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5|回复: 7
收起左侧

通城县养蜂业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积分
71
在线时间
281 小时

558

金钱

28

回帖

71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4-19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通城县养蜂业情况调查( j/ H9 L. X' ^% ?; @( b) J5 ^
1 ^1 C% t. _2 j- H! [
通城县农业局  吴育平
6 Z7 Y5 A6 r: Z4 y7 j9 c/ H  一、通城县基本情况
6 ~* F9 o% r* `        我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五县交界处,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海拔高度在110-1800米。气候湿润,常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现有森林面积98.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35.4万立方米,楠竹立竹量1344万株,森林覆盖率57.5%.
; }1 s4 C2 Z; m, \7 t; V二、 养蜂的历史与现状
& W+ D) V3 i% E/ n# o; F4 _. |     我县养蜂业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养殖项目之一,县内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常年蜜粉源不断。$ N7 \1 c" o# A( ^
1、我县发展养蜂业的有利条件
: G! `: c+ O- x2 B3 x! ~) i4 }我县养蜂基础好,资源优势强,无任何工业污染,气候环境适宜,适宜发展,是少有的发展中蜂的理想场所。物种资源丰富,蜜粉源植物分布广泛,且无任何工业污染,是发展高产优质蜂蜜的优势区域。
3 E2 ^7 w/ E+ {; z  f. Z我县野生中华蜜蜂资源非常丰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引进意蜂进行饲养,在意蜂专业化的推动下,中蜂活框养殖得到了普遍推广。
! X2 v: c. r8 K0 C8 ?     ⑴、山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养蜂基础条件好。我县山区居住相对分散,有利于蜜蜂采集花粉,提高蜂蜜产量,同时村组农户几乎都有养蜂习惯,人们发展养蜂热情高,并有一定的传统养蜂经验,农民对掌握活框养蜂、过箱、分蜂育王、防病治病等技术的愿望强烈,这为我县发展中蜂养殖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 v7 W% g. S& A4 j' N
    ⑵、发展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首先发展养蜂生产只需一次性投入,一般情况下发展一群蜜蜂仅需150元,以发展50群蜜蜂为例,只需投资7500元,一般农户均可承受。其次养殖所使用的工具,如蜂箱和巢础制作十分简单,农民可自己动手制作,不需花钱购买,其它工具如蜂帽、面罩、起刮刀、割蜜刀、摇蜜机、育王产浆工具在一些专业店内都可以方便购买,价格也十分便宜。第三,养蜂省力,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专人看管,除定期消毒、打扫卫生及冬季定期补饲外,不需要劳动投入。四是不争土地。发展中蜂养殖,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不占用耕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道路边都可成为生产场所。五是发展中蜂养殖,具有“吹糠见米”的功效,在饲养良好的状况下,当年投资,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十分经济。从有关资料来看,养蜂是最经济合算的产业,投入与产出比为1:8.8,比养猪的1:1.61、养羊的1:2.1、种粮油的1:2.3都合算。一群蜂一年生产蜂蜜25-60公斤,产值约260元左右。另外,蜂群还可繁殖1.5倍以上,产值约100元,1个人每年可饲养50群蜂左右。养蜂成本较低,定地饲养蜂群的成本只占收益的30%,转地饲养蜂群的成本占收益的50%,一个蜂农的年收益可达9000-14000元左右。另外如果开展蜂产品深加工,还将进一步提高收入。 5 ]1 f4 ^' X. A+ K5 A5 x
    ⑶.发展养蜂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必为饲料发愁。发展养蜂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我县呈立体气候特征,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一年四季均有花开,蜜源植物在时间上的互补性也很强。同时冬季补饲需要的蜂蜜和白糖并不短缺,量也不大。因此,在饲养中蜂的过程中,不需要为蜂的饲料而发愁。
" c3 P7 R5 [$ D' G      ⑷、蜂蜜产品质量优,市场前景好。我县生产的蜂蜜主要是本地中华小蜜蜂酿造的,加之区内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且有半数以上的蜜粉源植物是中药材花草,蜂蜜药用价值高,含粉种类繁多,干物质含量十分丰富(干物质最高含量可达60%),保健、美容,护肤、滋补效果明显,既是优良的保健食品,又是上等的医药用品。因此,我县生产的蜂蜜深受县内外广大人们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 ?. J4 l0 B+ r$ U" q7 m2 f
    ⑸、促进农作物和特产经济作物提高产量。蜜蜂的经常活动可帮助农作物、特产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授粉,使果树和农作物产量提高20%-30%,从而促进农作物、特产经济作物和其它植物产量的提高。 * a% X# k' P2 v/ _7 l3 l
⑹、发展中蜂养殖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中蜂授粉的广度和深度给我县早春、晚秋零星开花植物的授粉创造了条件,使自然界在我县留下了一些十分珍贵的物种。因此,进一步发展中蜂养殖对促进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平衡和保护作用。6 b, b' ~0 P  t+ N5 E
2、组织领导
6 {. {" d- a+ m6 f9 [   我县在2002年成立了通城县养蜂工作站,属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2008年相继成立了通城县灵蜂养蜂合作社和通城县中蜂专业合作社。累计为蜂农办理《养蜂工作证》350人次。合作社现有社员140人。2008年农业局为合作社争取雪灾救灾款223500元,解决了受灾蜂农的燃眉之急。2008年培训养蜂工120人。调解蜜蜂被毒事件10起,农业局在蜂农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
' [+ T* Z/ G# s  D; n3 z: B3、养蜂概况& G7 \' O* S4 @0 `2 w" V! y
   我县现有专业蜂农150人,饲养意蜂8000群左右,中蜂3000群左右。零星中蜂2000群左右。年产蜂蜜200吨左右。蜂产品总产值500万以上。
1 f/ U) Q( h9 l7 _    三、当前我县养蜂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e1 m7 U* v1 m9 v) w    我县发展养蜂虽然历史悠久,发展养蜂的资源也十分丰富,但我县的养蜂业还处于一个生产无序,发展无规划,产量低下,技术落后,生产封闭,养殖方式原始,配套服务缺乏,原始和落后的阶段。 7 s6 ^6 F' W5 A3 v4 E+ c
