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16|回复: 58
收起左侧

炒股的十个境界,套用到养蜂上又何其相似。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23172
在线时间
5620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威海市 环翠区

4万

金钱

7600

回帖

2万

威望

管理版主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发表于 2015-3-25 16: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黑哥 于 2015-3-27 13:24 编辑
) C* e8 a3 c: Q7 {5 l8 M+ A! U9 N/ k3 N! a+ a% Q- d( C
这是我套用别人给股民分级的帖子,稍作修改弄出来的给蜂人分级的标准,纯属娱乐:
# r0 ^; C0 s) v, h) i$ s4 r1 b0 `$ h) x4 A
. T( _% p# ?" j$ D; g- R

. A( ?- E0 f# J0 A, c$ h" s* \/ g, x养蜂的十个境界 你达到了第几级?
6 q* R/ ?5 |( d, d. }
8 M3 k; s3 q5 K1 D& `  养蜂如武林江湖,有莽撞的初生牛犊,有会点三脚猫功夫就狂妄自大的毛贼,有闻鸡起舞的进取者,有的功夫高强却作恶多端的奸佞之人,也有的侠肝义胆仗义行善的好汉,更有为国为民悲天悯人的大侠客。第八、九、十级境界,心向往之!看到自己的层次,多反思自己!与君共勉。
+ b3 p' Z- R: G0 q. @$ |; r
. m( F! B4 W) I$ ^. n+ b; H  蜂界众生,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养蜂很简单,简单到只要有个木箱有群蜂就可以始业,养蜂很难,难到有些人摸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怎样从养蜂中赚钱。尽管没有权威部门给蜂人进行职称评定,但蜂人的操作水平确实存在着高低等级,不然的话,为什么有的人能养的风生水起,多数人却输得一塌糊涂?从横冲直撞、盲目跟风、在“寻蜂、买蜂、死蜂再买蜂”的轮回中不能自拔的不知不觉者,到气定神闲、潇洒自如、视养蜂如游戏的得心应手者,期间的艰辛和差异,恐怕只有身在蜂界中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 X7 _4 J3 W( }# v

5 C' l" {7 v9 }% R  此前看过很多不同的给养蜂人划分级别的版本,感觉都不太确切,原因在于等级划分者本人的水平和境界高低值得推敲,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等级标准除了能够窥探划分者个人的水平之外,不具多少权威性。和其他行业完全不同,养蜂业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不论是蜂种还是养蜂方式以及养蜂者自身的素养的划分,其实都是一家之言而已。这种情况和佛、道之中的修炼十分类似,千古以来,修炼者如麻如黍,但什么是真正的悟道当然只有真正的悟道者才会明白,而真正的悟道者是屈指可数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首先说明的是道的可贵甚于生命,其次是悟道要经过毕生的努力,悟道之难可见一斑。6 P* J$ @% r& z
6 c4 i+ V# X4 f4 Z9 h
  佛教的经书浩如烟海,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谈的最多就一个“空”字,《老子》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无为无不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简易现在根据佛法中的“空”和《老子》的“损”和“无”的精神,将养蜂按操作水平、境界高低也划分为10 个级别。当然,鉴于简易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个划分标准也一定留有简易的主观印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真正悟道者的共同检验。* X6 O9 r& k5 \) H/ Y6 q: z

9 v. p; w5 b% @. [  第一级:初战告捷,豪气冲天。" ~9 U2 l, H; ^/ E
4 K% {' X0 J1 t* ?0 R
  新蜂人,有了一点闲暇,或者受了某些蛊惑,想在蜂业里“展开翱翔的翅膀”,于是像模像样的买了箱具,然后想尽办法淘到第一群蜂。此时对蜜蜂的特性、蜜蜂的生长发育规律、蜂业术语、技术指标等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这个时候的养蜂很随意,仅凭感觉,死活全靠运气。2 Z% L* b# ~: y3 ]1 c- S
9 a; W2 ]( Q3 x: s
  这个时候的表现更多的是好奇、兴奋,也比较虚心,能够虚心向周围的人请教,准备在蜂业上大干一场。这个时候运气往往不错,大多数蜂群会存活一些日子,个别的还会给你点甜蜜,很多人会因此感叹原来养蜂这么容易。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心态比较单纯,就像刚出生的婴儿。6 D7 U4 e, u& N2 j) f( f/ v
- @+ o- Y% }* j% y. j
  第二级:迷信专家,上当受骗。
8 d+ e- m% z4 ?8 h
( P+ `+ R: x1 t0 V# w) s  轻松上手之后,开始加大养蜂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养蜂的知识也比以前懂的多了,知道一些养蜂基本常识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就幻想在养蜂业有所建树,殊不知这个时候厄运却悄悄来临。在度过初入蜂业的一段兴奋期后,懂的多了,却养不好了,此时才发觉要养好蜂并非想象中的容易。( H" e( b4 S6 g: S
8 y5 Q3 q+ Z2 ~) w, K0 z
  发现养蜂还真的不简单之后,往往变成自己拿不定主意却喜欢盲目跟风操作。往往会轻信老蜂农,尤其迷信各类书籍、“专家”和知名论坛的一些权威,成为其忠实的追随者,并且爱打听所谓的秘方绝技。经常关注各类媒体的养蜂文章或电视广播里的养蜂节目,也是各类养蜂论坛的常客。天真的期盼“明白人”为自己养蜂过程的每个细节出谋划策,但最终结果多是失望大于希望。' W; a$ _7 K) m: z

