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春天真好
收起左侧

以取掉它的存蜜来控制中蜂的自然分群

  [复制链接]
积分
2489
在线时间
845 小时
居住地
广西自治区

2665

金钱

289

回帖

248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31 10:29:1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蜂王台 发表于 2019-12-30 23:10
- `7 w4 Y; h$ Y并不能阻止分蜂热,试过割蜜后几天就分。要冷巢才能消除,去除隔板,加大蜂路,换成半明巢,加入卵虫脾加大 ...

" B  A; E5 _& Z+ R" k. \好方法!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89
在线时间
845 小时
居住地
广西自治区

2665

金钱

289

回帖

248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31 10:34:5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中蜂 发表于 2019-12-31 09:52! h" A- v8 M% ~. m% v
可是现在我想一次性取封盖蜜,怎么办?
& `6 B6 O1 U3 o, U. P4 \
能不能这样操作:专摇水蜜多的一脾,水蜜一满就摇,其它脾不管,这样蜂有地方存水蜜,其它脾又可以封盖,摇下的水蜜可以浓缩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9461
在线时间
3679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2万

金钱

9011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9-12-31 1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蜂王台 发表于 2019-12-30 23:10
7 W3 k' |- t% w# D4 W并不能阻止分蜂热,试过割蜜后几天就分。要冷巢才能消除,去除隔板,加大蜂路,换成半明巢,加入卵虫脾加大 ...

: L. h$ y4 Z  \- R) }9 r% U割蜜更是压浓了蜂,余下的脾还是蜜压子,所以分蜂。摇蜜是腾出了空房,让蜂有缺蜜感,给蜂的概念是不宜分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663
在线时间
590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梧州

1622

金钱

160

回帖

166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31 11: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流蜜前半个月换王,新王能控制分蜂热

点评

经你这一提酲,我的心情澎湃了,,,,,,  发表于 2019-12-31 16:00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解决了大流蜜期的自然分群问题,对蜜产量也大有好处.  发表于 2019-12-31 1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0843
在线时间
2049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开远市

1万

金钱

4547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9-12-31 15: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 P2 |* g( D5 t0 T3 S+ c; E
( K7 J+ ]! a* I( |( O& V5 S, \3 e方老说的是,我也是这么干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8598
在线时间
3734 小时
居住地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山南镇

2万

金钱

7323

回帖

1万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1 1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中蜂 发表于 2019-12-31 09:521 j" U6 V/ W+ L2 e3 ~- k
可是现在我想一次性取封盖蜜,怎么办?

$ o3 o* d* V& X. w# @0 _3 [这是矛盾的!除非是一个大大的空间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476
在线时间
2838 小时
居住地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市 浮桥镇

8074

金钱

1508

回帖

3476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12-31 17: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概念叫“繁蜂蜜源”,够蜂吃饱吃好,但没有盈余。看来,繁蜂阶段,封盖蜜应该刮掉,最多只留鱼眼。

点评

从理论上涚是这样  发表于 2019-12-31 1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6
在线时间
4779 小时

7682

金钱

1761

回帖

242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31 18:16:38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1 17:41 编辑
& ^7 Z. {( j- _5 A* `. c8 t3 `" `
中蜂戰士 发表于 2019-12-31 08:21
& P7 E' a) t! q6 D; B5 p& x师傅发些图观么下好嗎?

3 O. k; |! Y3 T9 `6 v! w: T0 x. ~5 Y% n
谢谢您的关注!箱子我有大幅改变,旧问题没有全部解决,又冒出一堆新问题,还有很多优化与完善的艰难工作要做。青涩的果子,不宜摘来待客,成熟了才有味道。望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9637
在线时间
1786 小时

1万

金钱

5638

回帖

9637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0-1-1 08: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疆人 发表于 2019-12-31 08:58: T4 Z( r6 L# v# X% z
我阳台上的一年只取一次,且蜜随时都多,养几年了,没逃过一群。分蜂就让它分,没啥影响。蜂也不是想分就分 ...
1 @7 U8 g, f$ c- E8 x& S9 Q  M
      我们还是把陈脾割丢呢?取蜜时直接割上层的封盖蜜,根据观察,不到一个月就倒修补完好。3月底割,到5月原先割掉的蜜都又重新填满,但过后都不再割了。今年50,没那么大。

