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沙漠孤鹰 于 2010-7-3 17:40 编辑
) ^' x$ p ^/ J0 G3 U" z% {0 F' V1 R" n2 j
意蜂饲养精(金)三法) g! _5 j$ Y6 ^
2009-05-14 15:36! ^: U1 R( Z" m7 t8 r/ r, T; f
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 龚凫羌 四川雅安雨城区畜牧局 宁守容
5 L/ p+ y5 k. q 养蜂人的共同心愿是:实现强群、高产、优质。千方百计使蜂群更好、更高产、更优质,也是蜂业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止的目标之一。在基本弄清中蜂饲养原理,解决了诸如:中蜂箱式、饲喂、烂子等中蜂饲养的基础性难题之后,我们又依据其中一些原理,创造出适用于意蜂的一些巧妙方法,居然实现:蜂更好、蜜更优、产量更高的结果。在越冬结束后,经历两个月春繁,使意蜂(单王)群由初繁时的6框蜂,发展到21足框蜂量。春蜜单产:06年150市斤; 07年春蜜期,我地气候异常恶劣,虽有好蜂群也仅取蜜137.3市斤。
H( O% L8 U. }- o/ f6 ?- O 为了方便运用与记忆,我们将06年07年用之有效的这套方法,稍加总结后概括为:意蜂饲养经验三或简称经三。其一经:用三箱体养意蜂;二经:巢箱布置三框;三经:三天调整一次。现分述如下。. P- u$ @, V' q2 S& j1 X
1采用标准蜂箱三箱体组合,努力实现意蜂“最大”群势4 c) Y8 W+ r7 B( H
比较多种箱式之后,我们认为:既符合意蜂生物学习性,又能满足现代养蜂生产需要的蜂箱,当推世界通用的(西蜂)标准蜂箱。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又将其饲养方法推进了一步。采用该标准蜂箱的一个巢箱,再组合两个继箱的饲养方式,通过适时定期调控,经历60天繁蜂,便实现了单王群21足框蜂的强大群势,为夺取高产奠定了较好的蜂群基础。
/ o8 g- R- b! v* c2 p' e+ B 其实,意蜂单王群的蜂量潜力应远不只这点。依照意蜂王高产时的日产卵量,工蜂寿命若分别取30天、35天、40天时,其相应的理论蜂量就应为:6万只、7万只、8万只。若以每框上有蜂2.3千只计算,就相应有26框、30框、35框。由此可见,实际蜂量还大有潜力可挖。如能进一步提高蜂王日产卵量,保持较高的产卵效率,延长工蜂寿命,相信由其他人重现和突破我们目前的 “最大”群势与春蜜产量并不难。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1 u: l2 q- m9 s7 `( Z" C: J 就我们已有的体验来看,达到上述群势后的意蜂群产蜜状况好!但西蜂强悍、凶暴的蜂性也暴露无遗。对此,要有充分警惕并作好防备。8 B# |# Q, S$ D1 f* r% C
2巢箱布置三框: w+ H" g" u. I5 F* y- H
2.1三框布置依据
. a) h+ O* j0 ?) S5 ]/ U# J' q 如果取意蜂王日产卵量为2000粒;标准巢框上有工蜂房7000个;工蜂发育历期21天计算。那么,理论上意蜂王产卵满一框需要3.5天;蜂群内最大子脾量为6框。在实践中,子脾上通常都会杂有一些蜜、粉巢房和空巢房。所以,在抚育条件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子脾的实际数量也通常为7框。其中,封盖子约4框,未封盖子与卵约3框,详细计算此略。由于蜜蜂对封盖子的抚育重点已转为调温、调湿为主,所以,可将此类子脾调入继箱,使其在继箱无王区内被继续抚育。未封盖子的哺育与卵孵化,通常需要更为严格的抚育条件。因此,适宜将它们放置在巢箱的有王区内抚育。
& m8 j5 L3 \! B2 Z- F2.2巢箱小蜂巢大空间,有利于缓解分蜂情绪
# ~/ s, F4 Q+ T9 D$ @' o0 q 蜂群生活在狭小空间内,容易发生热、闷现象;热、闷环境中生活的成年蜂寿命不长;热、闷环境容易滋生分蜂情绪;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产蜜量不高。所以,适当扩大箱内空间,尤其是扩大巢箱内的自由空间,使之体现为小蜂巢、大空间,有利于缓解分蜂情绪。
9 b& V9 L% a$ x 蜜蜂在条件具备时就会产生分蜂情绪,最终表现出分蜂行为,这是蜜蜂种群延续的本能需要,中蜂、西蜂皆如此。我们认为:意蜂同样具有容易产生分蜂情绪的特点,只不过其演进过程较之中蜂缓慢,表现形式较为隐蔽而已。如果我们将蜜蜂出现筑造雄蜂房与育雄行为,和产浆积极都视作为有分蜂要求的初步表现,那么,意蜂在无础条件下极容易筑造雄蜂房,意蜂容易接受人工王台,由此产生的育雄行为与积极泌浆都暗示着:意蜂比中蜂更容易产生分蜂情绪,这样的情绪期比之中蜂更绵长,更需要及早疏导。否则,由此类潜在的分蜂情绪所致,表现形式还较为隐蔽的“分蜂热”所导致的蜂蜜减产,还不容易被一般人觉察。显著加大箱内空间的措施,有利于缓解已经显现或还呈潜势的分蜂情绪。7 E* U: b7 B0 g7 b$ G: i