! u& f2 T9 a. ]* L  这个时候的操作毫无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像无头的苍蝇那样乱撞。喜欢跟热点,盲目跟风并无目的操作,以为这样才安全。操作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然成为“今朝迎蜂笑开颜,明朝埋蜂泪涟涟”。失败很容易,成功很难。
& Y8 O8 @3 t, {* M+ B8 e/ T
, E/ Y$ A4 Q9 @  第三级:崇尚技术,追求完美,镜中花水里月。* V6 t' P8 X- D. v+ J

9 g/ F8 Q2 C) a/ f  q  太多次的轻信、失败之后,不敢再盲目相信别人了,求人不如求己,但这个时候往往对具体操作细节知之甚少,一般会开始热衷研究蜜蜂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所谓的蜂种特性和一般养殖方法。但蜂群管理方法受制于蜂种、气候、蜜源、管理者的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短时间内很难探寻究竟。
6 S, v% ~4 S8 \1 k" Y' q! x4 P; u7 m0 N2 i- N- T0 Z) n, K: j3 x8 u. b
  蜂群繁殖期,蜂群日盛,似乎在给你描画美好蓝图,而这个时期最能让你一味追求速度,忘乎所以;蜂群处于度劣期,群势日衰,你就兴致顿减,放弃管理;在蜂群发育的不同时期,你应该反着做,否则你将死的很惨,但反着做的理由别人给不了你,书本给不了你,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在养蜂过程中寻找蛛丝马迹。
1 O0 a! e  \+ |- Z+ T/ T) f! R$ r3 Z3 x" J8 P. g" u
  迷恋所谓箱型,其实也是外道。虽然这方面最让人激动的榜样就是格子、高窄箱等等,让一大批人趋之若鹜。其实,不论什么箱,有人用的好,有人用着就失败,其差异不在箱,而在你,一个地区最适合用什么箱型,关键是与当地的气候、蜜源、病敌害发生规律相匹配,尤其是要与你的管理能力相匹配。这不能照搬,同一地,专业养蜂者用的方法,业余者不一定用着就好
% d2 }) t" u& _$ B
+ K) c, }+ _# x8 G: U# z  第四级:苦练技术,屡战屡败。2 u4 ]7 a& h+ a' V& j& N
. m$ e4 @; ?% M. A; ^
  在套用现成技术碰壁之后,意识到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开始刻苦用功,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操作技巧。开始迷恋研究技术或某种具体操作方法,但一知半解,对蜂群管理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不清晰,也不太准确。2 m# i! @1 }8 G  y6 ^9 A+ D
8 V- c/ E4 Z1 ^) ], ?2 ]  n
  由于养蜂技术包罗万象,太多、太活。有些人在刚弄懂几个具体操作方法后,就认为翅膀已硬,自以为懂了很多,好为人师,喜欢评论说教,想当然的成分居多,所以成功率并不高。仍然失败,主要原因---- 知道一点比不知道还糟。' `4 Z; _% q' l* G8 E0 b" u' l# L

4 J9 H! ^7 U5 b+ @) x6 L7 U% P: O) h/ O. X) V' Q" ~% T! @* k
  这个阶段的结果,要么走入死胡同,陷入外道,要么彻底对技术绝望,沦为技术无用论。. b: w! [  u, d
5 A4 `* l0 {6 `& U" R, o/ S% h
  第五级:迷惘轮回,苦海无边。多数发烧友的最终归宿。
9 e# w' a- V) j" R! Z3 u! m: {! a8 z8 k5 k
  学习了各种知识,经历过各种蜂群管理过程,经过了成功与失败,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处处碰壁,吃过各种苦头,怎么努力都不见提高,蜂群多了又少,少了又多,时常手忙脚乱,而且很辛苦,陷入非常迷惘的状态,好像是处在一个陷阱或者重重迷雾之中,看不见进步,也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出。( F. j( S8 W5 v% t, _1 ^

