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18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龙竹/ l: l! |/ i( B) J' P9 A S9 q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 I7 Q" V5 D% t$ l+ V巨龙竹于1982年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并命名,傣语为“埋博”。系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一个丛生竹种,根据其基部竹秆的弯曲与否可分为2个类型,即歪脚巨龙竹和直秆巨龙竹。它是全世界1200多个竹种,中国500多个竹种中最珍贵、最稀有、最高大的竹种。其竹秆一般高达25~35m,胸径粗20~30cm,一般每株重100~150kg,1个竹笋重可达26kg。该竹种最高可达45m,最粗达36cm,最重达360kg。9 y; M3 i6 {. i* C5 a* n
& r6 B, C& O/ u" Q! D8 G9 K
目录
- A+ I5 C% r) _5 y3 z E8 @
5 {/ I3 U6 [. l: d- A* i7 P3 z: `1 V简介8 f* b+ N! y8 }2 m# I; l
生态习性分布) S0 Z! h. j% m/ `: y& h3 v+ A
生长环境
2 y) y% }) M x. A竹文化历史记载
. G" e+ @0 k( U- z- j傣家竹楼* L; f5 P' m5 e% _
巨龙竹与世博$ Q0 U* n! d- S8 M9 j
繁殖栽培播种育苗
: I6 z! Z7 m7 j无性繁殖
# I+ `0 _* {# R/ [# E8 C简介
W; {; J5 ^0 G4 v e生态习性 分布 : i4 {9 d0 q" L( z+ r
生长环境$ _) \+ Q2 p: D* M
竹文化 历史记载 ( D0 @: @3 c8 J) N
傣家竹楼 7 ?3 J. N$ J8 G" o% N! w
巨龙竹与世博
& N; L ^4 l. T- ^: u7 t6 H繁殖栽培 播种育苗 Y; |6 F. |* @
无性繁殖2 _0 h9 Q$ f* o; d% f% _0 ]0 C7 ~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 E- |" N! o9 ^$ h5 T) |( _+ W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n) 巨龙竹
) s+ Z4 y, _1 ~/ _; M9 H7 P 我国是世界竹类植物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竹文化丰富灿烂,历史悠久;竹子种类繁多,全国约有40个属,400多个种。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竹类资源中,巨龙竹堪称“竹王”,它高大笔直,雄壮魁伟,高可达30多米,径粗可达30多厘米,是目前发现的竹类中最粗的竹子。西双版纳傣族称巨龙竹为“埋波”,意思是“最大的竹子”。
+ { u0 J/ E# L* r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 @7 o0 o' a/ w' r+ v' N7 n分布
( @/ B1 t0 E" I5 L! N+ a" U9 l 巨龙竹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勐腊、景洪等县市,临沧市的沧源、耿马、西盟、勐连等县、分布于海拔1 300m 以下的山谷、坝区,原生气候条件为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其总量不超过1 万株。0 J2 J8 `. s8 h. M
生长环境
+ P5 ` q5 _* h8 N" I' t% r( A 巨龙竹生于海拔500~1 300m的坝区或河谷。适生环境年均气温16~22℃,最冷月均温在 巨龙竹' {7 B# }% `' }( S
