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X- `+ m1 r0 a v) t9 m8 H# @昨日上午,85岁的吴序员用摩托车载着10多排蜂巢和一些行当,来到田安路丰泽新村南大门附近,当众制蜜出售,展现“原汁原味”。吴序员养蜂60年来,用这种方式售蜜,几乎跑遍了整个大泉州。
- F- D0 P2 s7 `- @6 Y4 w6 c- y Z0 i+ E
去杂质7 m1 t% H" Y' H7 l4 c# p
5 ~8 ]# h: Z, ^, s& w' F m3 Y' C
挑蜜/ {7 K& }- V+ _; I8 r
3 ?( p1 J. z# O: m3 t
e2 M( M8 Y8 Z" X( ]0 f8 m$ w摇蜜! F/ Q' {% ?- |9 n0 k5 Y3 k
* D' B8 L) J4 p/ F) `7 V. \
倒蜜
3 e5 k8 @' d* v# [( ?% Y* A. V( s
闻一闻,是否原汁原味。
8 k( y- \, D; [+ m ~( W. c( Z6 V3 I# i: |
现场展示真材实料% j# Y: f; ?" s: o P8 h5 S6 l
昨日上午9时许,吴老汉将摩托车停在丰泽新村南大门附近,人一下车,便将摩托车后架上的东西搬下车。上前一看,东西真不少,有10多排蜂巢、一台用来制蜜的自制“摇蜜机”、一个盛蜂蜜的大铁桶、数十个塑料水瓶,当然,还有一把必需的杆称。
( X( y3 Z7 g" V摆好阵势,吴老汉从纸箱里取出一块蜂巢,用锋利的西瓜刀将粘在蜂巢上面的杂质刮除,随后将蜂巢放入自制的“摇蜜机”里。榨蜜开始了。只见老汉用手摇动绞榨机上的滚筒。很快,蜂蜜就制好了……20分钟后,老人就顺利地处理完6排蜂巢。 F& y: u1 w; [- j1 j# _5 F
而此时,老人的四周早已站满好奇的市民。大家被老人的真材实料吸引了,都要买点这原汁原味的蜂蜜。
% n5 F" v9 N2 ?# V6 B* ]不过,吴老汉倒是不紧不慢。他将绞榨机里的蜂蜜倒入一旁的大铁桶里,取出一个漏斗,将蜂蜜灌装至10多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矿泉水瓶里,一一过称后,一公斤卖26元,不到10分钟,近20公斤蜂蜜就被抢购一空了。
& G& d2 H( a' l. M, S' D: {害怕百元大钞7 n7 r% M, L8 m! ]! a; Q
老人有个特点:怕百元大钞。卖蜜过程中,一有人拿百元大钞,老人都会用商量的语气说“不要用这么大张的好不好,我怕收到假钱”。原来,老人此前的确收到几张假的百元大钞,赔了蜂蜜又贴钱。 t' ^( e' U6 _8 w: ~: m, M
卖完第一批蜂蜜后,老人再次展现他的真材实料,原汁原味的蜂蜜销售速度一次比一次快。
9 m9 r$ B; p! w4 e) {% a* Z' g' v$ _% u3 O5 q; a
: z5 _7 K" \7 Z# b6 D哪儿啥时花开他知道2 I! V0 I. _, V* f- h. {
吴老汉家住市区浮桥街道办事处东边社区。60年前就开始养蜂了。一开始,吴序员所养的蜂也就三二十箱,几万只蜜蜂。几年后,他养的蜂越来越多,最多时达200箱,数百万只蜜蜂。用他的话说,泉州到处都走遍了,不要说中心市区,就连德化、安溪、永春、南安、惠安等地也都留下了他卖蜜的身影。他还对鲤城浮桥、江南或清源山麓一带的花草树木了如指掌,哪里开什么花,花期有多久都是一清二楚,第一时间将所养的蜜蜂运到当地放养、采蜜。
: G* ]8 w8 i, m- F( h早些年没有摩托车,交通不便,他都是雇车前往,在当地一住就是二三十天。待花儿凋萎,再雇车将蜜蜂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放养。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有了摩托车的吴老汉,把蜜蜂送到花儿处,自己就骑着摩托车回家、卖蜜、找新的放养地。9 ?2 E3 {* q$ a- ]
不吃闲饭 与蜂为伴4 b1 q% z) f3 f
85岁的吴老汉现今子孙共有50多人,很多人已事业有成。子孙们都劝吴老汉不要再继续奔波,好好在家享受晚年。不过,吴老汉觉得,自己年龄虽然大,但身体健朗,不想在家“吃闲饭”,仍然养蜂卖蜜,他说,“这样的生活才有趣、充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