: P  A# }# R4 M* x% X8 \  这个时候,蜂群好像总是跟自己作对,有时操作明明是对的,可结果是错的。有时明明是误操作,可获得了意外惊喜。信技术时技术无用,不信技术时技术反而管用。别人不可信,自己没自信,技术不可信,看什么都不对,怎么做都是错的。更可气的是这个时候发现原来网络、电视、媒体上的专家、都是大忽悠,周围“高手”的情况其实也和自己差不了多少,信心低落到了极点。
/ r7 T0 i0 H# x6 w1 ?7 J
+ K5 A: C( E) |, s  现在,养蜂在你眼里已经不再是刚开始时伸手就能养的感觉,反而发现是遍地都是陷阱。养蜂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只要想说,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听起来也都象那么回事,所以,养蜂界里充满了一知半解和盲人摸象式的评论。同时,养蜂界又是一个金钱的角斗场,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里面也就充满了谎言和欺骗。
  r# u) C; J2 K+ f4 l( F" m; _* M
% E4 l* x9 e! Z  许多人会困惑,为什么刚开始养蜂时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还能养的有模有样?真的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恰恰是你开始时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后来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所以,一般人很容易被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大部分人都会先后进入这个阶段,而且遗憾的是,超过80% 的人一直会停留在这个层次中,永远也不会走出,有的会重新回到第二、三、四级的阶段去,堕入苦海轮回,不能解脱。有些人也许会因为彻底失望而退出这个行当。
5 y, _; T) p# N9 Z" U  N+ C8 y, Q1 `" S6 h; d2 y1 i
  这个过程,别人帮不了你,你只有自己帮助自己。(以上 5 类投资者不属于高手养蜂者,时间久了养蜂者将会发生裂变,一部分人可能走火入魔,变成神经病患者、成为废人,还有少数人容易转变成评论家,贩卖自己一知半解的技术。为了保持级别的连贯性,这些人都列入等外级,放在文章的最后。只有极少数(整体不到 10%)有悟性、对技术孜孜以求、勇于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晋升到更高层次。会不会转变和需要多长时间要看你的悟性和努力。)
+ t4 e: h$ o& v% M
2 O6 Q' W5 k- }* j/ i" j) I2 H  第六级:技高一筹,风光无限。常见高手的最高境界。0 I+ z- c! H) H$ w. T( d' X9 K: b

& F6 p- |) `% y+ H' [* u/ W( }  有少部分悟性较高的养蜂者,一般是有较长蜂龄、经验丰富的老蜂人,在实战积累的基础上融合各种理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适合自己风格的管理方法,并且能够把它们运用得得心应手。也有一些人,能够熟练的应用某一项技术,蜂养得好,或者有的掌握了某种绝招,能在某些环节获得成功,进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手行列。
, o  t7 H. x) U0 g: h4 X/ d
5 }! Y  J6 g; y9 e6 Y- a- T; w  由于养蜂技术没有权威的标准,只要想说,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的人尤其喜欢说话,期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喜欢把自己的一些技术告诉别人。有道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事实上是越不懂的人越喜欢说,所以,论坛里的声音更多是“半瓶醋”贩卖的盲人摸象、自以为是的言论,让人眼花缭乱。
- R/ T! O% i8 M& }0 K: a: @. a; j! @( M
  很多人的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但表面上风光无限的背后,他们应该知道蜂其实养得的并不轻松,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状况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技术也很难再有突破和提高。仍然会经常出现损失,而且感到痛苦,具体多长取决于你的悟性和努力。原因就在于此时并没有找到蜜蜂养殖的真理,理念和技术上都还有缺陷,所以仍然会遇到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f; ?) Q& g& j. \0 I! {' U
; \/ m" I# w7 M  f7 f$ y  这一级是一般高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能够到达这一级的人不会很多,比例不会大于10%,一般常见的高手绝大部分属于这个级别,这里面当然也有层次高低的区别,限于篇幅,不再细分。同样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一般也会终生停留在这个层次,: l, W9 |' {2 F( W

+ e" s& J4 ^/ b% m: ~( T  这种的局面比上一级更难打破,除非有悟性、真正谦虚的人,某一天恍然醒悟,开始重新审视养蜂和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下决心战胜自己,回归简单、轻装上阵的时候,你才能象更高的目标进发。
' }! i3 {# o' e' T2 Z2 l# t% B, f1 J  W5 S9 M
  第七级:为道日损,有舍有得。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必经之路。: V, J5 C- l* K; f# d9 X

