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7730
在线时间1723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
嘉宾
 
积分7730
在线时间1723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深圳市
嘉宾
 
|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7-1-24 22:24 编辑
0 p4 ? I( R/ n3 B, H
, {) X! x: _2 Q5 O5 _ 初学养蜂者甚至少数多年养蜂者都面临着“烂仔病”的困扰。一旦发“病”,便参照书本上或道听途说一个劲地饲喂蜂药。有的甚至将整箱蜂用火焚之,以绝后患。! n! Z9 Q9 _/ s+ t; H
其实此举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理性分析“病”因,不能见“病”便心慌意乱,盲目施药,采取极端手段;这些形而上学的,不善思考的举措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 ^! ]8 Q3 x- h/ i3 o7 H9 X
鄙人养蜂6年,在这方面可以说仍然是个新手。“烂仔病”的频顾,让鄙人久病成医。方法虽然蹩足,但实用。各位如不嫌弃,就将一些鸡毛蒜皮的经验拿出来晒晒丑。% ~5 `2 [( H/ z8 o9 H( P
“烂仔病”应当分为两种:“假性烂仔病”和“真性烂仔病”。
- Y9 N+ h. T" u% s 本文要说的是“假性烂仔病” ,大致包括如下5种:/ ]+ o6 n0 J& @; \1 N
1、摇蜜烂仔:摇蜜时旋速过快,将幼仔撕离巢底,然后剧烈撞击到巢房壁上。待旋转停止后再反弹回巢底……一番折腾,娇嫩之躯已一命呜乎。按常理工蜂很快会将夭折幼仔清除,但摇蜜后整个王国如飓风灾劫后一片混乱,一段时间恢复常态后,工蜂们忙着修复受损巢房,校正错位幼蛹,对“幼亡”无暇顾及。而养蜂新手们恰恰喜欢天天开箱查看爱蜂,此时就会发觉有了“烂仔”。 霎时忧心忡忡,惊惶失措,于是“病”急乱投医,蜂药滥施……其实此“烂仔”熟练的老手也在所难免,而老手及专业养蜂人(蜂事太多)一般不会开箱检查,三、五日后,工蜂将伤亡的幼仔彻底清除,只是浑然不觉罢了。
9 y9 O* j+ {0 K f5 V. D4 c+ o 2、巢虫烂仔:多数人发现“白头蛹”就知道是巢虫所为。殊不知巢虫同样造成烂仔。巢虫幼时在箱底以蜡屑为食,稍大后爬上脾嚼食茧衣(幼蛹变态脱下的皮沾附在巢壁)。大家都知道巢虫特别喜欢旧脾,是因为旧脾经过几代蜂的孵化,沾附在巢壁的茧衣特别多。巢虫吃完一个巢眼里茧衣,就打隧道钻进另一个巢房里去啃食……穿越之处,如铅弹破盔,无论“幼仔”还是“大蛹”无一幸免,结果便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头蛹”和“烂仔”。
+ J: E' ^$ a" _( M8 |. O) B 3、伤热烂仔:伤热情况四季都会出现,有些蜂人害怕爱蜂受冻,冬季和早春时节便用保温物将蜂箱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箱内温热无法散发,逐聚逐炽,造成烂仔(南方冬天正常繁殖)。夏秋季节,酷热难当,环境所限,无遮荫处,毒阳直照蜂箱;有些即便将蜂箱放在树荫和屋檐下,过于轻信“严实”之说,没做好通风透气措施,将小蜜在箱内“焖煮”。另一种原因,误认为炎热夏季脾数越少越好,于是调脾分蜂。殊不知恰恰相反,诺大蜂箱,少量蜂(煽风、采水)实难调节箱内温度。导致箱内生存湿、温失衡。上述状况,便会导致了伤热“烂仔”。
) q% ^5 a/ M* J9 o( p 4、伤寒烂仔:晚秋、早冬以及料峭春季,伤寒烂仔比上述4种的表象更烈。尤其是新手喜欢贪脾,造成蜂少于脾。而此时恰恰是爱蜂繁殖高峰时节,脾多幼仔多,稀零零的工蜂们顾此失彼,诸多幼蜂得不到温护,造成伤寒烂仔。+ |- u5 K. P8 `
5、应激烂仔:过频打扰蜂群、猝然剧烈碰撞、摇蜜驱蜂粗鲁、开箱粗手毛脚……都会引起小蜜“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学术上称:“指由于应激因子(stressor)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于是乎,小蜜们离脾的离脾,结团的结团,也有的慌不择巢眼,象驼鸟避难时将头扎进沙堆般地扎进巢眼里,然后猛吸猛汲……倘偌是蜜眼倒是一顿饱餐,如果扎进了幼仔房里结果可想而知……这不光是工蜂钻进巢眼的伤害,重要的是“应激反应”瞬间产生的“热量”(不离脾)以及离脾后对幼仔带来的“冷伤”(春冬时节)都会令娇嫩的幼仔夭折,发生“烂仔”。
0 B6 H' t, K+ s3 Q. { 上述5种“烂仔病”实属假性。所以称为假性,是因为它虽然有了烂仔现象,并非是病。而是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的一种“伤害”现象。而这种假性的“烂仔病”不必施药,因为它不是“病菌”感染而起的。只要有针对性地作一番处理通常会不治而愈。
5 V7 G3 W1 s- ^! R4 w' m: d% i 真、假性“烂仔病”区分:
$ \0 V" |4 W, z( q6 P6 j1 k 1“假性”烂仔零星;“真性”成片。
) E0 I. |5 v( s& e( S1 T! @ 2“假性”烂仔只出现在某一脾或一面;“真性”脾脾皆是。
8 }2 M/ T+ s6 p: n" `7 W8 s 3“假性”烂仔无异味;“真性”发臭。( x. I1 O' K2 B$ W8 Z
4“假性”烂仔蜂群安静;“真性”骚动不安,凶猛蛰人。) C! i8 p1 |) \! d
5“假性”烂仔拖仔体表无损;“真性”溃烂。
0 g! Y' F7 D0 O% S7 n3 ?4 u* G" _( G! A# [% E! E$ I: I7 u5 g2 j R$ p
“真性烂仔病”不在此文叙述范畴。另文《烂仔病防治新说》将会细述。
f" V' M- ^( s, a6 Z& c2 C" A" X8 O% I7 u7 Q# `! x
黑蜂寨 / 2010-7-18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