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21|回复: 50
收起左侧

仔脾封盖蜡的问题

  [复制链接]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1万

金钱

2587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发表于 2017-8-28 2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unchengwei 于 2017-8-28 20:53 编辑
# c  |! |  |3 v9 y( r- J/ m( P, ^6 u! h& ^* E
对中蜂咬蜡的问题我想请朋友们看看我的说法,请朋友们批评指教。4 G( G7 p$ J4 h/ D
1 S, Z, I0 U3 d
之前有朋友说到仔脾封盖问题,我找了网络内的81年版的节目,说是新蜂出来的时候才咬掉蜡,对此提出我的异议。7 Q, U% R; S( u$ c; ]! D" s

6 Z  P8 X) A# R: o  Z1 |1,中蜂的封盖是从预蛹过后24小时开始被咬的,初始封盖比较厚,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3 Z$ Z3 O+ v+ B: H
就包括王台与雄蜂孔的变化来说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蜂蜡首先是被逐步剥离的,我提供的照片比较简单,不太懂绘画,1 @2 E  g: p- L6 N/ G( s, L
所以没有做标注,懂的朋友看看仔脾下部分刚封盖的非常厚实。* v9 w% ]* A: Y9 p& ]( _- r! P9 i
; S+ e0 T  l: z6 J; V
2,怎么蛹期是否需要呼吸氧气,我的观察是在逐渐剥离蜂蜡的过程种形成的透气孔,正是为了保证供氧。/ t! z. |" t2 ]* r; X
4 T& v. C2 q7 }( B. ^
3,我们大家经常看到尖头虫,为什么?封盖那么厚怎么就知道哪个虫有问题?事实上不知道,在封盖后48小时逐渐剥离的情况下,凡是没有走向预蛹的通常是我们看到的,没有进行吐丝结茧,停留在这个状态下死亡。在没有茧衣的支撑下,一旦咬开蜂工蜂马上就判断出来了。而且通过气味,信息素也能知道。可我们人类却不需要那么麻烦直观看到了尖头虫,但是你试试用镊子搞一个健康的蛹的封盖,你就看不到工蜂,因为茧衣挡住了。如果长期密不透风蛹是能憋死的,所以剥离蜂蜡的工作一定存在。
# d" h0 b1 f2 i3 j. k; ^6 q
* A6 Y* i2 g! m8 E  w4 ,我们经常会说老熟的仔脾,怎么看出来呢,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浅浅的白色封盖下面有一个蛹,这个蛹看不清,但是你却能看到逐渐颜色变深,随着时间推移,白色的封盖越来越浅,底下的蜂蛹越来越清晰,这就是蜂蜡逐渐剥离的效果。
& k, l- j7 w. D% m2 {; F" v9 p: Q7 q+ z& \( Q
5,雄蜂老熟后的巢脾和王台变化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在雄蜂出房前一个圆圆的帽子中间有个孔,如果蜂蜡不是渐渐去掉怎么看到呢?而出来后的帽子那个茧衣封盖满巢都丢下,这层茧衣怎么不见回收呢?这与很多文献理论都不同,因为他们说封盖蜡是在最后出房的时候回收的。
4 h  k6 u9 ~4 k. h1 H   再看看蜂王,王台封盖后24小时开始出现轻微的蜂蜡剥离。封盖48小时前后蜡头的中心点被剥离,茧衣开始外漏,由此开始逐渐扩大。
3 S  b: |& D0 F8 a/ o3 N由于蜂王发育的快,个体大,需要的氧气更多,因此我们能看到更明显的外露。
; _8 T0 {; n8 ^5 A  F4 t& R
% a+ h2 f: V; [, F6, 工蜂对于蜂蜡的使用绝对不简单,我们提起巢脾仅有很少情况下能见到带空的幼虫,这往往被新手看成虫病。实际上这个工作应该是在夜间进行,否则不会难以观察到。我的分析是这样,对于整张巢脾工蜂对封盖仔脾的蜡盖不停的在转运,这也是封盖仔脾的内勤工作一部分。
5 a6 B* m: e2 q, ]3 ]9 ]通过对封盖后的增补与剥离过程,气味信息素的识别,对逐渐老熟的封盖进行清理然后转运到附近等待出封盖的巢房边缘保留备用。, E  Y/ l- V$ K
因此蜂蜡是一个在脾上循环往复的过程。堆积、使用、剥离、转移、堆积
$ A; S  P3 d* m4 T2 z+ {, N- }, \' T8 o6 m
20170828192524.jpg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1万