2.3三框布置方式" `1 |9 c; ?/ V! f& c
通常取二子夹一“空”或二子夹一“础”的方式。“空”即优质空巢脾;“础”即完整巢础框。二子也很灵活,既可以是卵也可以是虫或蛹。这样,便自然将蜂王限制在中间巢脾上产卵,这既有利于形成优良“卵圈”,还能较好防止“粉压脾”、“粉压子”现象的发生。
: N8 u3 \' ~( t T) X l1 x, |6 d巢箱蜂巢的摆放位置,可以根据巢门位置和当时需要来布置。既可以与继箱蜂巢形成T字形分布,也可以是厂字形分布。- I! n+ ]! `/ W0 K
3调整周期取三- m$ o6 o7 M- }6 v: v7 C' [" C
蜂王在优质空巢脾或新造脾上的产卵效率,是由初始之高趋于末尾之低的。虽然理论上意蜂王产卵满一框需要3.5天时间,但根据我们观察:在加入优质空巢脾3天以后,蜂王的实际产卵效率已下降显著。此时,若另外加入一个优质空巢脾或巢础框,就会使蜂王的产卵效率重新得到提高。当然,在加入巢脾或巢础的同时,要从巢箱调动一个子脾入继箱,以便继续保持巢箱蜂巢内的巢框数量仍然为三,蜂儿龄期分布亦合理的良好状态。/ f2 h: b: M, q+ ?
从巢箱往继箱调动子脾时,通常选择巢箱蜂巢内,蜂儿龄期相对较大的一个子脾入继箱。
8 W( n" G7 \/ I0 Z4继箱布置
2 `& l* ~& m/ y 依照母为子备食的属性,以及防止大龄蜂儿代谢热能累积造成热伤害的原理,继箱巢脾也采用中蜂三箱体饲养的分布方式。即子脾不相邻,蜜脾子脾要相夹的方式。只不过针对意蜂群势更大,因而可以更为灵活。通常可采取二个蜜脾夹一个子脾,或者一个子脾带动三个蜜脾的方式。第一继箱内的蜂儿龄期,应是大于巢箱内又小于第二继箱内的蜂儿龄期。
1 V9 J, ]) b4 m1 W, F9 x5取蜜
2 c6 _1 e' y! b1 J" p' X每次仅取最上层继箱内的贮蜜。同时,将下层继箱中的已贮蜜巢脾调入上层继箱,下次再提出取蜜。取蜜后的空巢脾,则放入紧邻巢箱的继箱内。* k: j; P* d$ L% e
由于上述意蜂饲养经验三的管理方法,理解容易,操作简便,效果很好,因此又被当地蜂友称之为:意蜂饲养“精三法”或“金三法”。当然,无论作何称呼,其基本原理或技术本质都是:以最大育儿量来激发蜂群的工作积极性;以最大工作量来化解分蜂情绪;以最佳抚育状态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群和较长时间保持强群态势;以强群和蜜蜂积极产蜜的状态,夺取高产;再以循环取蜜的方式来实现优质。
) I2 z- `7 g0 V3 t( G- V 与意蜂饲养“金三法”相对应的中蜂管理,在此可简称为:“三、二、四。”即中蜂采用GN式蜂箱三箱体;巢箱仅布置二框;每间隔四天调整一次。这是到目前为此,我们看到的中蜂群的最好状态。& q+ X8 i5 a5 p4 Z& g$ L
当然,“金三”与“三、二、四”也都经历了由平箱→双箱→三箱;由最初的间隔7天以上调整一次,再到6天至5天等逐渐变化而来;蜂王所在区域的巢框数量变化和相应调整也如此。直至最终稳定在意蜂“金三”与中蜂“三、二、四。”的最佳状态。同时,还需要食物充足;抚育条件良好;无病、虫危害等等。这些内容已不在本文所述范围,但可从以下参考文献中得知。% q7 \) Q! M. a( z! w0 o
参考文献:5 b6 l- L6 ^/ m' g' Q% c$ s
(1) 龚凫羌,宁守容.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 ~7 v2 l: x* ]3 j" v: r5 ~( T) `
(2) 龚凫羌,宁守容.意蜂定地饲养初步收获与体会.蜜蜂杂志,2007,(2)6-7.
. _5 g" ]# i0 v. a* ](3) 林法民.说中道西再识君. 蜜蜂杂志,2007,(5)42-43., b, X( { m1 W" r
- b0 K0 F# j( A- _
注:本人没养过意蜂,这贴是上网时在别人空间里看到的,希望对蜂友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