) Q* ]/ C" w7 \0 M3 j& v9 w; x  佛教的经书浩如烟海,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谈的最多就一个“空”字,只有万缘放下,最后连那个“空”都空掉的时候,才有可能得道证果。《老子》中也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常说的舍得,有舍才有得,正是最简单的道理。有道是,三教同源,万法归一,养蜂之法当然也不例外。所有的这一切法门都是放弃,放弃,才能返本归源。
& v2 p4 J, ?; Z7 \
% l" q' a/ G4 M9 I3 _  养蜂是个系统工程,理念、技术、心态,短了哪一个都不能成功。技术和心态相辅相成,离开任何一个,都是妄谈、扯淡!这就是许多人努力了很多也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理念尤其重要,因为理念是方向,勤奋是必要的,但如果方向不对,就成了南辕北辙,到头来自然白费力气。4 x6 ?# l1 U1 O0 @& |5 P
/ E' \0 s6 G- v4 m( f/ X& V; T1 F( G4 e
  这一级要做的就是确立正确的方向,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只有少数人能意识到是理念出了问题,也就是走错了努力的方向,开始探寻正确的理念,有针对性的潜心研究技术,开始学会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再迷书本,也不再听假高手意淫的鼓噪;不再和蜂群扭着干,也不再奢谈战天斗地,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再盲目自大,知道首要要战胜的是自己。9 B% H8 N' P1 S

( T. c2 }( F  s7 I7 O/ t* J" c: v  这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理念的成熟和技术的化繁为简。最接近于“道”的理念应该是:以顺蜂性为主导、以适时适度的人工调整为辅,省自力而善用蜂力。
, @8 [# ]2 D% R$ d9 L* r& v' \) c  y, B& D4 F, Y: e- A
  我并不否认有人喜欢做摇水蜜,也有人适合摇水蜜。但是,我要说,如果拿武术上的术语来说的话,摇水蜜的人,好比是战场上砍来杀去的“刀客”,哪一个不受伤乃至伤痕累累?惟独一年操作一次或几次、收成熟蜜的人,好比是一般不出手,一出手便“一剑封喉”的“大侠”,才能气定神闲。所以,我们要做就做大侠,不做刀客。多做大侠,少做刀客。; J, S1 a  _/ y5 M0 X4 M
7 _& O9 w, j5 ^; F  y
  这一级是基础,只有过了这一级,你才有可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后面的级别和前面的级别的不同,前面的级别,因为个性和悟性的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通过方式,各个级别或有跨越,或有反复,而后面的级别,必须一级一级的过,而且更加漫长。' X, \* _5 a7 I. M1 f* `

  S- D9 A# A. T# _4 v( F7 P2 e3 g6 ?  悟道很难,如果你始终不能觉悟,但还想进步,还想继续提高自己驭蜂的能力,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变通的方法:你做不到化繁为简,但你可以做到相信简,你如果还没做到,或者对以上说法还有疑问,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还没有通过这一级。
$ `2 t/ f7 X' F4 h( {/ U/ r# U4 M* x7 q
  第八级: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化繁为简之后的再超越。1 A$ Q. e6 d2 w( ~

/ ]1 v: o. w/ O) E' d0 d0 y  需要顿悟,也需要渐修。找到正确的养蜂理念和最简单有效的技术,还只是新的起点,后面的路还很长。从下决心这样做,到真的很自然的这样做,再到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操作方法,其间都会有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才能把自己总结出的技术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技术和心态才都趋于成熟4 I) K7 d& m0 t8 s% Z

; j8 W1 I" V  `4 |  此时使用的技术不再象从前那么多,但也因此避免了因使用多种技术而结论不一致导致无所适从的尴尬,可靠性反而增强了很多,头脑更清晰了,自信心更足了。
4 ~/ B* {& Z% B" N3 y+ C; s* Y# U' r6 Q" T5 z! O
  理念定型之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最关键的技术,进步很快并取得突破。这个时候,你的身心都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虽然你的理念和技术已经今非昔比,赚钱越来越容易了,但你却甘于寂寞,不再喜欢卖弄了。你已经清醒的知道,养蜂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赚钱是副产品,是一种奖励,是你本来就应该得到的。
! @" q/ m% W, s  I; V1 c5 j4 T* Y6 Q  z* q. u
  这一级最大的特征是开始放弃了很多,知道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也理解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更重视规则,然后在规则的指导下对过去和现在的方法做相对客观的评估,并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做好应变的计划。养蜂看重成功的概率,没有把握绝不轻易出手,忍受着寂寞,时机一到,出手不凡,则必定做到“稳、准、狠”。
, u  X" e2 o. G( R9 o0 V- f; m0 ?  B+ R& O# A' p. X
  成功标志:从此再不愿说话,更知道每一战都异常艰辛,胜负的关键更多在细微之处。如果有人问你明天如何?你会很认真的说:“明天的蜂子肯定不好养。”
$ G$ u& M2 n8 K8 t/ V
' W& S- ^5 ]6 Y, \7 |  第九级:人蜂合一,道法自然。技术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
5 u; g1 t, `/ u: W3 w( x" b+ @4 a  z& a

