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 v0 Q5 U5 V- w 树荫清水解热闷 4 g' L! E8 l: t$ F: O
蔡呈贵(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教育局,13970377358)
: N1 Z0 G* W D, \- U* a7 l ) C0 s4 p0 c( q2 P2 K
从去年开始,我在中蜂的饲养实践中有目的地试验性解决蜂群渡夏热伤问题,变“夏烦”为“夏繁”。酷暑中的蜂群避免了烂仔问题后便有了稳定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是这样做的——
: X, m I$ g! a 一.箱置树荫下,有效规避天气高温. z; k. U0 q6 ^/ R& K
我的蜂箱安置在野外,天热放树林中,天冷置晒场上,我用同一型号的2个气温表在同一只箱的内外作过测量,一般是箱内温度高出箱外10摄氏度。中蜂囊状幼虫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一般死的都是孵化后第7天快封盖的大龄幼虫。为什么只死这种虫呢?因为:它在成蛹前要吐丝做茧,而完成吐丝做茧必须要具备3个条件: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封盖前大龄幼虫必须要摄起足够的营养,以备在蛹期的生长发育所需。二要有适宜发育生长的温度。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工蜂的胸部正压在刚封盖的子脾上面保持温度。三要安静的环境。不能有干扰,干扰会打断幼虫的吐丝做茧。影响破坏上述条件的因素很多。如:蜂王产卵过猛,哺育蜂不足,护不过脾;箱内闷热、应激等造成工蜂离脾;人为干扰及天敌、虫害干扰等等,严重影响蜂群的正常工作生活,使工蜂处在无能为力的状态,造成烦躁不安而消极护子,因此造成中囊的形成,而蜂王又不停地产卵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飞逃或灭群。实践中,我遇到最多的是箱温过高。在箱外自然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情况下,蜂群将履行“空调效能”箱内箱外组织自行扇风降温,早晚还给箱体洒水人工降温,以确保箱内气温保持约不高于35摄氏度的繁蜂需求。这是蜂群盛夏中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也是中蜂繁殖一道难过的坎。如果常开箱打扰,如果蜂箱不封闭,如果将蜂箱置于烈日下暴晒,等等,都将给蜂群增加额外降温负担。近年,我将蜂箱置于屋前屋后的树林中,有了树荫的阴凉保护,加上人为精心呵护,难得见到蜂群发生中囊。
5 \- G& G% M, I. b" n& G 二、“饱、凉、静”三招,消除烦燥不安因素
5 t6 L# K3 |* X5 l, N' d6 b 中蜂如人,也讲究“饱、凉、静”等方面的生活要求。酷暑是外界少粉少蜜的日子,人为地给其补充饲喂十分必要。满足蜂群“饱”的要求,我的做法1个字“喂”:连续数天阴雨、或促王快产,我喂含糖量30%的白糖水;见脾面上幼虫成片时,补喂纯花粉糊。满足蜂群“凉”的要求,我的做法是:日最高气温摄氏25度以上,我的附盖上遮履布,关大盖窗口,箱盖上遮草袋,扩大蜂路,巢脾摆放在开巢门的一侧,空气流通。满足蜂群“静”的要求,蜂箱摆放地5米内少有人兽活动,确保蜂起飞航道通畅。
" T7 w A: l% r, e- }' X 三.箱内置放清水,既解蜂渴又散箱热
6 x* `4 J/ g' V5 _2 H. H2 H3 d 我从家里用空调得到启示:当高温天气我们用空调时,在清凉的同时常常会感觉到闷,如果我们在室内置上一盘清水,这一情况将极大地得到改善。因此,日最高气温摄氏30度以上时,我及时用特大饲喂器盛上水放在箱内,既可起到给蜂群喂水的作用,又达到了减轻蜂群采水工作负担之目的;清水又在当日高温时,吸热调低了箱内温度。这一试探性做法实施后,我注意观察每天午后的最高温时,过去那种工蜂齐刷刷在巢门口扇风的现象不见了。箱内清水实行三五天一换,以保持新鲜度以便蜂群食用。 6 J, U( D2 L" @
' P9 S4 {) a7 @; N2 H 养,无定法。蜂,各有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影响蜂群发展还有诸多因素,养蜂是一门综合且深奥的科学,蜂学院光本科就要读4年。只有实事求是且因地制宜利用蜜蜂的内在规律,才能养好我们心爱的蜂。
2 z/ y( q; C'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