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武陵源2 于 2017-12-28 16:16 编辑 / s& B0 R( M3 c0 Q# M
# X. d& Z; b7 G2 C0 Z
春季蜜蜂繁殖期间,极易发生盗蜂,尤其会给规模化养殖的蜂场带来较大的损失。因中蜂灵敏,对气味敏感,中蜂间盗蜂发生机率远大于意蜂盗中蜂机会,防范也难于意蜂作盗,中蜂群间盗蜂如处理不当,也常会给蜂场带来很大损失。1 `! T6 D- N' S% ?3 P
$ ?9 x% H! E( R8 |
中蜂间盗蜂常见有打斗盗与和平盗两种,两种不同的盗蜂方式处理上大同小异,只是处理和平盗时要少些过程,下面以常见的打斗盗为例来加以探讨。打斗盗常见的处理过程可用“驱、清、拒、骗、遮”五个字加以简单概括。
; `! Q5 {9 J6 c! R* C3 [, V/ L/ r% x% i- y- u7 `" K
以清求净,去味淡仇- F$ z+ V7 t1 Y
% a9 ^3 B5 K U" V因结团打斗,被盗群周边会有大量的死残蜂,中蜂有很强的清巢行为,打斗停止后,被盗群会主动清除蜂箱周边的死残蜂。在清理死残蜂的过程中,有部分作盗残蜂会继续与清理蜂打斗,会继续散发打斗信息素招引同伴前来战斗,因而在开放巢门前要认真把蜂箱周边的死蜂清理干净,去味淡仇,防止工蜂清理死残蜂时再次打斗。, Q( L6 n. ]% r! t# o3 q
: v) x% [, r% Y I' e
以驱治暴,乱中求稳
; ^. q7 F& }! {- k8 j, g/ _
' A) D, C6 T ~8 e) j3 W5 b1 n/ l一旦打斗盗发生,蜂场会在短时间内陷入混乱,蜜蜂乱飞,声音急促,在被盗群外结团互斗,附近蜂群快速加入战斗,场面难以控制。此时,应当迅速向空中喷水,控制空中乱飞的蜜蜂,防止整场混乱,在空中蜂声稍安静后,提一小袋面粉,迅速撒向打斗中的蜂团,打乱蜜蜂间气味,让蜜蜂产生惊慌情绪,迅速撤离战场逃生,并向被盗群中喷烟,造成被盗蜂群混乱,降低被盗群防范意识,驱离进入被盗群中的作盗蜂,两分钟后关闭被盗群巢门。3 J. [$ L, i! B7 o" w6 K
g/ N# C$ i6 @% I5 U m
然后观察周边蜂出入蜜集的蜂群,若有多个身上带有面粉的蜂回巢,便可确定为作盗群,确定作盗群后向作盗群喷烟,造成作盗群混乱,蜜蜂离巢,降低作盗蜂采集积极性,一两分钟后关闭作盗群巢门,整个蜂场逐渐平静,驱蜂过程完成。和平盗不用此过程,但可用面粉查找作盗群,查找作盗群后可进行两箱位置互换,提高盗蜂处理效果,但要依原位框数调整巢框,几天后老蜂回巢后达到蜂脾相称。9 t/ C% d( r1 L5 E
+ h# o: ~1 N8 }3 e- v
以厌弃食,望而却步
0 x6 z$ ~: h4 T# x- }5 B- s+ w% M8 f
为防止开放巢门后再次作盗,可利用中蜂对气味敏感的特点,在巢门口周边点香(不能用蚊香)、放带汽油的餐巾纸、涂风油精等措施,让作盗蜂感到不适,望而却步,主动放弃,防止再次作盗。) ]3 u$ j4 |7 Y( Q+ ` t! I9 h5 Q/ I
+ p* k! \2 s4 S
以遮当锁,知难而退
6 `& w/ g+ n3 q; Q: e+ N0 f, j$ o" z2 T1 [, V
遮挡是止盗最有效的方法,无论对打斗盗还是和平盗都见效明显。在做好以上措施后,在原箱周围堆一堆树枝和杂草,然后缩小巢门先放被盗群,再放作盗群,因树叶遮挡,增加了作盗群找到被盗群的难度,作盗蜂多次找不到被盗群,加上假箱的误导,作盗蜂会慢慢放弃。原群的蜂因找不到家决不放弃,直至找到原群为止,这样最终达到作盗群知难而退的目的。几天后被盗群蜂认巢,正常采集,盗蜂处理便圆满成功。
0 U: L) O: M7 @/ \+ v" C* b$ h1 Z/ E5 |! V- r
以骗止进,食之无味# k$ g$ y6 j n/ X( } z, [
% E8 i- c% [! V9 g1 m; r, w( v
中蜂盗蜂原于中蜂对蜜源的高度敏感以及对蜜源区的深刻记忆,因而要真正止盗,还要在“骗”字上动脑筋,造点假象主动降低蜜蜂兴趣。可稍移动被盗群,在被盗群位放一空箱,大开巢门,利用废巢注足清水放在箱内,造成作盗蜂轻易入箱,但食之无味,主动放弃。! f# ]; X& p, ~! m0 V* ~
