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蔡呈贵
收起左侧

分蜂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待再探索!

  [复制链接]
积分
678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8304

金钱

1862

回帖

678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07:42:3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蜂友也是才经历的介王成功发生分蜂的事例
IMG_20190330_074016.jpg

点评

问题是原王为何不分蜂?偏要等到介入王后才分蜂。因为此群并无分蜂热,介入的王不适应环境逃跑,一些蜂随王跑路而已。  发表于 2019-3-30 08: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08: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9-3-30 10:05 编辑
! V% Q/ T' B8 q
箫语 发表于 2019-3-27 21:44
: {0 T& q) c) i: Q9 X我育王多,这个情况我遇到过,有分蜂热或者大流蜜期间强群介入刚出房的处王或老熟王台(立式隔王板把产卵 ...

1 ]! [/ m. n; @3 @- W4 I1 F0 ^' Q不同意你的观点:我换王时,10脾群。将老王囚起来放在梁上,新王出壳后,交配失败就放老王,交配成功就处理老王。0 f  m  g# h7 H8 R3 b; R) Y. Z
+ E+ w0 `7 e/ F* j0 `, W
从论坛众多蜂友的经验贴里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采用此方法。
6 f3 U8 y' x$ H( z6 V' B  g6 U- f3 H5 Z4 H( `+ W# n
如按你所说,此法不将蜂分光了才怪。事实上没有一例分蜂。
% T  @$ X+ t* e) D
9 q3 A6 C& V3 q6 K/ o3 @* l/ g; d
A2.jpg 3 W: m+ C, Z6 a- N
* U# W( s) S' J3 f  }

3 Y- V6 b  r! Q3 N4 t8 l& Q! J' Q3 ^( o
( N5 k" a: ~3 ^, s5 n# Q
& @# @( e3 _6 x6 X1 `* R

点评

hds
我地也是囚老王于梁上等新王交配成功  发表于 2019-3-30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09: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9-3-30 10:29 编辑
2 D+ U9 p  V5 Y9 g) Q: O+ @( T% p/ j
箫语 发表于 2019-3-29 23:08) M0 a: b% N$ r! L  Q$ G
老黑也是越说越离谱了,不能自乱阵脚啊,介王成功率与有无王台关系不大。有分蜂热的蜂群介王成功是咬不了 ...

1 s! d- _5 {4 J我没有乱阵脚,而是你不能自圆其说,漏洞串串:
& l5 o, |% L% _
) _' a  D: y& i  f7 O& t# G
1、无王群,不可能起分蜂热。即便曾经起过分蜂热,失王后,分蜂热自消。

8 Y& u" t& ~9 V& U1 C% m' W$ J

( v* ?# Z9 q; V% ^# ?: K$ e2、谁说有无王台介王成功率无关?群内有既将出台的王台,介王基本上难成功。即便成功,那是工蜂愿意接受此王,而不在意王台。而王台100%会被介入的王立即、马上、刻不容缓咬毁。所谓的工蜂保护,那是你的想象而已(我试验双王同群采用此法没有一例成功,全被蜂王咬毁)。因为蜂王是不充许他人的“种”延续的。就像雄狮占领狮群后,第一个举动就是杀死幼狮。这是动物的本能。即便是原群的蜂王,当起分蜂热时,工蜂强逼蜂王到王台产卵。王台封盖后,蜂王觉得有继续维护此群的能力,蜂王便一不溜神咬毁王台(杀自己王儿现象屡见不鲜)。

! B8 b9 f5 q5 ~% l* I/ s, u2 S
+ a4 c# k. c- U4 X! O; I( c- d- W3、你说“我的经验是有分蜂热的群介新出房的处王和老熟王台容易造成马上分蜂”。此说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1)一个失王群,介入处王和老熟王台怎么可能会分蜂?(2)如果本来群内有王,怎么可能介入成功?

1 ?. K* M5 X% U6 A: n) v) I
: L3 R/ Y; k1 M8 L  {" f4、我想你发表此说时,一定是喝高了。
3 c/ n; u; p$ ?$ D. y1 O; z' J3 z) a; P; ~( I3 }+ s" ]* a/ S: m

0 V3 @2 {: t! R5 @; o0 \) U0 C6 Y. p& Q+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1846
在线时间
5267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遵义市 仁怀市 鲁班镇

3万

金钱

4614

回帖

2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9-3-30 11:22:2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蜂寨 发表于 2019-3-30 09:20% a4 s6 R! H0 H
我没有乱阵脚,而是你不能自圆其说,漏洞串串:6 e+ R5 U. B4 I/ v0 ^4 F

6 {6 p4 b) t. |$ a1、无王群,不可能起分蜂热。即便曾经起过分蜂热,失 ...