& G- u4 d! M1 w7 u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说得是到了无招的境界,随便拿什么都可以当武器。其实,养蜂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需要的应该是类似李小龙“截拳道”那样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模式。加减脾、换王、调整群势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管理蜂群的方法,但在你眼里这些方法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模样,不需要在细节上纠缠,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要蜂群在你眼前,你很清楚群势在什么状态,正常不正常。不仅如此,即使你不开箱,瞄一眼,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你的用法和其他人截然不同,你不再关注别人死盯的一些东西,但却更加可靠有效。
) D  |& V% h3 g3 s9 ~, W: f# b- b% D0 O: {/ q
  此时,你对蜂群的把握相当准确,高屋建瓴笑看风云,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洒脱。遵守规则时不再痛苦,而成为自觉的行动、自然的反应,真正能做到“手中有蜂,心中无蜂;”“不以丰喜,不以歉悲”,顺势而为,知行合一,自然而然,随心所欲,到达“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的境界。' E6 p* z2 d/ o& I- M* ^% ?
" c4 A+ N) J+ `: x$ K/ ~. C
  养蜂不再是技术,而是一种艺术。在你眼里,蜂群的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G! q( g  r) P0 `8 b

2 ~4 `) y4 o  X3 o  到达这一级非常不容易,很早就看到一篇文章,说养蜂如修行,知道应该是这样,但当时没有多少真切的感受,经过十多年的磨练才知道,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修行真的不容易,智慧如释迦牟尼佛者,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也经过了12 年的外道修行,其实,佛祖在这 12 年当中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知非即舍”,意思就是知道不是道就舍弃了。所以,我等肉眼凡胎,在养蜂中吃点苦头,真的不算什么。
1 v$ ^6 b1 O* Q, q2 [( K) Q' ?+ A* u) H  `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之前经历了了 7000 多次失败,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常常对朋友感慨:我不是在养蜂,而是象做学问一样研究蜜蜂,这个过程和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的艰难。养蜂的技术很多,从什么都学习研究,到最后几乎全部放弃,养蜂的技术很活,从貌似懂得到悟到神奇的自然理论,期间的艰辛绝不亚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
" H3 [6 z2 m1 H  {7 a! x0 z/ l+ S2 d* _
" o5 o. S1 k1 {  第十级:超然蜂外,功德圆满。技术和人性的双重圆满。已称得上世外高人,无为无不为。
6 x! Y# `1 \6 t7 }0 F4 X9 z( q9 M
$ j  i7 M+ p9 u4 B, D7 R$ L  技术出神入化,心态宠辱不惊,无为无不为,纵情山水,超然物外。蜂如人生,人生亦蜂,人性和蜂性都到达圆满的境界,从此看透蜂业,参悟人生,接近于“蜂神”的境地。2 J' g) \0 ^( u8 f
" G8 W+ J, b& r0 V
  尽管你每次操作都谨小慎微,但你的实际成功率确是非常的高。蜂群就像一个你非常熟悉的朋友或情人,你可以感到它的呼吸,它的心跳。每天看蜂,它都会对你窃窃私语,这是一种灵魂上的沟通,以至于你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向别人说明,如果你尽力说,人们就会认为你是精神病,实际大家的看法也没错,人专于一点时本来就是精神病。熟悉你的人认为你很神奇,你的每次操作对他们来说有种鬼斧神工的感受,而对你来说,什么也不是,你非常平静,你只是认为应该这样做,甚至在操作时,你什么也没想,只是灵机一动就做了,但却经常胜利。这时你会有机会操作大蜂场,你会动手相对少,但蜂群却控制的更理想,业内人看来不可思议,皆叹你有惊天动地之能。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过是一粒尘土,何德何能?不过是顺天应人,偷天功为己有罢了。修练成功的标志,操作能做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成功率却高于许多高手。/ N1 f8 s1 ]5 g6 J8 k

