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介王原理, b* K+ X- {+ a+ G2 Q( p
1.此原理为浙江莫允功先生曾在《蜜蜂杂志》1994年第5期提出过“中蜂不攻王”的原理。我通过多次的实践发现,我的中蜂群在失王情况下,除深秋季期节不可随意介绍中蜂王外,其他时间均成功。" @1 p0 ]2 @- C
“中蜂不攻王”原理
2 u( d# L5 _9 e% @- S5 w “中蜂不攻王”原理及其应用从数以千次的实践中,归纳出有关于中蜂蜂王的一个规律:中华蜜蜂的工蜂在已感觉到本群无王时,她们决不攻击或损害任何一只本品种的蜂王。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中蜂不攻王”原理。我的推论:由于此原理,中蜂不存在“介绍蜂王”的问题。中蜂群内“介绍蜂王”问题是由于主观上“意蜂习惯偏见”所造成。中蜂群内蜂王的所谓“介绍”,在客观上完全是庸人自扰。附一个“我的猜想”:相似地存在“东方蜂不攻王”猜想。但目前我无法证实或否定,有祈求于海内蜂家指正。因我除中蜂外不熟悉印度蜂,没有接触过日本蜂及其他东方蜂。我对“中蜂不攻王”原理的应用:凡中蜂群换王,我都将新产卵王直接换入即可,不论群势如何强大都行。起分蜂热时,去掉老王以后,我直接放入新产卵王,可有效地解除分蜂热。如果放入王台或处女王而不减弱其群势,分蜂热未必彻底解除。工蜂产卵群任何时候直接放入新、老产卵王或新、老处女王,都决无问题。中蜂群被盗时很容易失王(失去原有蜂王),但此与本文论题无关。实际操作则应注意及之。我所实验和实践的中蜂品种和地区尚不全面,主要只是江西东北部中蜂浙江四明山中蜂和浙江天目山中蜂以及闽北部分中蜂。 作者:莫允功
2 G5 q7 l4 ?6 O" W 2.介王时蜂王信息素分为嗅觉与味觉接触8 }* S8 Y h* y
. k8 Z4 w. |3 S$ ^1 K& P二、实际应用* v# N3 K7 }; Z
中蜂介王法应用范围与条件:1.无王群无盗蜂,有盗蜂,易围王。
. q" ~: h4 ^* y# ` 2.介王时要产卵王,1日齢以上处女王与停产王,易围王。
0 F; w& v. s$ |/ m0 i" Q 3.介王时不能放入陪伴蜂,放入陪伴蜂后会被无王群判断为盗蜂,易围王。) [: k' G1 T0 n. [; O: n Z8 ^
4.介王时要失王24小时以上,无王群改造有急造王台后,且介王前要除尽急造王台与处女王,否则易围王。6 H% A8 d! l; G" u6 v0 a( ~
5.介入王无伤残,否则易围王。
4 N7 L: _8 n& }8 K$ R" i* [ 6.深秋外界气温下降,蜂团紧缩,且蜜粉源缺少时,易围王。
. M3 S9 F5 {1 D4 ~9 b 7.注意以上要点以后,将产卵王直接放入蜂群或半开王笼放入即可成功。如未按条件介王,有时会发生围王,如是轻微围王,用温蜜水喷王,一般均可成功;如果严重围王,应将蜂团放入15度以上水中解救,在无王群捉入5-10只5-20日齢幼蜂暂养,喂少量白糖粒,调整好无王群,过1天后再介王。# j. Q1 l7 s, ^' \+ a3 a) ~6 h
) \7 C3 h8 ]) U/ d0 V 三、一小时介王法(新手慎用)
6 k, z5 e; J9 j* R5 E 我在生产实际中发现一个特殊情况:1.在双箱交尾群某箱失王后,工蜂会涌出巢寻找,多会进入另一有王群。
, o0 l, |3 W' m+ o% W7 Q" ` 2.在蜂群内无卵虫可改造王台时,失王群会在一小时内涌出巢寻找,此时放入一王入巢,蜂群会接受介入王,并立即进巢。$ S) D; u1 x: M) K, i% A
中蜂一小时介王法:“在蜂群内无卵虫可改造王台时,失王群会在一小时内涌出巢寻找,此时介王入巢,蜂群会立即接受介入王。”
/ N8 k2 m9 `/ W# q 四、突发情况处理
' n0 P! Q( |0 o: z 1.介王时蜂王飞逃,如在此王交尾地附近,王会飞回原来的交尾箱。
4 g& i9 z. W. ^9 ?$ \1 p! }! U 2.如在远离原交尾地,立即抖一脾蜂在箱前,并保持箱盖不动,远离蜂箱,10分钟以内,王会飞回此群。7 t) d7 M5 H( K9 c# X6 @
3.如发生围王后的蜂王飞逃,就不会飞回来了。
& D0 h: t( d& A O { 以上情况为我多年养蜂的实际经验总结,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并指正,并以此记念莫允功君,缅怀他老人家对中蜂事业的贡献。
4 Y+ V o2 q% J0 G6 q& H1 }$ W* N$ P* a X# j4 ]" }/ S; r$ {" i6 g7 r
[ 本帖最后由 hubeilcsun 于 2009-3-31 23: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