脾过老、发生病害、农药中毒、外界的干扰过度等原因引起的。意蜂一般情况下饿死也不飞逃。$ u' N1 `" X {) D* \
. |; x% D+ G6 P K8、 中蜂白天防卫能力比意蜂强,而在晚上的防卫能力则比意蜂弱,中蜂可以在室内的红灯下过箱。
A' Y$ p1 p8 M( l" ^
7 d& i9 x' i2 T( a6 ]. U7 t9、 中蜂在失王的情况下较意蜂易产生工蜂产卵,所以对中蜂失王群要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工蜂产卵。中蜂在组织交尾群时一定要控制蜂群中无王的时间。
3 ?1 B) |% w" \5 N* q
H# s' Z$ l. A. ?' @8 Y* T4 _10、中蜂比意蜂易发生偏集,所以蜂场在摆放时要散放不能象意蜂那样集中摆放。% k: s2 I$ r) D' ^5 S! y
1 L' s4 Z" ^7 S2 V, k9 X11、中蜂的分蜂性较意蜂强,而且季节性明显。1 y% r. S' c9 y- D+ j" b n. f
4 j \. S) }% a0 f0 Z2 e
12、中蜂的护脾性不如意蜂,较易发生离脾,所以我们在平时对中蜂进行检查时要快,次数要少,不易长途转运。在过箱时动作也要快,以防止蜂群不上脾的情况发生。: s; [, ?. o0 b; _3 b
1 e& I4 s7 S! ]
其他还有诸如三型蜂之间的体型差别,蜜盖干湿型,中蜂雄蜂房的房盖呈笠帽状,房盖上并具有一个小的通气孔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