* _& T0 Z1 \3 J: i2 c  这个时候,在你的眼中,养蜂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人生也已不再是过去的人生。你把它看成是人的一生,人类的历史,经济的起浮,万事的兴衰。此时你不仅知道蜂群会如何,你更知道人生会如何,社会会如何,对世间万物,你有种半仙的感觉,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因此,你会更敏感花开花落,云飞雾起,你会更感叹世态的炎凉,人间的劳苦。你会感受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完美与和谐的,只有在山水间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

  e5 g& s2 Z7 r
, l; t+ w- h0 C: K( y0 t  U2 H% D$ }8 N! l8 n( G4 N# A7 z
这是原著:
' J! s8 }: m% m- T2 k& Y
: f. z" G' P3 f+ b+ p6 K2 W( l! d* V2 v3 L1 W1 m' X5 V
股神的十个境界 你达到了第几级?9 ~! Z+ G. L- n1 x
  股市如武林江湖,有莽撞的初生牛犊,有会点三脚猫功夫就狂妄自大的毛贼,有闻鸡起舞的进取者,有的功夫高强却作恶多端,也有的侠肝义胆仗义行善,更有为国为民悲天悯人的大侠客。第八、九、十级境界,心向往之!看到自己的层次,多反思自己!与君共勉。$ Y# Z$ D! O! l
. ?+ b( X# Z" _) m" i4 h7 L
  股市众生,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炒股很简单,简单到只要认识几个数字就可以,炒股很难,难到有些人摸了十几年也不知道怎样从股市中赚钱。尽管没有权威部门给股民进行职称评定,但股民的操作水平确实存在着高低等级,不然的话,为什么有的人能赚的盆盈钵满,多数人却输得一塌糊涂?从横冲直撞、盲目跟风、在“追高套牢、等待解套、换股再套”的轮回中不能自拔的不知不觉者,到气定神闲、潇洒自如、视股市如提款机的先知先觉者,期间的艰辛和差异,恐怕只有身在股市中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s4 z2 v$ _& Z

- z4 V5 U( d' Y4 ^  此前看过很多不同的给投资者划分级别的版本,感觉都不太确切,原因在于等级划分者本人的水平和境界高低值得推敲,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等级标准除了能够窥探划分者个人的水平之外,不具多少权威性。和其他行业完全不同,股市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不论是股票的走势还是投资者水平的划分,其实都是一家之言而已。这种情况和佛、道之中的修炼十分类似,千古以来,修炼者如麻如黍,但什么是真正的悟道当然只有真正的悟道者才会明白,而真正的悟道者是屈指可数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首先说明的是道的可贵甚于生命,其次是悟道要经过毕生的努力,悟道之难可见一斑。. H" y: ^, P9 }* h

- Y. k/ R* l/ h% K  佛教的经书浩如烟海,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谈的最多就一个“空”字,《老子》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无为无不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简易现在根据佛法中的“空”和《老子》的“损”和“无”的精神,将投资者按操作水平、境界高低也划分为10 个级别。当然,鉴于简易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这个划分标准也一定留有简易的主观印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真正悟道者的共同检验。0 L* v  }' v" g$ z

  b# q, V! t: j% e  第一级:初战告捷,豪气冲天。) j% A* D5 I+ l0 \2 S! D7 y* c3 u

! Y; Z; T8 |9 P/ R, y1 Y  新股民,有了一点闲钱,不屑于银行的低利率,想在股市里“钱生钱”,于是像模像样的开了户,此时对股票交易规则、股市运行规律、股市术语、技术指标等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这个时候的买卖很随意,仅凭感觉,盈亏全靠运气。
1 y0 J) m; I$ p) T5 @) n' S; H: f$ M, R* l, I
  这个时候的表现更多的是好奇、兴奋,也比较虚心,能够虚心像周围的人请教,准备在股市上大干一场。这个时候运气往往不错,大多会赚一些小钱,很多人会因此感叹原来在股市赚钱这么容易。赚钱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心态比较单纯,就像刚出生的婴儿。. `- L) s: y& c) R1 _7 D

/ g' Z" k, [+ r: V  第二级:迷信专家,上当受骗。
7 |  S6 X6 M% J5 l' t; Q: y7 ^" G/ S( p
  轻松赚到小钱之后,开始加大投入股市的资金,炒股的知识也比以前懂的多了,知道一些证券基本常识和简单的技术指标,幻想在股市发大财,殊不知这个时候厄运却悄悄来临。在度过初入股市的一段兴奋期后,但懂的多了,却不赚钱了,此时才发觉在股市投资赢利并非想象中的容易。6 g0 \6 b5 z1 c( N5 U