$ \: E1 Q$ i6 k: R- z0 L/ E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77
在线时间
716 小时

2827

金钱

615

回帖

877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3-30 18: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争!别争!有没有其它原因?比如引进王原本就是一只老王,而且是一只有强烈分蜂意识的老王,在捉来之前原群就巳有分蜂意识,已被饿得身轻体健瘦身王,关了两天合群第三天刚好天气好,王台将岀,就跟原群自然分蜂一样,飞了!是不是这样?) ]/ m- H, s. X; u$ d" Z( m0 C,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77
在线时间
716 小时

2827

金钱

615

回帖

877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3-30 18: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F9 Q  Z1 B" p, `$ D4 [
这样就可以解释介人王不咬台而分蜂的原因,当然不排岀介人王是新王,但可以模拟新王二次分蜂,三次分蜂,有没有这种可能?
: R# m- `& I' l, P$ k' d% ?(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78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8304

金钱

1862

回帖

678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19:22:3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各说不一,其实在1984年,俄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就做过一个实验,主要就是观察蜜蜂分蜂时的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蜜蜂分蜂时,分蜂群中的蜜蜂分走的概率与年轻有关,而且随着蜜蜂日龄的增大,与老蜂分走的蜜蜂数量减少,但是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分蜂群分走时,其实幼蜂占多数。  塔兰诺夫曾经对一个分蜂群的蜜蜂进行过着色来观察蜜蜂分蜂的百分比,最后得出的数据是4日龄的蜜蜂全部飞走、8日龄的蜜蜂飞走85%、12日龄的蜜蜂飞走71%、15日龄的蜜蜂飞走44%。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大致的看出来,一个分蜂群中还是幼蜂占据多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蜜蜂分蜂的特点。蜜蜂分蜂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走的为原蜂群中没有工作可做的蜜蜂,而蜂王在分蜂前会进行一个产卵高峰期,这个高峰期会在蜂群中积累大量的蜜蜂,这些蜜蜂的积累,直接导致了蜂群中有限的空间内很多蜜蜂不能工作,最后闲置下来,而蜜蜂分蜂的实质则是闲置下来的蜜蜂造台,产生分蜂热,最后与老王分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说在蜜蜂分蜂前大量的幼蜂会与老王分走。其实很简单,蜂王在分蜂前会进行一个大量的产卵,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蜜蜂,越是靠近分蜂,积累的蜜蜂越多,那么这些积累的蜜蜂,实际上就变成了蜂群中的闲置下来的蜜蜂,这些蜜蜂没有参与哺育任务,最后与老王分走。  分蜂群为幼蜂的意义。我们都知道,蜜蜂分蜂后需要另外建筑巢穴,然后蜂王产卵,这个过程需要25天左右(从分蜂到第一批幼虫出房),对于大流蜜期来说,这个时间足够大量的成年工蜂死亡,所以说蜜蜂的这种分蜂形式对蜂群是非常有利的,虽然说很多老工蜂连第一批幼虫出房都看不到,但是他们已经完成了新的蜂群建立与侦查的工作,可谓是死得其所,细细想还有点小悲凉哈。  其实从蜜蜂的工作分配上我们可以看出,新分的4日龄的幼蜂,实际上还只能玩过家家,对于新的蜂巢一点用处都没有甚至还有可能需要供奉辅助进食,但是在那些老工蜂死后,这些幼蜂已经长大,能够从事巢内外工作,这时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非常短,但是看起来就像一场生命接力,而这个接力的目标,就是蜂群的快速复苏。  新分蜂群幼蜂数量多,直接导致了这个新的蜂群复苏快,而且很快就是一批青壮年工蜂,寿命还比较长,完全可以培育出几批幼虫,甚至很多幼虫已经变为青年蜂的时候,新分的幼蜂部分还没有死,可以担任侦查任务。看似简简单单的分蜂,这里面隐藏的道理可真不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1: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蜂寨 于 2019-3-30 21:26 编辑 ) N0 E3 J& l; X! T+ c! t
武陵源2 发表于 2019-3-30 19:22# X4 P, d) K3 [& X$ \0 U' T, G
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各说不一,其实在1984年,俄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就做过一个实验,主要就是观察蜜蜂分 ...

