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华夏中蜂
收起左侧

养蜂当养强群

  [复制链接]
积分
1228
在线时间
1417 小时

2487

金钱

194

回帖

122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4-14 15:20:0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把蜂养成这样,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09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3109

金钱

526

回帖

3092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4-14 16:28: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零零七 发表于 2019-4-14 15:20
  Q3 x4 ^2 g5 f6 V* Z能把蜂养成这样,对我来说绝对是个梦。
1 N5 {8 N5 }# ~0 ~5 L. f
预祝梦成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785
在线时间
1400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万

金钱

1827

回帖

2785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9-4-18 14: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大,蜜源条件好,气候温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753
在线时间
3692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长沙市

8626

金钱

2032

回帖

5753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9-4-18 20:42:3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迷9999 发表于 2018-6-12 13:151 Z; \& D5 b2 h. I
还有中蜂日产卵数量,龚教授认为是1000粒,这是个平均数,工蜂寿命也是全年平均数,不能以最高数来否定, ...
2 U6 g" X+ _% ?  k+ @# T0 G
能产2000粒一天,在大流蜜前30天只要产一周,其他天产1000每天,采蜜量一群抵别人几群,一年不要几天,只要一周,哪怕产完就翘了也贡献巨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09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3109

金钱

526

回帖

3092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4-19 09:49:3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中蜂 发表于 2018-6-12 08:336 L3 Q3 q# l1 |0 \$ q
我敬重龚凫羌教授,也尊重蔡国光先生,我认为蔡国光的中蜂泌蜡论对于中蜂的发展,超过了龚凫羌教授对 ...

* G8 _3 q1 e! E4 C+ _师傅现在加了几层继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0
在线时间
52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广州市 南沙区

181

金钱

8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9-6-30 08: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 z3 y2 c) Y. \& p* k) K- j
华夏老师你可以不这么干,可以抓100只蜂称一下重量,称几组取平均值,再看看你的蜂群有多重,大致可以估算蜂量。据资料说1kg中蜂有13000只
3 f1 M8 @* ?! w1 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5
在线时间
312 小时

549

金钱

35

回帖

35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9-8-27 15: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赞一个,,{:8_1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092
在线时间
1123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3109

金钱

526

回帖

3092

威望

VIP会员

Rank: 9

发表于 2019-8-27 22:46:5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群越看越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865
在线时间
320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2025

金钱

378

回帖

186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8-28 13: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了            恭喜恭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385
在线时间
360 小时
居住地
广西自治区 贵港

810

金钱

44

回帖

385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9-8-28 17: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要求大量培育此王分享我等劳苦民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8
在线时间
89 小时
居住地
广西自治区 河池

121

金钱

8

回帖

8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9-12-12 13: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帖学习,好佩服蜂强,一口气看完,一年也就过了,好想再学习华夏老师的100斤/1箱,期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6
在线时间
4774 小时

7674

金钱

1761

回帖

242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13 01:16:4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19-12-18 00:26 编辑
" d; x' X2 g- ]3 R( d
颠沛流离 发表于 2018-6-10 21:45
. i: |/ N! ^3 Q0 w& W我们可以算出中蜂理论最大群势,1000卵*30天=30000只工蜂,所占面积为30000只剩以0.63等于18900平方厘米$ I. D% _, g* i, g$ C6 q, `  V
...

) _; @* I2 w* A3 d/ U0 ?平均日产卵量X平均寿命=平均群势,最大群势是平均群势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最大群势的蜜蜂平均寿命要比平均群势的长很多,蜂王产卵量也大很多,甚至有自然双王或多王,而且单只蜜蜂又大又重。最大群势世界纪录随着不断有新发现而被刷新。50万到一百万只蜂的野外蜂群,国外有多次报道,并不罕见,搜一下新闻就知道。+ {& j/ J$ h- ^$ f( v/ d
! y' E8 x3 W7 I- b2 {* ?6 w: V
一天产卵1000粒是假设值,30天寿命也是假设值,都是为了方便计算和讨论而假设的,与实际观测值出入很大。不同的群势,这两个值大不同。
% |' I" A: Y' b- [4 N7 x: q2 |5 h4 f1 q9 N% Q
一个人,如果拿的是单位平均工资,他可能无法知道单位最高工资,是平均工资的多少倍。如果他拿的是单位最高工资,他就知道是平均工资的多少倍。& K$ n1 D, m, t) u# k3 b0 F
5 t& W+ v' p" o6 a& P! i
写书的教授,未必是那个拿最高工资的人,只能依据当时个人所知,有很大局限性。不能以现在的发现苛求前人,也不能以前人的理论否认现在的发现。7 m9 L  t1 ~( V( y% Q5 J4 ]* T3 H: y3 H. I