+ f' J+ ^$ J  c! q$ T+ o  发现炒股还真的不简单之后,往往变成自己拿不定主意却喜欢盲目跟风操作的投资者。往往会轻信老股民,尤其迷信各类股评、“专家”和知名博客,成为其忠实的追随者,并且爱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经常关注各类媒体的股评文章或电视广播里的股评节目,也是各类股评报告会的常客。天真的期盼股评人士为自己的股票投资出谋划策,但最终结果多是失望大于希望。. V, N. M  x- I' ?2 `
- `: E% o5 o9 u0 h; E% P4 V
  这个时候的操作毫无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像无头的苍蝇那样乱撞。喜欢跟热点,盲目跟风并短线操作,以为这样才安全。操作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自然成为庄家拉高出货,打压吸筹的牺牲品。亏钱很容易,赚钱很难。
3 I" V/ y( H- n5 M2 `' @5 o* U% x. s9 H# j( j, I% N/ c
  第三级:价值分析,镜中花水里月。
3 L9 z$ ^  |7 x' X& V( S- p& V/ w( j1 l
  太多次的轻信、受骗之后,不敢再盲目相信别人了,求人不如求己,但这个时候往往对技术分析知之甚少,一般会开始热衷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政策面,也就是所谓的基本面和价值分析。但公司基本面受管理者水平、上下游行业景气度、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甚至是股市大市环境影响巨大,一般投资者很难探寻究竟,而公司财务数据作假严重,不可轻信。
' [% \8 ~4 Z1 N; p; A
) T4 G0 l4 f& s' M  大盘顶部,基本面所有的消息都是好的,还有人给你描画美好蓝图,相信基本面只会让你在高位站岗;大盘底部,基本面所有的消息都是坏的,还有人给你自残的理由,相信相信基本面只会增强你认赔卖出的勇气;在股市的大底部和大顶部,你只能反着做,否则你将死的很惨,但反着做的理由别人给不了你,基本面给不了你,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在技术面中寻找蛛丝马迹。5 }* j* c5 U' Q3 f+ v5 U8 k
  o; w0 h- r4 h' U
  迷恋基本面和价值分析,其实也是外道。虽然这方面最让人激动的榜样就是“股神”巴菲特,让一大批人趋之若鹜。其实,价值投资不是不好,而是投资价值需要专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和细致完善的实地考察、市场调查手段,这方面机构、大资金更有优势,另外,巴菲特并非简单的价值投资,其盈利模式更适合机构、大资金而不是散户,相对于技术分析的直观、高效,散户根本不具备有效价值分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大谈价值投资无异于天方夜谭。$ c! T" H9 Y. w0 }# N
9 Z$ |& n1 @% }/ b$ D1 H! V
  在基本面和价值分析的结果和市场真实走势出现巨大的反差甚至恰好相反的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价值分析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基本面分析方法不灵时,又只得求助于技术分析方法。" R. n8 Y9 P; S. a- f* r# O7 ~9 d

7 Q! L! r) d- w  第四级:苦练技术,屡战屡败。0 b9 k& V. v5 B
- j9 L  a0 X( B. _
  在价值分析上碰壁之后,意识到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开始刻苦用功,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操作技巧。开始迷恋研究技术指标或某种技术分析方法,但一知半解,对股市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不清晰,也不太准确。
: \+ A( J2 n! A& s* Y" C# O" Y3 ^8 a- \! n! d
  由于股票的技术包罗万象,太多、太活。有些人在刚弄懂几个技术分析指标、形态或方法(一知半解),就认为翅膀已硬,自以为懂了很多,好为人师,喜欢评论股票,想当然的成分居多,所以成功率并不高。仍然亏钱,主要原因---- 知道一点比不知道还糟。( |! l2 Z" [; V( B6 [' p- M$ i
( v! `8 J& p' z
  这个时候,有些人很容易被一些玄虚的理论误导,堕入外道:比如江恩理论、波浪理论,或者迷信某个神秘的技术指标,包括什么LEVEL数据,其结果仍然是在股市中屡屡碰壁,以至于最后连自己都怀疑股票技术分析方法是否还有效。
# d* p0 b4 s- F. T7 j% y7 D* u5 A6 h1 t9 L* [( a" `- z4 Z% O
  这个时候的操作,有时短线、有时长线,试过各种方法,有时赚,有时亏,经常坐过山车,到头来都是纸上富贵。懂得越来越多,资金越来越少,信心越来越小。失败的原因在于技术指标只是概率,而且永远滞后于行情,试图用某一个技术指标或某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预测行情,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希望把这个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现实当然总是白费力气。
/ ]3 C; O) h" A0 j( l8 o* {3 o) u+ D0 q# P+ i! ?, d
  这个阶段的结果,要么走入死胡同,陷入外道,要么彻底对技术绝望,沦为技术无用论。
0 C5 F' f# a: U6 r4 P- Z4 e& |+ W2 @1 e; t5 c
  第五级:迷惘轮回,股海无边。多数散户的最终归宿。
' X# n( s( X; P; u* t% Q6 U, }8 A" {: ?8 {' h/ r
  学习了各种知识,经历过各种行情,经过了大涨大跌,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处处碰壁,吃过各种苦头,怎么努力都不见提高,钱赚了又赔掉,或者越来越少,即使赚,也不太多,而且很辛苦,陷入非常迷惘的状态,好像是处在一个陷阱或者重重迷雾之中,看不见进步,也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出。" }: P3 N2 k8 b; z" {