2 m. n8 m" C. m6 k我不知道怎么对你说才是,总之我看了你的贴子足足笑了好一阵子。据说你老年纪有点大,健忘有些难免。所以也就不责怪你了。因为你对关于分蜂的话题二次论述十分矛盾。! @% N- j+ q* G0 I! Z

2 v$ U& h& G$ M! A# A你上次说:“分走的蜜蜂其实就是蜂群中闲置下来的工作蜂,而这种闲置下来的工作蜂接近一半时,分蜂发生。”
$ p& l. J) T) I这一次你一反你自己上次的论点:“分蜂群分走时,其实幼蜂占多数(4天幼蜂)。”否认了上次闲置工作蜂之说。
) i  |7 t1 z2 t$ w0 u$ z8 Y* H3 f6 _2 h8 g8 J1 l1 ~
我发现一个问题,年纪大的人都喜欢想当然,主观猜测。不讲究科学,说来道去,说多了就前后矛盾。搞不清前面说过什么,现在要说些什么。, q7 v: N. S7 t( X$ H- x; M
0 a4 A) ^: K0 G5 d
无论你是哪种说法。我不反对,但你起码拿得出 “闲置蜂” 和 “幼蜂” 分走之说的依据来(实验参数)。没有参数依据,岂不是关门造车。即便你说一千遍,没有数据为依托,便是妄言。事实上法院判案,凭的就是依据,没有依据,便是胡扯。  X8 c4 {, b% T8 }# t
0 P% `, ~2 |! l3 C5 n
关于《分蜂亲属优惠行为》是江西省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经过实验研究,得出的数据。条条项项,严丝缝合,有依有据。不容否认。我们只是一个蜜蜂理论还未入门的普通养蜂的,就别在蜜蜂科研人员面前班门弄斧了。免得让人怡笑大方。
  Y; J  ~7 ?- [8 {. j9 d4 G4 g/ @; P
1.pdf (455.46 KB, 下载次数: 36) 4 x9 a0 r4 j, Q* J1 d4 [
点击上面就可以看到实验的数据. M  u3 k0 }, \- m9 U$ I- W+ B

2 a1 _8 m0 q6 _+ n! ?3 l# m0 F* T# ?- E: w: u( a4 W# S8 i! E

( q) q7 f/ a0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此话题,我不想再谈下去,因为看到你对此论坛的热忱以及对你长辈的尊重,才与你说再说一次分蜂的学说。其他人我根本不想再理会了,因为鸡对鸭说,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无法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78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8304

金钱

1862

回帖

678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1:50:2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蜂寨老师,我很尊重你的养蜂技术及理论,因为从很多您的养蜂文章已经证明。对于此论题我相信您百分之百是正确的,而我也可能是百分之百错的,但不管对错,即然是论坛总得让人说话吧,如果不让别人说出自己的观点来,那还叫论坛吗?如果没有相佐的意见,又怎么体现出您的正确理论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78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8304

金钱

1862

回帖

678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1:57:1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蜂寨 发表于 2019-3-30 21:24$ w6 c3 V/ }# K
关于此话题,我不想再谈下去,因为看到你对此论坛的热忱以及对你长辈的尊重,才与你说再说一次分蜂的学说。 ...

# x% ~" j; K: {- ^  r9 h6 ?谢谢您的回复,对于此话题我也不会再发表任何意见,就此休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30
在线时间
172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深圳市

2万

金钱

2071

回帖

7730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2: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源2 发表于 2019-3-30 21:50
; n- T9 x& g( ]9 j黑蜂寨老师,我很尊重你的养蜂技术及理论,因为从很多您的养蜂文章已经证明。对于此论题我相信您百分之百是 ...

# I' {. k/ D. h) {! ]我并非什么老师,只是业余玩蜂的。以后就叫我老黑。我钦佩你的认真研究精神,但请你以后多多参考一下专家论述(包括国外的蜜蜂书籍),对自己会有所帮助。说起话来才让人信服。
# V/ G0 }/ S0 t! d不是不让人说话,如果一而三,再而三地不听他人解释,坚持自己的主观臆想,会误人误己的。
# }" B5 p: |2 g  y* v我的观点未必正确,但我所有理论知识来源于生物学专家著作。当然实际操作或者你我并不比专家差,但理论上的东西,我们得尊重科研人员,不是我们想当然就可以作定论的。人家毕竟有仪器和封闭的试验场所。这些我们永远是不可能企及的。
1 u+ t- k" T4 N- L8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0505
在线时间
2789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高桥街道

1万

金钱

1909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9-3-30 2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事认真 于 2019-3-30 23:09 编辑
5 O( u% x  [' V) L
黑蜂寨 发表于 2019-3-30 22:10; T( j9 d+ X5 T2 S
我并非什么老师,只是业余玩蜂的。以后就叫我老黑。我钦佩你的认真研究精神,但请你以后多多参考一下专家 ...