1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可到-5.4℃,全年无霜期35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 200~1 800mm,相对湿度78%~86%。土壤以深厚、肥沃、疏松和湿润的沙质壤土、冲积土或黄棕壤土为好。可选择缓坡农闲地、台地以及排水良好的低谷平地栽植。
2 \. E. U# x; t. P0 l6 `: w' O, Z编辑本段竹文化
: S; D5 M X K7 R4 G3 f7 M历史记载1 f% C* k; o/ \# N
竹子在远古的时候就和我们的先人发生密切的关系。大约在l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就利用竹子做弓箭;根据出土文物鉴定,在原始母系社会时期,就开始用 竹子编箩筐;造纸术未发明之前,书就是用竹子制成的竹简;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竹的记载,殷墟甲骨文就有带竹头的字;《易经》、《诗经》等古书中都有竹的记载;特别是元代李衍的《竹谱详录》中对竹的记载更为详细;到明清时代,种竹、用竹、赏竹、画竹都十分盛行。 在浩如烟海的竹类资源中,巨龙竹堪称“竹王”,它高大笔直,雄壮魁伟,高可达30多米,径粗可达30多 巨龙竹! O# M) R' y! B; h' g) K# N. B
厘米,是目前发现的竹类中最粗的竹子。西双版纳傣族称巨龙竹为“埋波”,意思是“最大的竹子”。 巨龙竹数量不多,主要分布在云南临沧、西双版纳的边远地区。西双版纳傣族的日常生活与巨龙竹关系颇为密切,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不可一日无此君”的地步:建盖结实稳固的竹楼,它当之无愧为最佳材料;它标直的竹干可制作水筒槽;粗大的竹筒可制作水桶;坚硬的竹节可制作竹盆、竹碗、竹饭盒;多须的竹根可制作工艺品;巨大的竹笋是竹笋中的佼佼者等等。
; u: V" l2 S4 I7 F0 f+ s" B傣家竹楼% x- u6 F/ ?: j9 t% L
风格独特,整洁美观,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外形很象传说中的“凤凰展翅”。千百年来,傣家人一直以此为骄傲和自豪,这其中就有着巨龙竹的汗马功劳。关于傣家的竹楼,还有着非常动人的传说故事呢!一是说古时候,傣家人的首领、大英雄帕雅桑木底先后为百姓设计、建造了两种房屋,但都不太成功。正当他在为如何建盖最理想的房屋而冥思苦想,苦苦思索时,天王帕雅英变成一只美丽的“糯哼”(傣语凤凰)冒着风雨飞到了他面前翩翩起舞。凤凰扬扬双翅,暗示屋脊应该是人字架,凤凰低头拖尾暗示要蒙住人字架的两侧,以挡住从侧面飘来的风雨,凤凰将脚立在地上托住身子暗示住房要分上下两层。凤凰飞走以后,聪明的帕雅桑木底就模仿凤凰在风雨中的舞姿,创造出了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防潮、防猛兽的高脚竹楼,并称之为“烘哼”(傣语凤凰楼),并一直沿袭到今天。另一是说三国时候,诸葛亮带兵南征到傣族地区,他见傣族百姓没有住房,便摘下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让傣族百姓仿造为住房,于是傣族百姓就用竹子建造了这样的高脚竹楼,并流传至今。! e7 A" h9 k" @( N+ x8 K( a
巨龙竹与世博1 Z9 n9 ]( [9 E+ i+ E
世博园的竹园里栽培了318种竹子。这里既有丛生竹,又有散生竹;既有低海拔湿热地区的竹种,也有高山寒冻地带的竹种;既有高原平坝的竹种,也有石灰岩山地特有竹种。这里有世界最细的竹子,也有 巨龙竹
- v, O. F+ O# v5 v2 R$ ]世界最粗的竹子;这里有竹节最长的竹子,也有竹节最短的竹子;这里有竹壁最薄的竹子,也有实心竹子;还有奇特的龟背竹、佛肚竹、方竹、斑竹等等。这些浩如烟海的竹类资源中,堪称“竹王”的是臣龙竹。 巨龙竹其干径可达30多厘米,是目前发现的竹类中最粗的竹子。云南临沧、西双版纳边远地区是巨龙竹的老家。 西双版纳傣族称巨龙竹“埋波”,意为竹中最大者。建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竹楼,巨龙竹是首选的竹材。傣家人还用巨龙竹的粗大的竹筒制作水桶,用竹节制作脸盆、竹节碗,用竹根挖制饭盒,用标直的竹干做水筒槽。巨龙竹的竹笋更是竹笋中的佼佼者。" e0 k o2 l( U! N5 @$ d