! A8 B" g( H0 ^& g批量养出强群后,不仅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做法,是错的;也发现蜂书要修改的地方,太多太多。0 Z3 @; v. D( A6 n) [0 U
( O& Y1 M' a/ w9 l#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050
在线时间
1346 小时
居住地
广西自治区

5701

金钱

2170

回帖

205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13 09: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强群!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26
在线时间
4774 小时

7674

金钱

1761

回帖

242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16 06:30:5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19-12-17 07:54 编辑 : H% Z2 L" \- c: m$ o' t! r
jmhao789 发表于 2018-6-4 00:29
" `; X+ ?6 S, z" q4 g7 `4 m5 T* T你的十几群强群高产现象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究竟你做对哪些,哪些条件滿足了你的强群,我们的饲养存在了哪 ...

& }9 H. s, K7 n( V6 i. p0 }& d' R" j4 a2 a) d' j( Q+ S5 m0 Y  r
1.  箱型不是问题,没用好才是问题。只要合理调节温湿度等箱内小环境,什么箱型,都可以养好蜂。弱群做好保温,强群做好散热,意蜂标箱完全能养好中蜂,中蜂各种箱型也能养好意蜂,空间够就行。针对中蜂特点和当地气候、蜜源情况做适应性设计,可以降低保温散热和保湿排湿难度,能取得更好效果,但换个环境,优势就可能成为劣势。要有广泛的适应性,就要智能化。+ a8 Q- Y+ O3 L! T
- q6 a8 ^( {3 ?& |5 R
想想看,野蜂寻巢,要问是意标、还是哪种中标蜂箱型吗?如果太纠结,那就把意标和中蜂各箱型,同放一处诱蜂,并养下去,看有没有定论?, q6 i8 E. [. F0 p
1 v5 g$ B. I1 Y: ^$ _
2.  关于分蜂,目前的理论,尚未揭示出真正原因。但分蜂热的多种诱发因素,并无什么争议。解决方法很简单:足够大的空间,加上足够低的巢温,就能避免90%的分蜂。这样养强群并不难,难的是群群都强,因为强王难育。如果一味迷信蜂多于脾,想强群不分,难,想强群不衰,更难。" K# g# \& F7 c6 d: l- }. |0 d, }

% p$ B+ E# _8 Y高寒地区的中蜂,没听说过有特爱分蜂的。热带地区的中蜂,弱群也常分蜂,群势普遍不大,但一进地下就不爱分、不爱逃了,群势大几倍,从两广,到海南,到东南亚,莫不如此。我从未认为爱分蜂是中蜂特性。那些所谓“中蜂特性”,大多也是些伪命题,多是弱群下的观测结论。# V1 b7 b& I1 o4 u! G: C0 \# J

2 o  d3 v1 l  J9 G* a3 z6 a分蜂热的学术价值,以及经济和生态价值,我觉得不亚于蜂舞和蜂路的发现,是诺贝尔奖级别的学术成果,依靠中医望闻问切之类直观诊断的研究方法,显然不够。我们普通养蜂人难以深究、深挖。
8 R7 }" t% |) h
- A  |: [; H. b' y, \0 W  X" z3.  强群育强王;强王带强群。依外形、颜色、甚至解剖来辩王强弱,与以貌取人何异?虽说相由心生,可看走眼的,不也比比皆是吗?
; E7 u9 k+ U4 Y/ t
  J6 R+ O7 k- H, L育王不算什么难活儿,但育强王是养蜂的头号难活儿。除了气候、蜜源之外,还有太多因素影响蜂王品质。声誉卓著的专业育王场,育出堪比交替王的超级强王,概率也很低。作为普通养蜂人,控制好分蜂热,让蜂王自行交替,养出强群并不难。; D: q  i1 l& t$ L

