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8-6 2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20-8-7 16:17 编辑
6 @7 v! z' H% j( E% ^ o6 ?9 l+ R+ M+ D+ z0 i+ @' s8 ]
好帖子!% l* j& Z! [2 O
: d! I! ~+ J" M% d3 N
数据采集、监测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难的建模、调控等等,最优化才是终极目的。
/ d6 ]" w' A3 q2 n M& Z
, a" x- t. K$ U9 d很多网友就多参数采集给了很好的建议,不重复了。
% G' u, ^1 | n& P& e( u" d: }) b
如有可能,我建议楼主不妨考虑:
5 ?) G* [$ ^$ n+ n7 |. `
( _% e' u! h/ `& Q3 n9 p; p1、巢门进出分通道单向通行,既为提高蜜蜂进出效率,也为提高数据准确性,还可以统计分析进出蜂数差异,并增加体型差异识别,实时预警或处置,如出现分蜂迹象时,第一时间自动缩小通道孔径隔王,阻止蜂王出巢。出现盗蜜时也可及时关闭进出通道。实现单向通行的办法,可以考虑进口管道箱内端突出一截,出口管道箱外端突出一截。# q+ ^+ c0 y/ |* E+ Y2 m( t& S. J
9 T0 ~5 I3 z5 @ n' ^/ J, H2、给每只首次出巢的蜜蜂胸背自动贴上二维码贴片(0.6mg重),并升级识别系统,这样可以分析每只蜜蜂的出勤活动,这对蜂群健康管理很有价值,是蜂群精细管理和智能蜂箱的基础。实现方法复杂一些,但肯定能行。国外已有手工给刚出房的蜜蜂贴二维码,很费人工,效率太低,干扰也大,适合研究,不适合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