点评

活着就好!!!  发表于 2020-1-1 16:21
至比他(她)们更高兴!可是,当我想到我去了之的后情景,,,,,孩子们没有一个在养蜂上肯钻研,故而我迷恋你的养蜂方式,搞好了就是给孩孑们丢下一个取之不尽的大蜜罐啊!!!  发表于 2020-1-1 10:49
南疆小老弟:你给我开了个好大的玩笑!不过你的养蜂方式还在令我何往.因为年皊关系我常想到:不久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在我活着的这些年,每逢取蜜季节,孩子们都回来拿蜜,热热闹闹的,看到这种场靣我便有自慰的感觉,我...  发表于 2020-1-1 10:29
用心交流,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414
在线时间
7023 小时
居住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 北区

1万

金钱

3341

回帖

6414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20-1-1 09:12:5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向明 发表于 2019-12-31 17:355 s: R  r2 }% C% h" n
有个概念叫“繁蜂蜜源”,够蜂吃饱吃好,但没有盈余。看来,繁蜂阶段,封盖蜜应该刮掉,最多只留鱼眼。

0 ~/ S* q$ p$ C* \( c蜂势向上或向下应由蜜源而定,刮蜜只是诱因,有时刮蜜后一落千丈,有时又很快储滿,难评论。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503
在线时间
842 小时
居住地
重庆市 永川市

2384

金钱

323

回帖

150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0-1-1 1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什么时候取掉它的存蜜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503
在线时间
842 小时
居住地
重庆市 永川市

2384

金钱

323

回帖

150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0-1-1 10: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真好 发表于 2019-12-31 15:43
  v1 D9 u0 f% H) s$ P7 g& P3 @4 L. u这是矛盾的!除非是一个大大的空间箱.
9 _9 m- j! R; D! U; D
大概什么时候取掉它的存蜜合适了

点评

我们泸永相邻,雨水节后,天气15度左右,就有菜花蜜进,就要清底糖,适当松脾,惊蛰前后大流蜜,视天气状况,有鱼眼蜜时就取,决不手软.  发表于 2020-1-1 1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646
在线时间
633 小时
居住地
云南省 昆明市

2332

金钱

356

回帖

164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0-1-1 1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不是就是龚教授说的挫折分蜂取蜜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9637
在线时间
1786 小时

1万

金钱

5638

回帖

9637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20-1-1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疆人 于 2020-1-1 16:46 编辑
: W  F( I' g% F! f
南疆人 发表于 2020-1-1 08:28( a0 U9 P4 ]2 I
我们还是把陈脾割丢呢?取蜜时直接割上层的封盖蜜,根据观察,不到一个月就倒修补完好。3月底割, ...

2 P' D3 b% i0 j7 i( Y$ e       只要有生命,终就都将变为泥土,谁也逃不掉。除了我们自己的躯壳,什么都带不走,都是身外之物,包括我们心爱的家人、小蜜。因此,活着就要尽最大努力,学会快乐自己!!!
用心交流,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6
在线时间
4779 小时

7682

金钱

1761

回帖

242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20-1-2 0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1-13 18:46 编辑 4 K9 e9 ]1 {& ~) h

! @; j1 p0 `: f( G- {* d& R“"分"和"逃"是两码亊:逃是管理的失败,把蜂群弄得不能在此处畄下去了,弃巢而去,全部走尽.丢下一个臭破残巢;分,是蜂群兴旺,是分家,分走一部分,畄下一部,还有将要出生的大批后代.是繁衍的天性.这是养蜂的起码知” 【本帖是回复楼主对2楼的点评,这一段引述原文】6 Y/ B1 `0 U) E# W! i- N! P3 R/ z2 @