   1、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20%,初中人员占50%,小学及文盲占30%,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改造蜂箱、添制蜂箱和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 A) w$ r0 `0 J$ d$ W) Z( m2 u    2、养蜂业管理体制不顺,配套服务功能不全。我县目前的养蜂生产归农业局管理,其下设有养蜂工作站,现养蜂站合并到农广校。当前,缺乏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规划管理养蜂业的发展。养蜂技术操作规程复杂,养蜂业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力度缺乏,缺乏协调与引导的地方法规,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导致养蜂业缺乏规划和无序发展,造成了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相比严重滞后的局面。 % M" [' A" p" Z0 o9 I1 Q( w2 e. P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些小商小贩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据调查,我县商品店出售的蜂蜜70%以上有掺杂使假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2 R/ a; @6 X; H& z
    四、发展养蜂业的建议
! ]/ i+ x# P1 j1 [+ ?: m' ]    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理顺体制,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特别是野桂花蜂蜜,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 |0 O6 _1 G$ X. t6 e2 I0 w, m    1、加强领导,理顺体制。一是按照《畜牧法》和《湖北省养蜂管理条例》,加强养蜂业的领导,理顺体制。养蜂业应归口农业部门,成立专门的养蜂管理机构。养蜂管理机构负责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负责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负责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负责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负责养蜂的执法与管理;负责地方中华小蜜蜂的品种保护与繁育。二是成立通城县养蜂协会,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中蜂饲养与蜂产品加工的标准化生产等标准的制定,养蜂发展地方法规的制定等工作,研究制定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商一条龙的产业政策和公司+基地+农户的配套管理办法,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 m: e& \8 R) ]- v& l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 h; |- L& I- c% O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活框养蜂等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活框养蜂新技术。- v* _: c) s* g5 |8 `% G
  4、加强立法,促进养蜂有序发展。尽快制定我县养蜂业的地方法规,通过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养蜂业的发展。依据《畜牧法》和《湖北省养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中蜂饲养、病虫害防治和蜂产品加工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养蜂的规范生产并树立通城县野桂花蜜特色品牌,促进我县养蜂业的突破性发展。 . g# d( |1 x* O: i2 q! U2 D, [
    5、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森林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基本无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也是少有的一个天然的大型蜂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 r! V* w* E. v/ I. @    6、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外地转地养蜂进入我县的管理,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保护好地方优良品种—中华小蜜蜂;二是密切与工商、公安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 i, J+ M2 D% l3 [    7、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还早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村基地、茶叶基地、干鲜果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发展本地特色的中华小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
# P+ J3 x8 e& z    8、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又实在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管理站用于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积分
1540
在线时间
1409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肇庆市

2万

金钱

4977

回帖

154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4-19 1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积分
112
在线时间
989 小时

5175

金钱

525

回帖

112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0-4-19 11: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这样的文章对发展当地的养蜂业很有指导性
QQ
QQ
积分
10799
在线时间
5917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韶关市 武江区

4万

金钱

9740

回帖

1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0-4-19 1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环境,一定会一繁蜂顺
积分
9408
在线时间
3686 小时
居住地
湖北省 武汉市

2万

金钱

4272

回帖

9408

威望

超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发表于 2010-4-19 14: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工作性的调研文章。
积分
2226
在线时间
707 小时

3281

金钱

561

回帖

2226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0-4-21 2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QQ
QQ
积分
3262
在线时间
1257 小时

3832

金钱

536

回帖

3262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1-9-11 11: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吹牛不犯法,尽吹吧,我就是这里的,政府那个腐败啊
积分
0
在线时间
11 小时

89

金钱

27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1-9-15 1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里离通城只有十几里,看了这篇《通城县养蜂业情况调查》真是有点感想!!看来过年回家了要去通城汉汉(看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16 04:50 , Processed in 0.160582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