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对于初养蜂的人来说,总想看看蜂群怎么样了,看了总有担心的事情。如果没有了解蜂的习性,这些让人担心的事会很苦恼的,今天我就说说吧!. S/ y9 r4 p; M5 K* @
9 H8 r, f9 x" I+ n# h6 E一,蜂养了一段时间了,怎么蜂数没变多了?养蜂不是养牛羊,养着就一定会增长的。蜂群里的每只蜜蜂寿命都不是很长的,采集劳累时一个月左右就死了,越冬期不干活也只三五个月的寿命,能活六个月以上就是奇迹了,更别说遇到敌害夭亡了。所以每群蜂每天都有死去的蜜蜂,你必须出生的蜂多于死去的蜂,蜂群才会发展。! a9 Y/ G* ~! ?
, x: |0 ~ N& L- o$ _$ A7 ^查蜂时不要只盯着蜂增多了没有,要看产子量多少,看蜂王状态是否良好,看蜜粉够吃吗?这几点做好了,蜂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O3 m) l' x% K3 U' ?1 @" {9 t! a
, ]4 ^5 |/ Q5 {4 t6 h0 E, V
二,蜜源花开了也没见着蜜,是不是蜂群得了懒病?虽然蜂群采集力有强弱之分,但没有懒惰的蜜蜂的,更不会有懒病。有花没蜜都是人的原因,如果你没有在花开前培育出采集蜂,如果你的蜂群太弱小,花开了蜂群就会尽力繁蜂,会多产子,这样抚子蜂多了,采集蜂少了,采的不够吃,自然就没有存蜜了。
) C* e$ _' K$ h- I1 [/ q W
: |- ^ z" U3 [* z6 |9 d$ e# H; l) D想要多产蜜,就得奖励饲喂提前培育采集蜂,花开前组织强群,换王提高蜂群积极性,这样干活的多了,合理分工,就会有蜜了。2 @7 O& H6 I- f2 L: z2 b
广告, l a2 E- r( d/ X7 C: u5 J
查看详情
7 M9 {& n7 {1 h! n" u, q. h1 R' y
三,总以为蜂脾加多了蜂王就多产子,繁殖快些。蜂王的产子量是跟蜂数成正比的,蜂多抚育力强产子量就高,只要蜂王正常蜜粉充足,不会因脾少影响产子量的。
4 z A5 {- G O: V' U# R- S9 y" g8 d- v' q
蜂脾相称是养蜂最重要的法宝,这样才能养好蜂发展迅速。反之蜂少于脾,蜂挂稀疏,会百病从生,麻烦不断,是永远养不好蜂的。% H* B& M- e9 |( ]- s q7 g
4 }3 ^" B: C5 W( L
% w8 R/ d+ X, J2 A. Y' _( _
% K c( b# Y8 I# u四,蜂王出来了,担心没有雄蜂不能交尾。处女王交尾时要进行婚飞,不断释放信息素告诉周围的雄蜂来交尾,三五公里内的雄蜂都会被吸引来。这些雄蜂会角逐赢得交配权,蜂王选取其中最优秀的20--60只雄蜂交尾就够了。9 F) R6 d( i3 {; d$ ^- L1 n3 O8 U+ Q, {
) h: d' T6 i, M所以只要三五公里内有蜂群,这几十只雄蜂肯定会有的。而且,蜂王不宜与本群的雄蜂交尾,这样近亲繁殖会使蜂种退化。蜂王与远处别的蜂场交尾会更好,所以要了解周围的蜂场,不要瞎着急。- D( W! x W, G5 x: Q
3 E' E" ^8 W e3 ]+ Q7 u
五,总担心分蜂逃蜂。分蜂逃蜂都是有原因的,而且会有预兆。只要注意提前换王,保持蜂王年轻优秀,蜂群里有大量幼虫,基本不会发生逃蜂的。还有病虫害,惊扰,蜜粉源枯竭挨饿等,也可以造成逃蜂,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让蜂群吃足蜜粉,能抵抗蜂病,变惊扰激怒蜂群,逃蜂是很难发生的。) m9 @( O) u' O" L l8 k, a8 p7 ~
6 t1 S$ I9 J" R) i1 l, _2 D
别以为按上防逃片就万事大吉,我们要明白逃蜂的原因,让蜂群保持良好状态,积极工作,养蜂才有收益。如果有问题了不去解决,就算阻止飞逃了,蜂群还是有分蜂热情绪,是不会好好干活,留着也是无用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