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C/ T5 n3 r+ |# G第一章 举家回归$ Y: ` i+ q6 L- W8 Z. O
/ i2 ^2 o: a/ m- Q* `2015年9月,我带着老婆和一岁的小儿子回到了家乡,本着服务相邻,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开始了我的农村创业生涯。
8 [3 R$ r: ~# d* b5 Z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刚回来的情形:老石屋破旧,楼面开裂漏雨,房屋周围茅草丛生,石壁外墙挂着好几条退却的蛇皮,门口花台的兰草在雨中凌乱。这个房子确实是不能将就了,住房重建,成了我和老婆回家后最最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 Z9 L; J2 O H- \2 a9 V3 a" \回到家里,感觉到山水田园以及雨水空气都是那么的熟悉,只是周围的人却有些陌生了。虽然这里是生养我的地方,但是毕竟一别数十载,除了老一辈的叔伯祖辈模样依旧,太多儿童时的玩伴早已从一身土灰的流鼻涕时代长大成人,更多的还是我离开后才出生长大的叫不上名字年轻人。这让我很奇怪,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 y9 W+ z3 C [ w$ E- b7 f; m/ M
8 i3 _5 C8 M; \' x* |( q, ?- d; n第二章 一瓶发酵的土蜂蜜
1 w& v. v; ^ C; J5 G
2 D# l2 i, \# a- j$ C# h' [% _回家的第二天,我的小儿子可能水土不服,感冒了,咳得厉害。家乡的土蜂蜜一直是小有名气的,于是我开始打听哪里有中蜂养殖户。经过再三询问,知道在本村山里就有几户养中蜂,于是驱车前往,很高兴地从其中一户得到了一斤多的矿泉水瓶装土蜂蜜。
# H. k# x% {1 W5 w. D0 \回到村里给我们安排的临时住处,赶紧按照长辈的建议取来鸭梨蒸了与土蜂蜜一起给孩子吃。非常令我遗憾的是,我发现这瓶土蜂蜜已经发酵变质,打开瓶盖,一股醋酸和酒精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我知道,这个肯定是不能给小儿子用了。* C- r3 z- k7 e; k7 n' g0 s3 p
我知道养蜂农户不是故意给我变质的蜂蜜,因为他们都认识我,也非常热情,最重要的是,听说是给孩子咳嗽用,他们根本没收钱。但是却让我心里产生了另一种冲动:既然回来了,何不自己养上两三群,自己吃蜜就不愁了啊。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成熟度高的土蜂蜜在合适的环境下是不会变质的,我以为这瓶发酵的土蜂蜜是像其他食品一样放久了所致。
2 j3 z2 t- a( y, k
2 [% G/ D5 Z' O l* K
第三章 一发不可收拾的养蜂之路
* W: T- D- ]7 P; h& }
+ R' e, S5 i: R7 q8 v3 |9 k可能就像很多人说的,像我这种七十年代属马的人,天马行空,一旦有了一个想法就会想做就做。我想办法联系三群中蜂,每群三脾,连蜂带箱一起买了,总共花了接近2000大洋。与此同时,我的旧屋改造也开始同步推进。
. ^/ s1 _; x* L: O9 s( F i因为回乡创业是当地政府主推的农村电商项目,所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我一边在村里推广电商和提供服务,一边推进着自己的旧房改造进度。因为有了两三群中蜂,我将它们安置在后院。每天观察勤劳的小蜜蜂早出晚归,迎朝霞别夕阳,自己原本压力的心情也莫名的舒畅了许多。回乡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并逐渐融入到乡村邻里,感觉到自己一颗漂泊的心终于有了安放,变得安稳和踏实了。( P4 ]4 M# i/ Z d' A+ @
我的心意之神突然幸运降临——政府主推的山区中蜂养殖项目开始了,每户限量33群(政策扶持资金2万封顶,每群补贴600元)。这就是春风化雨,我立即申请了30群。既然是几十群了,那就有了对蜂群上心的理由,老婆也不阻拦,而是选择一直默默支持,既然选择回乡创业嘛,总得开源节流,多做些尝试。从此,我的养蜂之路开始了。现在回想,没有政策性扶持,没有家人的鼓励,我到现在应该都不会对中蜂进行适度规模养殖,最多两三群,自生自灭,也不会对中蜂养殖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了。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强,而是幸运之神降临,可以推着你向前,比别人多走一段路,即使这段路不是那么平坦,甚至是崎岖艰难,但自己也可以多了一份经历,一份感悟。7 i- \: c2 l$ b2 s
% N' L: W4 \' q* t3 q第四章 蜂场一地鸡毛惨不忍睹
- t2 f! C3 p; e+ M, J# G
r3 F U0 l2 D/ o) S8 ^, V人无论有多么的幸运,都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在对小蜜蜂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上了几十群,其实结局还没有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当年三十几群中蜂,越冬前取蜜六七十斤,越冬后所剩无几。在这里蜂友们不要笑话我,此时可谓一地鸡毛惨不忍睹,这何尝不是一个小白的必经之路?