8 ~2 N' {2 M1 w. `4 K- Y1 c不管是否专家,一线养蜂人还是能分辨理论的对错,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自然分蜂群,都收过无数了,确实没有发现有一个老黑工蜂,从体色看都是年轻的金黄色工蜂占绝大多数。这点说明,武版的理论还是说得通的。
: Z) z: R7 w% b1 w# F- a+ O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一般要别人放弃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除非有充足理由和事实去否定,不然仅靠专家的名气是不会让人轻易改变的。

点评

问题的焦点就是,老武的述说两次前后互相矛盾,而非幼蜂不对。即便是幼蜂,你拿什么数据否认收回的的幼蜂不是老王的同胞姐妹?  发表于 2019-3-31 08:29
名气与科学实验的结果是二回事。所有数据显示你都可以东一郎头西一棒子地否认。不相信科学那你自己看病好了,因为自己的经验比医学科研要正确。我早就说过,你就是一个知识空白管理人员。  发表于 2019-3-31 07: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678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8304

金钱

1862

回帖

6782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9-3-30 23:20:5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蜂寨 发表于 2019-3-30 22:106 g' V' w* p# `) Q# T2 d
我并非什么老师,只是业余玩蜂的。以后就叫我老黑。我钦佩你的认真研究精神,但请你以后多多参考一下专家 ...
; j$ d8 r0 c! n# S
是的,专家的话要听,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我的一生中即相信专家,又不迷信专家。对于专家,我想所有的人和我一样深怀敬意,然而我们专家的水平和所作所为实在不敢让人恭维,信口雌黄者有之,信誓旦旦者有之,我们又怎么能迷信呢?
/ A6 U0 K1 r- ]! B我想我们遇到的专家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一种本来就是伪专家。电视、报纸、网络各类广告中居多,穿着白大褂、戴副眼镜,还有的是“洋人”,其实,这些人大多是无业游民,有的是花几百元雇来的;一种以前是响当当的专家,但自从戴上了专家的光环之后,知识就从来没有更新过,知识的局限是他的软肋,此一时、彼一时,用老一套来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用单一的知识来研究综合相互关联的课题,结果可想而知;一种可能是专家,但因为他代表某个利益集团,他只能替他的主子说话,经济学类的专家、股票分析师大部分属于此类;一种是响当当的专家,为了钱他不得不说一些事与愿违的话,给你一些毛骨悚然的建议,医生大多是这样。还有一种专家,他本来知道事实,但是为了不制造恐慌,他不得不说假话。这些专家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有强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敢说真话的知识传播者,但这样的专家实在太少太少。
( i  e- z, @& a  {" g9 m8 K不迷信专家,不是说知识不重要,知识太重要了,重要的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知识,然而我们的国民缺少的正是这种必要的知识。上上周我有一个星期没有在本论坛发帖,那是因为我去北京参加一个《石油管道安装技术标准规范》研讨会,为什么我七十多了还邀请我参加这样的会呢?其原因是我在西气东输管线安装的实践中推翻了由专家制定的《石油管道安装技术标准规范》的部分内容。并得到标准制定委员会的认可。从那时起,之后的2007、2012的标准修改都邀请我参加讨论,如果我们唯专家是从,就不会有更多的创新,因为专家也是人,虽然他们理论知识多一些,但实践经验并不丰富。所以我从不唯专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341
在线时间
50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茂名市 信宜市 镇隆镇

1825

金钱

273

回帖

1341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3-31 08:06:5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黑蜂寨 发表于 2019-3-27 19:38
: S$ p* ?6 X% t! ]3 U/ ~4 Y楼主你连基本算术都弄错了:第2天晚上介王,第3天下午分蜂。即是说才半天功夫,工蜂可否接受还说不准,就分 ...

& a1 j4 y6 F  u# V& R7 t+ c0 U/ K我不认同你说的那样,我反而感觉楼主说得切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3 04:12 , Processed in 0.102174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