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目前,中蜂养殖户都在慢慢普及人工育王:大户们是必须育,否则分蜂季节自然分蜂满天飞;小户们则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然而一次人工育王下来,接受率显得泾渭分明:有的蜂友移虫接受率很高,有的蜂友接受率却差强人意,更有甚者接受率竟然为零。那么同样是移虫,为啥接受率如此悬殊?
- V0 z0 v9 _3 K: p2 H! T _; d
6 t1 u% w4 H) V5 G! t0 K7 E 现在把自己的经验在此分享,望失败的蜂友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9 C T& m# F. L. ^: z' w
- s$ ~$ G2 O4 d7 G0 r 1. 育王群的准备:育王群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育王群准备不好,后续的其他即使工作做到百分百到位,一切也都是白搭。育王群分为有王群育王和无王群育王。各类资料显示,有王群育王比无王群育王好。但是通过头条君本人的经验发现,无王群育王比有王群育王接受率更高!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育王,前提是育王群必须有强烈的分蜂热情绪或失王后有强烈哺育新蜂王的情绪,做不到这一点,接受率几乎为零!2 B& ?1 A3 x2 x* a5 V1 N; y
* e' j+ ~) X+ C 2. 移虫方法:移虫针舌必须从虫体背部处轻轻托起幼虫。如果不从背部下针,幼虫受伤,接受率自然很低。
( P& n- ~- X5 p0 p0 M0 X' I2 r! m) q6 Y
3. 温度湿度:一般的养蜂书籍上介绍移虫时的温度在20-30℃,湿度在80%。这只是说这样的条件最佳。然而实际上,尽管温度只在10-15℃,湿度未知的情况下,接受率也不错。
( d9 }0 F- @1 c- W, m+ R8 T
% D4 e8 G U0 {2 F% V) E8 E 4. 饲喂:饲喂可以促进接受率。在育王前后几天外界蜜粉源充足的前提下,不存在饲喂的问题。在外界达不到如此条件的时候,可以人为创造模拟外界流蜜,即在移虫前饲喂蜂蜜或糖浆,激发调动蜂群的哺育、重新培育新蜂王的要求或分蜂热情绪;移虫后至人工王杯封盖前饲喂,同样可以激发调动蜂群的哺育情绪,刺激工蜂分泌充足的王浆哺育王杯里的幼虫。通过饲喂与不饲喂,可以发现饲喂后的育王群王杯幼虫接受率比不饲喂的接受率高,而且王台比不饲喂的大且长!
0 ]) P3 A& N! O7 G
: z0 U; t5 l3 m9 _5 l: s, Y 5. 保温:保温可以促进蜂群分蜂热或蜂群的失王哺育新蜂王的要求。君不见,有时候,蜂群分蜂热来得最早的,很大一部分是保温物没撤的,保温条件不错的。给育王群做好保温,可以提高接受率!
! f; ?' B1 ^* J. o: {% ^5 h) w7 S! O- n, X) L) Q
6. 母本群的准备:母本群即移虫时从其中选取适龄幼虫的群。为了使得选取的幼虫浆水饱满,幼虫发育良好,更重要的是容易用移虫针挑起幼虫,则需要在移虫前1-2天对母本群饲喂,外界流蜜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