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捍我中蜂 于 2010-4-27 23:19 编辑
$ L q+ a. X3 Y) Z0 }5 o, P3 P! H* |7 D6 X5 t
从中蜂的生活习性解中囊病的预防. u9 Q" s0 x# P2 J2 D- @
看到“中囊病”这三字,我想不少新手谈之色变,骨灰级玩家也会邹眉。 0 k) d' Y- i( [0 m4 G0 K
在这,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入门师傅,广东郁南人,现身在佛山高明,与小蜜亲密接触十多年,职业上山狩猎蜜蜂,胡蜂,捕蛇等(以出售笼蜂为主)。下面简述多年前我与他谈及中囊病的对话
; f# q9 C7 I4 L# ?$ j; x“师傅,你养了这么多年的中蜂,有没遇到中囊病的蜂群?”' b& o" o( M7 b0 G
“有,基本上是年年有,最多的一次,家养三十多群中,有过半得病了”. l" I3 P+ k- d# a3 Y* i
“那怎么办,有办法治愈吗?”* n5 `; y# t3 S
“根本上——无”
! j) |8 I/ r# E+ W“为什么?你试过了吗?”' I5 `9 q; ?6 l& { @" e
“都试过了,中药,西药,中西结合,什么板蓝根,金银花,土霉素,蜂病灵,病毒清等抗生素能试的都用上,成效不大,强到弱,弱到亡,要么飞逃——长叹!”1 \5 H+ A" i/ q' ~$ N( Y4 g
“怎么会得这和病呢?难道你在山上找回来的蜂本来就带病?”
+ W2 M( C- R5 |7 B5 J2 O“不可能,我找回来的蜂,(数量不下百群)子脾都好得很,我卖笼蜂给人家,人家说我的蜂有病,这不难理解,做买卖嘛,人家可以认为我有欺骗成份,但我不可能蠢到骗自己吧!”1 T8 z) w Q+ d/ T9 E. Z3 X6 `
“那为什么在外野生就安然无恙,家养就起中囊病了呢?难道群势太弱?”
% z* y% H; ^, Q! g“不,我在外狩猎的碗碗蜂,也不曾见到此病,但家养的七八框蜂也照样起病,有时候我也会反问自己为什么``````”《完》
0 K$ r; D, \5 j5 ~% y* q( T+ z 在一健康的中蜂群内,中囊病先是由外勤蜂先感染病原,但病毒并未能在成蜂身上大量繁殖,只能寄存(潜伏),后回到蜂箱,再传播到蜂群各龄幼虫,病原找到它们的天堂,在幼虫身大量繁殖引起发病症状。在太多人工修饰下:蜂群还会因被污染的蜂具,饲料,水源,还有蜂场与蜂场之间相距太近都会造成交叉感染,使完好的一场蜂迎来可怕的灭顶之灾。《招之则来,却挥之不去也》# J+ ?8 X' a3 W, [ u1 F4 k
为什么野生中蜂能“免疫”中囊病呢?事隔多年,本人反复思考,对此病有了自己的一点朦胧看法:在此我先简术一下中蜂的两大习性,好分蜂`爱飞逃````(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了)说到这,可能不少蜂友认为这是中蜂不良的特性,呵呵,我反常人之想,我认为这是中蜂能立足不败之地的奠基。(你敢相信吗?还是认为我是傻瓜)
/ A* ]# i( m1 Z/ h# k1 s 好分蜂,相信对追求蜂蜜的蜂友来说,无疑是一种烦恼,一旦蜂群有分蜂热,采集积极性大幅下降,搞不好还一部“王后出墙记”(分逃),叹息——蜂,蜜两失。可曾换一角度看,如果蜂群不懂分蜂,再强的群势,也只不过是质变,而量从未改变。在大自然下,总是危机四伏,那天不走运,牛头马面路过错把你牵,那是种族的灭绝,但如果换一个爱作反的“家伙”,一年分个四五群,我就不相信牛头马面每次都能把它们牵错!(牛头马面——天灾,天敌,病毒)4 z4 [$ [; J9 D
爱飞逃,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野生中蜂飞逃一般在渡夏后和越冬后(断子期)(有人说那是季节性迁徒),那你有问自己为什么它会这么有节律性吗?很多蜂友解释为:蜂群因为巢内缺蜜,无子。这个解释错得很,你想想,季节性飞逃的蜂群新巢一般距旧址3至5KM,(分蜂的会近一点)难道这3到5KM就有大蜜源了吗?还是有天堂?到达新址后,蜂群还要为新家用完蜜囊里最后一点蜜化腊造脾,那以后的“生计”用什么来作保证?再回头看看蜂群弃置的旧巢,巢脾老熟,房眼内蛹衣像面包店的“千层酥”一样层层叠,巢底常有咬下的巢脾,腊屑,常拌有不少巢虫。人们常说那是巢脾太旧,或硬或脆,房眼变少,蜂王不爱点蛋。(有道理!)但,事实上,就这么一点点吗?实践证明(铁证),当一物种(动植物)在同一地点饲养(种殖)时间越长,该物种更容易得病甚至死亡(减产或失收),就像种花生,姜等作物,都是梅花间竹地种植,(第一年种花生,第二年种上其它作物,第三年又种上花生,这才能丰收```时常听到不少动物养殖者说,他养的禽畜不知道怎么了,体质好像一年不如一年,第一年不用疫苗都多好多好,第二年要用上疫苗,第三年就要用上药物治疗````)其实细菌,真菌,病毒它们生存模式都一样,病原-传播-繁殖-爆发流行,试想想,如果蜂群不飞逃,一直沿用一蜂巢,(假设分蜂后新王续用),病毒将不断累积叠加,到后来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了。+ n# _+ a# x C0 D* C7 n6 C0 O8 Q: L
最后向蜂友们提一点咄见:一:有条件的前提下,在断子期后期,(外界刚有粉源植物开花时)给蜂群换新箱,放新巢框促蜂群筑新脾,让蜂王在新脾上产蛋(所谓的新箱和新巢框是指经消毒后再用时间隔离(存放)三个月以上再使用),人为改变巢内的环境,这不过是模仿大自然蜂群飞逃筑新巢一样,目的是减少病毒的累积和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预防中囊病的发生。二:如有个别蜂群发病,第一时间搬离蜂场3公里以外隔离,以免感染其它蜂群(一定要在晚上所有外勤蜂回巢后再撤离,以防外勤蜂回巢找不到自己蜂箱错搞它群造成病毒传播)三:可能还有一少部分蜂不太清楚,胡蜂,蜡蛾(巢虫)也是病毒的传播者,所以废旧的巢脾也许没用,但不能在蜂场乱丢,最好深埋,以免招来那些瘟神毒害咱们的小蜜。四:蜂场放蜂密度不要太高(定点饲养),一个点放置二至三十群为宜,不要以为自己是古时候的“皇帝”,搞到后宫三千。轻声说一句:以前的皇帝很多是死于性病的!!!《切记》
9 x3 S7 `- c9 V9 V& d 在大自然的择优选留下,每一个物种都会以最优秀的一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人们总是习惯在不了解的地方强加“不良”二字,既天真又可笑(包括自己)。
5 A, T) M& _9 q3 y( t( D. s* { 还是那句结尾:不正地方,强烈渴望指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