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3|回复: 4
收起左侧

不可小国际有关蜜蜂突然消失(CCD)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积分
0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406

金钱

96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18 19: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可小视:国际有关蜜蜂突然消失(CCD)的研究进展4 z* ]- f  U3 E- p9 V
2010/06/11 22:35   [爱护地球 ]  
! k/ r! J8 E# [& ~$ w
* d, m. V2 `3 p# p$ p9 g, s2 m' [6 L3 f5 O

  u, P6 B' |9 `; |. W9 CCCD,英文全称Colony Collapse Disorder,译为“蜂群崩溃失调”或“蜜蜂突然消失”,是一种导致蜂巢内的大批量工蜂突然消失的现象,原因至今仍不明确。有研究表明CCD 可能与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有关;也有提出导致CCD 的因素可能包括:郊区城市化、杀虫剂、农药、虫害、蜜蜂营养不良、蜂群饲养管理不当、真菌感染、免疫力不足、转基因农作物、气候变暖、电磁波辐射等,仍不清楚是单一原因,还是由多个因素组合引起;亦未能确定CCD 是否是一种新的自然现象,还是过去曾出现,但影响不显著,未引起关注的现象。 ! \9 h. N. C3 a: Z8 k" Y5 T4 x
/ h$ y. K' Q% y9 i0 c  i3 o5 i" f
6 j! J' r) V5 v" s5 {

. E1 @* n8 C' N9 N( S7 D9 A3 n! Y1 V6 J* U& I: Y5 p( B1 T3 W9 D
  6 l0 W0 X- K: u# j( U6 O/ Y

. j0 w5 D" `0 q2006 年,蜜蜂突然消失(CCD)发现于美国,大约有35%的蜜蜂消失。近几年来,加拿大魁北克省大约有40%的蜜蜂消失;印度、巴西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如德国、瑞士、比利时、法国、荷兰、波兰、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及西班牙也相继出现类似现象,即曾发生有CCD 个案;2007 年4 月,我国台湾有疑似CCD 个案发生。CCD 引起了全球蜂业的关注,成为了世界蜂业论坛的热点。
& T7 ]( ?' W5 k, v
; A0 V: ^  F. k  ~8 e$ A% l/ O
: m1 s" ]8 A3 ~6 Z
) V, B) x1 n2 @) R' h
1 q2 e% g, n8 h$ M( t" U1 Q  7 W7 T2 q, T+ `8 ]3 f: [' ]
' S5 h' i/ J) N) ]; T
2007 年12 月,美国昆虫学会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办了题为“蜜蜂蜂群消失/崩溃失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in Honey Bees)”针对CCD 国家研讨会,但对CCD 的研究无任何突破性的进展。
* {! `4 {0 e$ u8 i! {* F( ~( ^3 o% v4 O; M, a1 L; Z" s" w
2009 年3 月,欧盟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又召开“预防蜜蜂损失(COLOSS)”的研讨会,澳大利亚、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丹麦、芬兰、前马其顿共和国、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士、瑞典、英国、中国等23 个国家和地区的33 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各国介绍了各自的CCD 情况。据悉,欧盟将于今年9 月份在法国召开的国际蜂联第41届(APIMONDIA)国际养蜂大会上继续展开讨论。为此,中国养蜂学会也一直在关注全球的CCD 情况,为了便于中国蜂业界人士,尤其是即将赴法国出席国际会议的代表们了解各国蜜蜂消失的情况,中国养蜂学会特地组织专家、学者将美国、欧盟以及各国的CCD 的情况简要陆续介绍于此,以飧读者。让世界养蜂大国———中国也来关注国际蜜蜂消失,以防患未然。 / i2 s- P$ I2 u& O. d3 T7 a

% |7 b. c( D8 a8 }$ B! S1 |8 E6 Q9 {1 C美国蜜蜂突然消失(CCD)研究进展 - M$ ~8 I; [! J1 |4 V

& ]( K4 u0 x! T7 u/ i( T9 V5 V% y虽然美国自19 世纪70 年代开始,野生蜜蜂的数目逐渐减少,蜂场的蜂群数量亦不断下降。但是2006 年秋,美国蜂场的蜂群数量减少幅度突然增快,几乎是成脾成脾的工蜂突然不见了,周边也未发现死亡蜜蜂;野生蜜蜂的数目也大幅减少,至今几乎濒临完全消失,消失原因不明。于是,美国学者即使用“蜜蜂突然消失/蜂群崩溃失调(CCD)”一名以表述蜂群大幅减少的不正常现象。 6 z# X# f( ~1 }' ^/ W3 U
, @' r+ u3 _7 B4 A' _2 Y; r2 l