编辑本段繁殖栽培: D, L/ \$ V. i# y( W3 @! s/ F/ X
繁殖方法:播种育苗和无性繁殖。
6 y3 v1 A' R4 ~' k7 ^0 l. ?$ J播种育苗- Q8 d9 B$ G7 @5 I8 P
现有的巨龙竹均是采用传统的移母竹栽植法或无性繁殖育苗技术形成的,但这些竹林存在种源混杂不清、竹龄不清、竹林灭绝性大等许多缺陷。只有选育种子,用种子育苗造林,才能保存和发扬巨龙竹的基因库。播种育苗造林具有繁殖系数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林相整齐、寿命长、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等许多优点。 巨龙竹
# r3 d3 ?- k& k 1) 搭钢架大棚:采用种子育苗,必须搭钢架大棚进行控温、控湿。大棚长20m 左右,宽6m,高2.8m,上盖厚12 丝的塑膜和遮阳网,并安装喷雾喷溉设施。温度控制在18~30℃,湿度控制在80%以上。 2) 筑苗床:山地大棚修筑平苗床,农田大棚修筑高苗床,床面宽1.2m,高20~25cm。土壤必须进行三犁三耙,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t,氮磷钾复合肥750kg,与表土充分拌匀。 3 )浸种和催芽:用始温45℃清水浸种72h,每24h换1 次清水;用100 × 10-6 浓度的HC 生长素+800 倍敌敌畏药液浸种1h,以催芽和预防虫害。之后,按1份种子3 份湿润红土拌种堆积催芽2~3d,待20%~30%的种子露白时,立即播种。 4)播种:苗床上先淋透水,之后播种,播种量为100~120 粒/m2,均匀盖红土2cm,再盖无菌茅草或松针或稻草 巨龙竹 2~3cm,淋透水,喷1∶800 倍敌敌畏药液防虫及鼠害。 5) 竹苗管理: 发芽初期(盖草、淋水、喷药、淋水、撤草)→发芽高峰期(除草、施肥、淋水、防病虫)→发芽末期(除草、防病虫)→第1 次分蘖(淋水、除草、施肥)→高生长(封顶、上袋或移栽)→第2 次分蘖(施肥、除草)→高生长(封顶、防病虫)→第3 次分蘖(施肥、除草、防病虫)→高生长(炼苗、防病虫)→封顶→出圃造林(苗木调查)。
5 ?" F! p' w ]* F无性繁殖
( u: m. |9 k, e, Q1 S 巨龙竹种子难获得,因此传统繁殖方法还是移母竹栽植法或无性繁殖育苗。巨龙竹与同类龙竹一样,4~5 月根蔸芽眼萌动,6~7 月发笋出土,10 月以后发笋结束,随之新竹抽枝展叶。3~4a后进入成竹生理成熟阶段,即生物收割期,5a以后生长衰退。 1) 壮苗培育:利用母秆、枝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培育1~2a生壮苗作定植苗。 2 )整地及基肥:处理提前30~60d 挖好定植塘,塘规格为60cm × 60cm × 50cm 或80cm × 80cm × 巨龙竹
+ I2 y6 @/ w- `0 C; R0 w* d$ L60cm,暴晒一段时间。用杂草炼烧后回填表土,每塘拌入10~15kg 农家肥或有机肥作基肥,让其充分腐熟一段时间后再移苗定植。 3) 定植:每公顷330~405 塘,株行距为5m ×5m或5m ×6m,每塘植苗3株,每公顷植苗990~1 215株。定植时间以立春后的2~4月为最佳,最迟不能超过5月。 4) 苗木处理及定植方法:起苗须带宿土,无宿土的竹苗在起运前和定植前须用稠泥浆作2次浆根(蔸)处理。在水源方便的条件下,也可在定植塘里作成泥浆后,将竹苗移入并让泥浆淹没整个竹根蔸,再经2次培土踏实即可。定植时可采用直栽或斜埋均可。 5) 竹苗管理:定植成活后除每年注意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外,还须在春季扒晒竹根蔸,同时每丛追施人畜粪尿或其他有机肥约20kg,或追施复合肥约2kg,最后培土埋蔸。竹笋出土后的7~9 月间,再追施有机肥2 次,每次每丛约20kg。入冬以后深翻垦覆1 次,并将杂草翻晒后埋入土中,作为有机肥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