金钱

2587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脑子里停留了一堆问题,措辞和字里行间的规范都没留意,怕忘记先写下来,免得丢失。难免有点混乱,多多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5626
在线时间
1411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绵阳市 三台县

9530

金钱

1952

回帖

5626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7-8-28 20: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节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这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9206
在线时间
1546 小时
居住地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瓮安县 天文镇

1万

金钱

2942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7-8-28 2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研究 我没有发言权  。现阶段我这样的新手只能是尽量养住它们 有蜜就取点  谢谢楼主的研究成果
新手上路 求蜂心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1万

金钱

2587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如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一直在剥离的过程,那么对我们了解蜜蜂内勤工作有很大好处。而整个仔脾在全部封盖后仍然需要大量的内勤蜂进行工作维持,这个工作持续到新蜂出房,那也就是说对于蜂脾关系的认识将有很大变化。
% _, Z9 j" q' p# T- C  H以往脾多蜂少出现的所谓伤热等应激反应则应该解释成为封盖蜡没有及时清理导致蛹缺氧而死,伤热观点就不成立。
2 _' {" H2 |) u: N4 b6 L 在过去很多年,我一直有这个疑问,离出房五天的蛹脾自然环境16度下无保温,工蜂依然能正常出房。度夏蛋群给一个快出房的仔脾,明显没法护脾,蜂蛹延迟出房,最终还是形成一个很好的蜂群,工蜂也没有寿命变短的情况,我觉得蜂蛹不是那么脆弱。( b# m  W* j( l3 E
需要维护的关键期在出房4/5天前,后期基本没事。& B$ k& `9 l4 |; S# ^4 Y" G
$ n! r' b5 V& X
有关王台方面我也做了类似的试验。封盖24小时的王我直接挪入孵蛋器,保持35度,实际王台位置温度33度,在不管理的情况下第三天死掉。
* B7 H2 x* [! r未满48小时的不能正常化蛹也是死掉,打开看发现此时挪动后大幼虫化蛹失败,运输过程出问题。; U! x* e" r, i2 a3 G- `. ]
超过48小时后的王台基本上台口蜂蜡被去掉表层,打开看处于预蛹状态,不做封闭,直接移入孵蛋器,成功孵化蜂王。" j2 k, c9 E! t% w
! a7 S6 u0 d# g5 ~4 Y# D) x
封盖后72小时的王台在孵化器里成功,72小时的封盖基本打开。. D6 U2 \1 }! o, o' w7 P; W7 T4 s
根据这些经验我的看法,王台在不惊扰的情况下封盖48小时后最适合放入孵化器。. [0 `2 W) d8 i: z/ @( l" g- t
在封盖后48小时内,王台尽量避免人为干扰。
% }3 B1 X6 P3 _/ u9 ~/ R( ?' D另外,王台封盖与茧头之间有空隙。过了预蛹期保持透气人工孵化不是问题。
9 S0 M: W8 w5 w# D根据这些内容联会在一起思考,我想这里面的关联是成立的,不论蜂王还是工蜂都存在供氧问题,就是蜂蜡的渐进剥离。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73
在线时间
829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2107

金钱

331

回帖

247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7-8-28 22: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初学养蜂的我来说真心不懂,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可我知蚕作茧自缚到化蛹再到羽化成蛾都离不开氧气。我想蜂蛹和蚕蛹都差不多吧?

点评

我从来不管你是不是初学,重点是说出想法。有时候脑子乱,越写越偏离主题,岁月是杀猪刀,我现在思维能力不行了,靠大伙来骂骂或许还能再清醒点吧。  发表于 2017-8-28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8752
在线时间
1994 小时
居住地
江西省

8058

金钱

1686

回帖

8752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7-8-28 2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东西看起来好高深的样子。

点评

hds
文字太多,我都不敢看  发表于 2017-8-29 0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73
在线时间
829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2107

金钱

331

回帖

247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7-8-28 2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端 发表于 2017-8-28 22:048 F: O' m1 V0 M' Y6 p
对于初学养蜂的我来说真心不懂,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可我知蚕作茧自缚到化蛹再到羽化成蛾都离不开氧气。我想 ...