8 C0 @6 P# L# W( |( W2 p$ N' }* P
7 U" U& O3 b: G# E( G) l: W: h9 y  ^% l4 O7 S) K$ q7 i3 \! e2 I6 X
  , C7 C) S3 [4 ~- P& U
9 t. m& s# W7 U6 _5 z' W% ?4 ^
2006 年秋, 美国首次发现CCD。发现CCD 地区有加利福尼亚州、佐治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辛州、俄克拉荷马州等24 个州以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至少曾最少发生过一起CCD 个案。当时,美国的一些蜂农通报的CCD 情况是蜜蜂损失了30%到90%的蜂群。美国蜂场监督员以及美农业部农业研究机构(USDA,ARS)对秋季/冬季的蜜蜂损失进行评估,发现2006~2007 年的全国平均蜂群损失31%,2007~2008 年的则达36%,这些评估是基于对一些蜂农的电话调查而得出的,而这些蜂农仅仅是受损蜂群中的10%~18%。
1 a4 S7 u  k/ r+ ]
+ H7 Y' b* W$ u5 T2007 年7 月,美国农业部发布“CCD 行动计划”,针对CCD 危机制定四个主要应对策略:普查并搜集有关CCD 的资料;分析CCD 样本;以假设为研究方向;做出缓解及预防CCD 的行动。 5 V8 G/ j/ w2 Y. R  \
' S/ p! p, Q( ?5 V/ [. s
日前,为了避免人们把其他病因与CCD 混淆,美国蜂业专家定义与CCD 现象相关的下列症状,即蜂群突然消失(CCD)会有以下现象或症状:(1)蜂群里的成年蜜蜂全部消失,蜂群内或周边又极少能见到死亡蜜蜂;(2)巢内有封盖的蜜蜂幼虫;(3)蜂巢内储备的蜂粮完好,并没有被其他蜂或敌害抢夺。
% ^2 i6 O7 a, U2 ^
4 [3 q( V- _# ^' D( v美国专家还分析了导致蜜蜂最终崩溃的现象:
! M7 \1 D+ l& [3 N: W! C  g
* h3 g+ Z9 j( U. \: T(1)群内没有足够的工蜂来照顾维持蜜蜂幼虫;(2)蜂群大部分是由幼蜂组成的;(3)蜂王依然存在于蜂巢内;(4)蜂群不愿食用蜂农供给的食物。   L% |# R; Y3 d* K+ ^. s
& }) i" K/ r0 L
由此,美国成为第一个制订CCD 症状标准的国家。此前,世界各地发现有类似CCD 的个案,冠以不同的名称,如Disappearing disease(蜜蜂消失疾病),Spring dwindle(蜜蜂春季减少),May disease(蜜蜂五月病),Autumn collapse (蜜蜂秋季突然消失),Fall dwindle disease(蜜蜂秋季减少疾病)等等。现在均统一称为CCD(蜜蜂突然消失)。 , \! b6 p0 V" g$ I  ^4 ^/ Z7 g

' ~0 K, Q( y% ~& K( l* N! x6 A  8 P3 {& d+ _+ N0 b$ b

7 M6 [" H4 c, _( S7 _9 b+ P然而,美国蜜蜂CCD 的起因仍处在调查研究中。最近一段时间,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说服力又有一定实际性的假说,包括(不仅限于这些假说,排列不分先后):(1)蜜蜂病敌害;(2)蜂群的管理;(3)种王资源(低劣的遗传生物多样性);(4)蜂群中化学药品的使用;(5)环境中的化学毒物;(6)蜂螨以及相关病原体;(7)蜜蜂营养不均衡;(8)未发现或新近发现的敌害或者病原体;(9)两种或多种假说潜在的共同作用。其他假说也一度被提出,例如:转基因作物,气候剧变等,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在美国,约有1/3 以上的农作物依赖蜜蜂授粉,如:大豆、杏仁、桃、苹果、梨、樱桃、红莓、草莓、各种瓜类等。为使农作物能在短时间内授粉,农户通常向养蜂场租借蜜蜂, 并将租赁来的蜜蜂箱置于栽植场内,借助蜜蜂使农作物授粉。目前,美国养蜂业受到CCD 影响,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机会减少,这将直接严重影响美国农业生产量。为填补消失的蜂群,近两年,美国从澳大利亚进口蜜蜂。美国专家预测,若蜜蜂失踪的情况持续,2035 年,美国所有蜜蜂将有可能完全绝迹,美国面临着更大危机。
( ~+ e  v* l. \* [( c
) v- L9 v8 T) u; Q6 N  w) t! P  
! r$ j, x. f" V9 [1 }  {
% {4 g9 ^% Z# V" F$ V濒危现状
! S! e/ o6 {/ o6 I% p  中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在我国,中蜂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无中蜂授粉,必然影响生存,我国许多植物繁衍下来,中蜂功不可没。中蜂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而洋蜂的嗅觉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这将导致这些植物种类减少甚至灭绝,最终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拯救、保护中华蜜蜂已刻不容缓。 0 F/ k1 m2 A7 J: g3 d