+ a' |% m; ?% ]$ j6 |& h, [& `好王的评价标准和培育技术,不是几句话、几个帖子、几篇文章、几本书能说清楚的。我们的了解还太贫乏。把育王研究透了,也是一个诺奖级别的成果。
5 {7 L4 o6 M5 e; K- K
7 H  [2 S% A. u4.  大巢门,宽巢距,在楼主15-29摄氏度的特定环境下:9 p  z# p: e0 K* Y& t; r& i
) x- s( \: ~; Z" F0 F% ~
1)有利于强群白天通风散热,降低巢温,避免过热伤蜂伤子,缓解分蜂热,增加采集蜂力;
0 ~" m! m' O: o! u4 ^2 U5 }: q/ N8 U' B" o, Q* |
2)有利于避免因为巢内过于拥挤、妨碍蜂王信息素的传递而导致的分蜂热;
# {% R) _9 I5 I3 L: F6 x6 U1 V& Y' |+ V/ Y" D; n0 p
3)有利于全天候通风排湿,减轻大流蜜时蜂群酿蜜扇风排湿的负担,延长蜂寿,降低蜜耗,提高采集量,繁蜂与采蜜兼得;
: e. g$ c' O) p
9 W6 r4 p% D. l. P3 I4)有利于夜间低温时蜂护脾,哺育健康虫蛹,保持蜂群持续强盛;! z& Y+ x) s+ k" p+ s/ z& d: Y

& g0 A- d3 V9 }+ d) s& K; j6 `# O肯定还有其它多项作用。蜂友们深入思考和探讨吧!$ G9 N+ n! }. H+ e( z
3 @5 `/ t( g; w1 O" M" ~7 |
密封的蜂箱,当然可以养出强群。温湿度等巢内参数适宜就行。如果气温过高或过干,密闭性不好、或强通风,倒是无法养出强群来。虽然其它地区也有类似气温区间的时段,但更短,如果忽略了具体环境条件差异,只是简单模仿,而未酌情变通适应,难免东施效颦。
3 p& l) }% n& @; s- W- \
. d  A" N# a& q. K/ n" a5.有蜜粉源、技术到家,就能养出强群。气候合适,蜜粉源不足,饲喂也能养出强群。楼主的强群,别的地方也一定能养得出来。要不要养强群,何时养到最大群势,则依养蜂目的、环境和条件而论,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 [. {* M: [2 ]' {/ S) p$ s0 M( h1 G5 b! F# t( M8 h+ e
认为楼主强群不过是因为当地优越的气候与蜜源条件,这个有失偏颇,忽略了技术作用;楼主归结为强迫泌蜡论与隔板无用论的运用结果,似乎也未免失之偏颇,我不否认“两论”有很好作用,但仅凭这“两论”,多数地区养不出强群来的。没有这两论,也有养出强群来的。
# j4 i& Q5 [! d; @; h& N! r! X3 Q8 O! L( R
热闹要看,门道也要看。“建模”与“降温”这四个关键字,我觉得才是最值钱、最有营养的干货宝贝,有如蚌壳里的珍珠,只是不好下嘴,轻了硌牙,重了崩牙,不轻不重嗑着牙,任有尖牙利齿,却奈何不得,生吞又无法消化,吸收不到营养。唯有潜下心来,细细琢磨,慢慢品味。' P! Z: H( U% _+ o7 A
1 q- k# G/ W  _- W' x# o0 c, Q) c' Q
以上是个人一孔之见,作为旁观者,冒昧解读,不代表其他任何人看法。错误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359
在线时间
1383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江门市 新会区

3734

金钱

738

回帖

2359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9-12-16 1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hao789 于 2019-12-16 11:44 编辑
% {/ K8 T/ s# l
jiangchh 发表于 2019-12-16 06:305 I. q8 T$ L7 H. C9 k
1.  箱型不是问题,没用好才是问题。只要合理调节温湿度等箱内小环境,什么箱型,都可以养好蜂。弱群做 ...

, f1 c( z, _7 p4 A& J# h中蜂的知音,中蜂饲养需要于敏构造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2 03:24 , Processed in 0.170724 second(s), 20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