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应准备交尾小群,以减少蜂群占比;
- t( C# y- W7 H j# }2、育王可分两个批次,即分盖后移第二批;
1 @; b0 ]1 k- h' W2 o9 O$ W# J3、优选蜂王;第一批次交尾后查看产卵情况,不好的用第二批次汰换;
$ l8 g% g# v& J* E: O" O: H0 z/ q4、蜂王汰换标准:1)急造王;2)工蜂房改造王;3)体型小蜂王;4)歪斜台王;5)弱小或病害群培育的王;6)延期出房或交尾王;7)产卵低的王;8)1年以上老王: ] J6 N1 Z$ \) @5 R/ Z+ \
养蜂过程中,一旦出现易飞逃群,直接汰换或并群,不要把不好的基因保留在蜂场。& {3 J& g* h# k! a t# x
因非育王时期,蜂场会有部分失王应急或借调老王,在下一次育王后要及时汰换。
6 x6 A v: D" G7 g7 E( W& d8 d4 p8 ^在蜂场不断进行优化提纯过程中,会出现变异蜂王;除为了研究观察或者娱乐,应一律进行汰换。
9 J7 x7 t/ w' T& \) ?+ U5 D蜂王大概率来说,体型大的比体型小的好,细长的比肥壮的好,腹红的比纯黑的好。但不能一概而论,有个别体型小的黑王也爆产,但持续性差。还有就是,安静的比急躁的好,惧光、速走的都属于急躁类型,应汰换
7 ^ c$ n/ j: k% z最大的难处在于交尾群的保留与组建;所以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的交尾组合框,在准备育王群时,提前按照需求加入交尾组合框,以备用。
" C6 l7 B( V% f9 N7 D* a5 p2 m
; a' y* i) y" s6 A& V e- Z# r! h- @" W t0 x6 n! e z& a
5 u2 m* U B' @8 u3 u$ h$ j
0 G: h& O, B4 B, S H补充内容 (2019-9-5 08:50):
J& B' m2 \- |蜂群育王,在按照要求组织好育王群后,让蜂群产生失王状态为好,介王亦是如此。为了让蜂群能够顺利换王,原群老王应另群安置或直接淘汰。育王时机应在大流蜜时进行,介王则应在大流蜜前或后进行,流蜜期不宜进行...
* i/ H, m( }0 z* I, T* x
: H3 _ q/ R @* d l% ^补充内容 (2019-9-5 08:53):1 F' n0 C3 L. j+ x- `& b
蜂群育王的目的是为下一阶段打算,所以春王夏秋用,秋王冬春用。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临时抱佛脚,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