' |- N$ M: X, g2 p, g回乡进入第二年,我的旧房消失,新房建立,农村电商营业进入常态,只是我的中蜂养殖之路需要从头开始。也必须重头开始,因为我已经爱上小蜜蜂了。这次,总结经验教训,恶补中蜂养殖技术,深入了解本地气候变化和蜜粉源节奏,向论坛和蜂友们求经问道,我慢慢理解了中蜂养殖的艰难和不易,也越发敬畏中蜂,敬畏自然。 ^- k! A4 K$ d$ y2 d8 o( C
( z: Q. i; E3 B6 S7 @5 s7 D第五章 峰回路转蜂群规模再起0 G; m+ W1 J0 L! K* p! o
: P: k: O/ \' D" j
经过两三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我开始摸到了中蜂养殖技术的门槛。这期间蜂群起起落落,中蜂养殖从效益上讲只能算是收支平衡。因为爱好而着迷,因为着迷而“中毒”,因为“中毒”而入坑。从中蜂养殖的箱型更改,转变饲养模式到市场探索,以及蜂产品实用性学习和研究,我走了一段长长的羊肠小道。
5 \7 m7 N/ [- m( L支持我继续的,已经超越了效益。如果从纯经济效益出发,中蜂养殖早已体无完肤。不过这完全不重要,能够支撑我继续在中蜂养殖上折腾的,一个是它并不是我的家庭经济支柱,更重要的是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所以,家和万事兴,没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要想在农村创业,我建议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R# Z% X; n7 G1 V& |+ t" L& C
毫无疑问,到去年为止,我的蜂场重新恢复了适度规模,今年必然还会再增加一些。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也不会向大规模饲养发展。虽然农村电商基本上偃旗息鼓,但我已经将电商服务平移到农村快递,所以店铺一直是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在做事之前要进行权衡比较,分清楚主次和轻重缓急,才能在真正实施后做到游刃有余。
[0 K' L3 m8 `/ r K
8 l1 p; U" d( k. h( y5 A. e
终章 给农村创业者的真诚建议
1 v9 L. f& ], h, _
/ y3 P9 B9 Z' i8 p; `现在一谈到农村创业,很多身在北上广深大城市的年轻人都多少有一些莫名的心动。事实上乡村,除了你想到的山水风光和清新的空气,还有生活的平淡和极少的挣钱机会,农村创业远比想象的艰难。可以说,在农村做种养殖的人,除非遇上去年这种非洲猪瘟特殊事件,养猪人可以大赚一笔,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钱赚的。以我自己为例,做中蜂养殖在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政府项目的扶持,我是决定性亏损的。即便现在,除去各项成本,也没有多少收入。而我一直继续坚持中蜂养殖的基础,是因为我的家庭经济主要依靠非农业务,而且整体收益也非常微薄。& F9 G' [3 N( d! M9 w( P, c, @
对于我而言,小蜜蜂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会继续思考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只要不是把它作为家庭经济效益考虑,做起来才会轻松和愉快许多。
# I+ i1 Y: N& R1 x感谢家人和小蜜蜂的一路陪伴,彼此珍重。* ]* Z7 `. T- m& a
# D' H7 E. j0 X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