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 @/ T9 {( t- w9 c* ?+ Z
3 i- c& G$ d5 {/ U% f- W
为创新拓宽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途径,杭州淳安县枫树岭镇引入了数字化生态蜂业,5月8日,枫树岭镇2019首届开蜜节就在全球首个数字化生态蜂业试点基地——源塘村举行。
5 Z- I" `4 m5 b1 L& l6 @/ p& Y9 a. k+ E" |
作为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养蜂业与传统农业一样,深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基本上可以说是“靠天吃饭”。为了追花夺蜜,养蜂人长年奔波在荒野或路边,基本靠手工操作,生活枯燥、工作艰辛、效益低下、收入不稳定,导致部分人弃蜂改行,这直接威胁着养蜂业的发展。2 [6 I: ~6 \, c* I; g; F
那蜂业要如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在千岛湖莫之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华看来,要实现蜂业高质量发展,还必须运用新技术重构养蜂产业。于是,陈平华带着莫岛生态蜂业开启了他在枫树岭上的“甜蜜事业”,枫树岭镇的源塘村和鲁家田村成了他的养蜂基地。
. J8 C& N( i) J& J! y: J& M8 N/ c3 M6 ] s
“这几年来,我来源塘村和鲁家田村少说也有上百次了,主要是被这里的蜜源所吸引。”据陈平华介绍,野板栗、泡桐、荞麦都是上好的蜜源植物,而在鲁家田村,还有顶级蜜源植物:苦榉和柃木。+ m% m1 M2 D. ]& K# o( g! T
2 z; T1 F7 V! C8 J; ?0 \ 与当下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一样,要实现生态蜂业产业链的发展还得实现数字化管理。在源塘村村口,记者看到了一排蓝灰相间的塑料蜂箱,这就是实现生态蜂业的关键——智能蜂箱。1 u5 \& C9 ^0 v8 R6 J
. b& |/ A# ^: t! c9 |$ s
“这样的智能蜂箱是食品级的材质,不易生霉菌,也不易有寄生虫介入,更不易产生螨虫。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对蜂蜜用药。此外,智能蜂箱填充的是隔热的材料,所以阳光对蜂箱内部环境的影响不大,蜜蜂的生存环境比较舒适,产值也高。通过在农业研究所做的内部测试,与传统蜂箱相比,只能蜂箱的产能基本上能够稳定提高50%,繁蜂的效率提高30%。”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生态蜂业专委会副秘书长杨一玻介绍说。6 m+ j+ _" T- {/ w- {9 M2 r
1 H* k+ F& \# s0 z1 x0 | 据了解,这套智能蜂箱通过在底部装上一套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于一体的传感器,将蜂群的生活以及周围的气温、湿度等数据传输至后台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及时准确掌握蜂群的近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一旦出现数据异常,就会有管家到现场解决问题,确保蜜蜂拥有良好的产蜜环境。+ T0 Z5 o- Q. I. _ O' i G, m
) }2 U9 Q. O* f. S: ]/ ~( L 此外,生态蜂业形成的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溯源体系,还能够使该产业链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提高蜂产品品质,让消费者能够完整追溯蜂蜜品质。在产量上,智能蜂箱一年可产蜜60斤左右,产量也比传统方式增加了至少4倍。
7 T5 {$ f% g! w6 E9 _( ~. D" |$ \) T1 {
“我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养蜂方式,来给农户一个增收、脱贫的途径。”陈平华说。目前,枫树岭镇的数字化生态蜂业体系是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通过村集体投资,托管集中养殖的模式,在源塘村和鲁家田村的试点,最终带动村集体、困难户消薄增收。据了解,这样的智能蜂箱目前已经在枫树岭镇投放了2600余只,今年将继续投放近万只,预计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帮助解决就业90人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