$ a" I/ c, g' j8 _9 ]* M  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中蜂生存危机。除此而外,科研人员指出目前引入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是对中蜂最大的威胁。这些洋蜂对中华蜜蜂有很强的攻击力,且翅膀振动频率与中华雄蜂相似,导致中华蜜蜂误认,从而可以顺利进入蜂巢,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和饲喂。不同种群不能共存,洋蜂杀死中蜂蜂王不可避免。为此我国已在北京房山和黑龙江饶河建起相对封闭的中蜂、黑蜂保护区,并开始寻找野蜂,使中蜂不致灭绝。   g7 ?  E/ k' X  N' y# A! M

$ R3 a0 i' a; c# S/ S  近年,北京本土野生中华蜜蜂已经灭绝,而人工养殖的国内中华蜜蜂蜂王也开始由于不明原因死去,造成了中华蜜蜂(也称中蜂)种群的减少。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高寒山区的植物,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的,还有的是零零星星开花的,如果没有中蜂,植物的受粉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特性。
5 }  J, l( h! j
4 i9 H, p, X! h) \$ X  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可是近些年蜂王的寿命越来越短了,有的竟活不到一个夏季。
5 O/ N% d4 W5 B
* T2 H: f3 B3 d3 b6 C! u  然而20世纪末,中华蜜蜂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逐步减少了,长白山也只剩下几百群了。据了解,中华蜜蜂的减少,主要是蜂王由于不明原因死亡而造成的。 & T( P  U1 m7 Y9 \# k, U

+ K1 C) G" Y- m( X  仅北京地区中华蜜蜂的数量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4万多群,减少到了本世纪初的不足40群,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 ! J' _8 L8 l- f( S6 q5 d8 J9 |
: e5 D& ]! ~" a0 Y9 X. q: e
  可怕的是,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有关人士为我们解开了蜂王之死的谜团,并且我国北方还建立了惟一的中华蜜蜂保护区。 $ _' G& j& f2 @, Y+ y$ K" h

0 V- s9 \9 }" a7 x$ p& y  中蜂节省饲料,这一可贵的优良特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蜂蜜。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都有其特有的越冬方式,蜜蜂是半蛰居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中蜂结团紧密,越冬期内往往叩掉巢脾下部大片巢房,结团在蜂巢下面的局部范围,蜂团集中而紧密。消耗少量饲料,少量运动产生微热,保持低限的生命活动,保持群体所需要的生存温度,这也是中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种族生命延续的生活习性。
: A8 [* {! U% f; g/ E7 {9 k
7 O9 Z# w# l& M9 y6 v' w3 K  中蜂泌蜡能力强,经常毁弃自己苦心营造的巢脾,而不厌其烦地重新泌蜡造脾。这种喜新厌旧的生活习性,能随时应付在环境突变、天敌入侵时,迁居后及时营造新居,只有具备这种特性,才能保持在万变的自然环境中保存自己。客观上也起到精理蜂巢、减少细菌、病害在巢房滋生和污染,清除害虫的虫卵,保持群体的正常生活以及后代的健康发育。能使蜂王始终在新巢房产卵,卵虫在宽大的巢房里发育成长,培育出健壮的新个体,具有优生优育的客观效应。
# j7 s- V5 A8 `
6 H3 H0 a2 V# }/ ?2 N9 U. d) {  中蜂个体小,吻较短,采集力虽然较低,但中蜂采集工作勤奋,抗寒能力较强,早出晚归,在9℃时就能正常采集活动,弥补了吻短、采集力低的不足。
, S: x( M7 c- Z+ s# L  r6 q: U
8 m9 p3 f8 y3 K3 [7 |  r  中蜂分蜂性强,维持的群势比西蜂小,群体增长数量多,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生存机率大,这也是与生存斗争的另一种表现。
6 B3 e7 W( L/ G" ^2 v
1 {( [: s, W7 h) f  中蜂定向力较差,容易迷巢,这种习性是和长期在广阔的野外生活、群体间距大、接触机会少有关。这一习性对人为管理是不利的。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快速产卵现象,虽然是生存斗争中一种特殊现象,但必然`无法使该群体生命得到延续。
积分
1540
在线时间
1409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肇庆市

2万

金钱

4977

回帖

154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12-18 2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QQ
QQ
积分
468
在线时间
541 小时

3018

金钱

372

回帖

468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0-12-18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不是我偷的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634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玉林

7707

金钱

1224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18 2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蜂群就是,有几次隔几天不开相看,就少了一半,又不见死蜂,所以蜂老多不起来,中蜂就没这突然明显减少现象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积分
0
在线时间
755 小时

7520

金钱

2212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12-19 00: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1 19:05 , Processed in 0.150379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