, H1 Y1 c3 W* Y& G
中蜂间盗蜂处理并不难,只要以上五个步骤到位,中蜂间盗蜂是可以做到不换场快速止盗的,处理好中蜂间互盗,中蜂也就可以做到规模化养殖。
, [& _2 I- U' x5 q% t8 ~
) _# {& X3 f% E2 ^% M c" M! G/ A# R4 w7 p& p& p) \% B
中蜂控盗方法:' d% n1 K' L% w' e* x" k7 e( Q3 A
( J. ~ b+ ~) g$ g0 @0 ^1. 每当春繁开始,外界无粉蜜可采,当蜂群排泄空飞后,化糖喂蜂一定要傍晚进行,首喂宜少不宜多。中等群势100~200克糖浆为好。因第一次喂多了,定有少数蜂群当夜食不尽,次日剩余糖浆将会吸引老蜂作盗,应以当晚喂当晚吸尽为佳。待蜂群习惯取食稳定后再酌情增加,循序渐进;
( O* j% r M, u8 S6 _0 k6 e) y# g+ x" G3 \/ R+ C2 _ R
2.喂蜂时千万不可把糖浆遗漏箱外,若有不慎外溢,定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免留后患;' l$ W, ~! \. t. C
: H$ y- _ \. }% Q- P3.坚持收看当地气象信息,如遇三天以上的寒潮应当停喂。因寒潮期间气温太低,弱群很难吸食,箱内余浆多日散发气味,强群老蜂四处游荡,有起盗可能;
3 e3 }% k s/ K" G2 ^0 i9 S
6 k* ^" r o! R. I0 ~4.如蜂群强弱参差不齐,可先喂强群,再喂弱群,后抽强群糖脾补充弱群。此法只能傍晚进行,否则有可能引发盗蜂;) j# F d) t. @, p! {2 r
' K" J: a j- ^
5.秋燥季节喂蜂需要提早进行,莫待无花再喂蜂,只要蜂群余糖充足,蜂也就不会作盗了;
) p% R1 Y$ r p, I9 y0 m+ L1 s* [5 @2 _$ v: j3 m7 u
6 y) a% e! V0 U' l' m. u" o中蜂养得再好,控得再精,也难免不盗,这是中蜂的顽固本性,下面再来谈谈如何止盗:
7 I2 Q. l9 c. D7 k7 }
+ }. S2 d2 |5 d4 u/ ]1. 首先查出盗群,立即关闭巢门,调虎离山。把盗群搬开另置,原地放一空箱收蜂,傍晚再行与空箱对调,开门放蜂,如此反复,盗亦可制止;
8 e8 ]" k% I4 E- c6 k# h1 k1 P8 I6 b
2. 查出被盗群,缩小巢门,只容一蜂进出,再用一个比蜂箱稍长同宽的纤维袋把巢门罩好不罩死,箱盖用木棍或石块压好纤维袋,让其自然飘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盗蜂生疑,空飞不定,而本群蜜蜂自会想方设法曲径进巢。7 Y" M# \% G+ \/ [8 d
; ^' [& b2 \0 ?+ Z! ]. x2 [3. 如若盗势太强,殃及全场,一发而不可收拾,可用花露水逐箱喷雾,此法应急效果特好,可快速减少斗杀,且不伤工蜂,能解燃眉之急,保存实力,待到傍晚时再行小转地分散控盗。我个人认为无论哪种止盗方法,还是以小转地为最佳选择。
4 [' l h1 a1 v) \* t
, ]6 i. \) x3 T, g6 V7月是气温最高的季节,从小暑到立秋是蜂群全年最难管理的时期,该时期最主要注意的是巢虫危害和高温缺蜜引起的逃蜂。所以在饲养中蜂,在6月下旬一定要把蜜留足,不能让太阳直晒蜂箱,蜂群不能太强,太强蜂群箱内空间太小对空气流通不利,保持2-4脾足蜂为宜。" o8 w# R5 L3 y7 r& f8 N1 |
& J k( U4 q9 i平时注意箱外观查,15天内必须要开箱详细检查蜂群,注意四有:有卵,有幼虫,有封盖子,有封盖蜜。蜜少时及时补蜜,补到有封盖蜜,饲喂蜜蜂应在傍晚饲喂,太早会引起盗蜂,饲喂的蜂蜜以到半夜就能吃完为宜。如果饲喂白糖和蜂蜜,白糖浓度在20~30%之间,纯蜂蜜浓度为50%,应在所喂的糖浆中加入O.3%食盐。中午、下午给蜂箱洒水降温。傍晚时,如蜜蜂把箱门堵住,可直接向堵门的蜂喷水,蜂即自然收回到箱内,也可开箱直接喷水降温。 E% i$ j( z- S4 J* Q- A
' ]. w% ]* V. ?( T转自中国蜂业,内容稍作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