7 {6 u' }- v2 K- s* Q  f7 H" s% l我想蜂与蚕相似,都经过蜕变最后羽化成昆虫。蜂我不懂,’蚕养过几年,蚕在吐丝做茧过程中若收到外界刺激例如震动等后一般都会止于当前最终导致无法化蛹,我想原因在于体内的丝没吐尽。蚕茧看似封闭却可以透气透湿,因为从蚕吐尽丝身体缩小到最后化蛹的过程中湿度是不相同的,只要到收购站有专门的仪器一测便知你的茧大概是几天的。
$ I2 X8 B) g4 I/ P/ a我想蜜蜂也是如此,在茧衣没做完之前受到外界干扰的话也会中断且不会再做最后导致羽化失败,这个时间也许就是您说的48小时。我想蜜蜂和蚕的不同之处在于封盖是工蜂所为,然后才有蛹吐丝做茧衣最后再由工蜂啃咬盖蜡幼蜂破茧而出(我想啃咬盖蜡是一个渐进过程,根据工蜂依据蛹发出的某种信息素判断巢内蛹的发育情况而为),茧衣透气透湿是必须的。) }% V' D0 C% i% b9 O/ ?
新手胡诌一通,若有不对之处望见谅!!!

点评

嗯跟我想的相似,王台封盖24小时内大幼虫以吐丝结茧为主,这时候还是虫。然后工蜂开始咬蜡头,给王台透气,这个速度非常慢。此时还没完全吐丝结束,结束后开始转身头朝上吃掉最后的浆,此时进入48小时,转化预蛹。  发表于 2017-8-28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7701
在线时间
1529 小时

2万

金钱

1万

回帖

2万

威望

宝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7-8-28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太多,我真的懒得看,见笑了,我的观点是,正常,健康,顺其自然,瓜熟蒂落

点评

没有细节就只能看天吃饭。  发表于 2018-4-8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1万

金钱

2587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23: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龙八部 发表于 2017-8-28 23:17) r0 }9 Q4 r6 Z+ I, }; c
文字太多,我真的懒得看,见笑了,我的观点是,正常,健康,顺其自然,瓜熟蒂落
* z. V* j& B8 q  R) E$ Q) e/ x9 t
没事,我有时候也会。理解。毕竟写的太乱了。没章法,没头绪。现在脑子不够用了,特别容易忘事,所以只能想什么写什么。难免显得东拉西扯,不成体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7701
在线时间
1529 小时

2万

金钱

1万

回帖

2万

威望

宝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7-8-28 23: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7-8-28 23:27' ~2 O$ H$ }  C' g; K' ?: M; \
没事,我有时候也会。理解。毕竟写的太乱了。没章法,没头绪。现在脑子不够用了,特别容易忘事,所以只能 ...

: a& E$ S8 Y2 \( h" r0 F- z{:8_176:}别想那么多,顺其自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73
在线时间
829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2107

金钱

331

回帖

247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7-8-28 23:46:4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7-8-28 21:37
* R8 r5 ^' w9 L6 U$ M$ A& C我想,如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一直在剥离的过程,那么对我们了解蜜蜂内勤工作有很大好处。而整个仔脾在全部 ...

( D' v2 _9 y/ o- b孙老师,我们来个正反派吧!假设一切都如你所说疑问有二:其一,蛹需要氧气那为何当初还要封盖?其二:既然是已封盖不透气工蜂依据什么来判断该何时啃咬盖蜡?答一:我想是不是蛹羽化前期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所以工蜂不得不这样做,这是进化的结果?或是封盖蜡本来就稍微透气?答二:假如盖蜡稍微透气的话工蜂肯定是依据蛹发出的信息素判断该何时咬蜡盖,倘若不是呢?是不是还有依据蛹发出的声音或是什么来传递信息呢?