/ S! q! m6 P, R8 `: N"分"和"逃"是两码亊,我完全认同方老师的看法。前些天,我还在回复黑哥等蜂友的帖子中,表达过类似观点——“分蜂和飞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原因也大不相同。”  因此,我很高兴、并感激方老师的指教。考虑到老师年事已高,我在2楼回老师的主帖时,想尽量简明扼要,可能有些词不达意。
5 v5 X( m* `1 ~1 a) `: @$ V- @$ p
方老前辈,是我非常敬重的养蜂人,您的一句“不管怎么折腾,要让蜂造脾”深合我意,我在本坛给予过公开赞赏。组合框,我不用,但也很欣赏。因此,我很乐意在这里稍加补充一下我的看法,可能会稍微有点长。2 Y) f; |, I" L4 ~' K- R; o
/ e2 C( ]! n& l. L2 }7 ~( Q
“逃”,举家迁移,弃家出逃,有管理失败的原因,也有其它原因,但不外乎原有环境已不宜居、不宜于继续生存。
# b/ E7 a6 {- f. Q' |! X/ P- x0 Q' C; x( ?
“分”,是分家另过没错,但并不一定源于蜂群兴旺,虽然这种情况最常见。事实上,弱群已分而强群未分的例子,并不少见,极端而言,半脾蜂甚至几百只的弱群分蜂,在一些地区也不少见,根本谈不上蜂群兴旺。
- _6 J; u$ x8 m
4 W1 w, O6 I  A# f" a; L分蜂的表象和诱因,目前众说纷纭,都未触及真正内因。分蜂内在机制,目前还是一个未知的奥秘,我个人的看法,暂时粗略概括并公开表达为:原有环境、状况或条件已制约蜂群发展、也就是不宜于继续发展,精确的专业性表达还没到成熟和公开的时机。5 P8 U' O, U2 w4 ?6 r) q
) f* @: u! o# D- F+ q
简而言之,逃,因为不宜于蜂群生存;分,因为不宜于蜂群发展。: D1 ^& U" z  e3 Y  J" _- `
/ t( M2 h! a* c7 h
不取水蜜,是国际养蜂界的一个普通常识,也是业内基本规矩。不只是为了保证蜂蜜品质。无论是为了腾出巢房来储蜜增产,还是为了腾出巢房来产卵繁蜂,或者是兼而有之,既增产,又促繁,还抑制分蜂热,摇水蜜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从经济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效果的可靠性,操作的简便性等等方面考虑,都不是优先选择。风险、效益与投入严重不匹配。2 ]1 w  g/ O* j: t

$ ^4 i- c: k$ T5 F5 S内地流行平箱摇水蜜,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坑了消费者,害了养蜂人,坏了中国蜂蜜的信誉,肥了无良蜜商,输家多多,而赢家寥寥。- I0 z# c: _( t. K8 h

. x. \1 ?& p2 W$ q" ^& A水蜜先摇后喂,也不是一个好选择。适时加继箱,蜂会根据可能和需要,有条不紊地将巢箱的水蜜移到继箱酿造,腾出巢房产卵,比人工先摇后喂要好得多,抑制分蜂热、避免飞逃的效果自然也更好。- }# [' D. }& p  {9 V0 M8 @

% P1 P' q8 B" m9 e( f$ d' I* z: a! K减少分蜂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成熟技术就是多箱体。蜂蜜优质高产的方法,也是多箱体。其原理,就是多箱体提供足够的造脾、储蜜、酿蜜和产卵空间,而且继箱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蜜的储存、酿造、浓缩、成熟和封盖。巢箱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蜂的产卵、化虫、哺育和成蜂。这个不分中蜂、意蜂,也不分东蜂、西蜂,但分强群、弱群,因为弱群一般不适合上多箱体。% J+ k& w/ Q( _, U  U
3 R2 v% w! ^4 {3 ^- a8 V. C
以所谓中蜂特性而否定多箱体,是对蜂性认识不足或有误。也许还受意蜂平箱取水蜜的习惯与技术影响。至于加继箱操作不成功,则纯属技术问题,往往错在生搬硬套,或者误在不当变通,或者失于忽略细节。; g6 r* u: J7 e: Q+ ~0 b4 o. g
$ w0 b$ h2 N3 c
多箱体是简单、具体、通俗和习惯说法,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养蜂模式。准确的专业说法应该是适宜的空间和温湿度,这样就囊括了仓蜂等其它一些既有和将有的高产强群饲养方法。7 Z. Q9 ~: h9 C0 Y- _! s
; Q" Y# f/ L/ @' t; j# }+ A1 N
避免分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蜂箱智能化,让蜂群始终有一个最佳巢内环境,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目前还不成熟。: N6 U! H; M* V2 v! U
5 O9 d# G3 C4 C3 j! r3 w% e
多箱体和智能化,我认为都遵循了一个养蜂基本原则,对蜂而言:受扰最小化,受益最大化;对人而言: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t" ~  Y( @$ J% r& v4 w

/ l# J" Z% Y' Z3 l% f; \; ?3 y8 ]8 C* ]6 E1 ?4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6 09:19 , Processed in 0.160046 second(s), 20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