点评

正是你分析的,我的观点跟你一样。  发表于 2018-1-7 07:34
谢谢,希望得到您更多的疑问。我也只是在分析,不对多指正。  发表于 2017-8-29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918
在线时间
864 小时
居住地
湖南省 娄底市 冷水江市 中连乡

3897

金钱

594

回帖

391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7-8-29 0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次王台被我搞破了不扔了,因为只要蜡剥完了蜂王就能活,是这样吗

点评

根据模仿自然王台头蜂蜡逐渐剥离,我在孵化器使用期间王台从48小时开始,每天定期人工剥离少量蜂蜡,孵化的蜂王与工蜂孵化的没有区别。  发表于 2017-8-29 00:34
王台虫发育过程中,大幼虫吐丝结茧后需要吃掉最后的王浆,之后化为预蛹,到了预蛹关,后面就不怕了。这个时间段我做了些试验,搞烂的王台用巢蜡包裹后,抹点蜜给回工蜂,很快就会被工蜂重新修复。也可恒温恒湿孵化  发表于 2017-8-29 0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7744
在线时间
4378 小时

1万

金钱

2587

回帖

7744

威望

嘉宾

Rank: 18Rank: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0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chengwei 于 2017-8-29 00:26 编辑 ( i& r0 y2 w  E
云端 发表于 2017-8-28 23:46( [1 f* [1 K& j3 I8 Z* a
孙老师,我们来个正反派吧!假设一切都如你所说疑问有二:其一,蛹需要氧气那为何当初还要封盖?其二:既 ...
6 ~& x9 ^$ r+ u2 B5 w0 e
, R+ H' `9 N  M" s
第一个问题,我倒是觉得封盖是为了作茧,这是一个互动的问题。从养蚕的观察中我有个体会。当蚕宝宝发育过程中,突然改变环境不再给它适合的食物的时候,即使没发育到时候的蚕虫也出现吐丝作茧的情况,恐怕工蜂封闭巢孔封盖也是对幼虫的一种控制。而因环境变化不再进食作茧也是根据环境变化的本能反应。这个问题可以在急造台过程中体现,急造台要早于自然王台封盖。7 I, i7 k/ U" Z/ e7 J3 h+ H

2 O% i2 N1 ]0 A第二个问题,如你所说,工蜂在仔脾封盖头24小时的工作是什么?根据我的分析,这是一个重复的打开合并的过程,这个打开不能视为全开,而是细微的撬开,能透出信息素的问题。这个事我观察到过。王台第五天有反复轻微的变化,工蜂在反复处理王台头。至于工蜂孔我想也是这种方式。1 V- x6 h: N; W
其次,工蜂对刚刚封盖的蜡盖是否有能判断时间,比如原本的信息素逐渐消失,此需要24小时,然后工蜂去咬封盖中心区轻微咬开一点,如果气温正常,已经作茧,则逐步剥离蜂蜡。如果幼虫没能吐丝结茧则工蜂通过信息素判断幼虫死亡,继而扩大缺口,这就是我们见到的尖头虫状态。" Z, }; a" Q# i9 x# r3 W! _, o
另外,雄蜂封盖初期也是从中心气孔开始剥离蜂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473
在线时间
829 小时
居住地
四川省

2107

金钱

331

回帖

2473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7-8-29 00:51:3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sunchengwei 发表于 2017-8-29 00:22
7 ~$ [5 W7 s& P" Q8 B$ y9 Z第一个问题,我倒是觉得封盖是为了作茧,这是一个互动的问题。从养蚕的观察中我有个体会。当蚕宝宝发育 ...

$ i) K. e# n* i) M$ u+ y最近一直拜读孙老师帖子,孙老师观点客观公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老师论双色蜂!在此说明一下:1.我所说的蛹是指从卵孵化后一直到幼蜂出房前。2.据我所知蚕吃不够桑叶是不会吐丝的,除非打催老素。      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晚安!

点评

蚕观察的情况是我同事在办公室里养的宠物蚕,也许不一样?行吧,我再琢磨一下。  发表于 2017-8-29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1 07:41 , Processed in 0.184620 second(s), 26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