' S" \2 l: u( |+ Q8 t2 D$ N  这个时候,股市好像总是跟自己作对,信基本面基本面也是假的,信技术时技术无用,不信技术时技术反而管用。别人不可信,自己没自信,技术不可信,价值不可信,看什么都不对,怎么做都是错的。更可气的是这个时候发现原来网络、电视、媒体上的专家、都是大忽悠,周围“高手”的情况其实也和自己差不了多少,信心低落到了极点。! `4 Q4 ?& E) z3 [

- y' I5 x3 ?2 O7 M: H3 w  现在,股市在你眼里已经不再是刚开始时“遍地是黄金”的感觉,反而发现是遍地都是陷阱。股市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地方,只要想说,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听起来也都象那么回事,所以,股票市场里充满了一知半解和盲人摸象式的评论。同时,股市又是一个金钱的角斗场,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股市里也就充满了谎言和欺骗。& q1 c4 O2 }$ t2 k
* r+ q0 u7 R% @( O) o
  许多人会困惑,为什么刚开始炒股时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还能赚到钱?真的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恰恰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所以,一般人很容易被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大部分人都会先后进入这个阶段,而且遗憾的是,超过80% 的人一直会停留在这个层次中,永远也不会走出,有的会重新回到第二、三、四级的阶段去,堕入苦海轮回,不能解脱。有些人也许会因为彻底失望而退出股市。
$ U( ~2 w/ u& V: Z$ t
5 u4 e# ~6 T* h! E. {, `  这个过程,别人帮不了你,你只有自己帮助自己。(以上 5 类投资者不属于高手级投资者,时间久了投资者将会发生裂变,一部分人可能走火入魔,变成神经病患者、成为废人,还有少数人容易转变成股评家,贩卖自己一知半解的技术,或变成职业骗子,从炒股赚钱变成赚股民的钱。为了保持级别的连贯性,这些人都列入等外级,放在文章的最后。只有极少数(整体不到 10%)有悟性、对技术孜孜以求、勇于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晋升到更高层次。会不会转变和需要多长时间要看你的悟性和努力。)
9 `  b! N1 ]/ t) V* w- \- V
0 W  f' s0 U- f) x) f3 u) S  K  第六级:技高一筹,风光无限。常见高手的最高境界。+ E6 N+ h5 r; _- {7 v

4 o+ }" K8 s" i* U* h) ^  有少部分悟性较高的投资者,一般是有较长股龄、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在实战积累的基础上融合各种理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适合自己风格的交易系统或操作体系,并且能够把它们运用得得心应手。也有一些人,能够熟练的应用某一项技术,赚钱概率较高,或者有的掌握了某种绝招,也能做到亏少赢多,进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手行列。7 `0 i5 m8 w1 E; g& h9 S
1 A2 v. o& X1 G: |8 N3 d
  由于股票技术没有权威的标准,只要想说,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阶段的人尤其喜欢说话,期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喜欢预测和向别人推荐股票。有道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事实上是越不懂的人越喜欢说,所以,市场里的声音更多是“半瓶醋”贩卖的盲人摸象、自以为是的言论,让人眼花缭乱。7 f7 O5 J. D$ C" o# |: k" t- j
' V# o4 Y; `- p2 y
  很多人的自我感觉相当不错,但表面上风光无限的背后,他们应该知道钱赚的并不轻松,赚钱的概率并不如想象的那样高,盈利幅度也不是很高,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状况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技术也很难再有突破和提高。仍然会经常止损,而且感到痛苦,具体多长取决于你的悟性和努力。原因就在于此时并没有找到投资的真理,理念和技术上都还有缺陷,所以仍然会遇到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9 P) n6 r$ O! Q
3 {1 t8 G% c4 F2 ]
  这一级是一般高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能够到达这一级的人不会很多,比例不会大于10%,一般常见的高手绝大部分属于这个级别,这里面当然也有层次高低的区别,限于篇幅,不再细分。同样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一般也会终生停留在这个层次,
9 e, Q* O$ Z) _) I) `8 Z0 |3 ]2 {9 @4 v% z( {, k( v
  这种的局面比上一级更难打破,除非有悟性、真正谦虚的人,某一天恍然醒悟,开始重新审视股市和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下决心战胜自己,回归简单、轻装上阵的时候,你才能象更高的目标进发。6 }/ l- G, J1 \: Q9 W/ T
+ R5 P3 R) n5 e* I* M# }8 [8 J+ K
  第七级:为道日损,有舍有得。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必经之路。& w5 p7 k5 }8 E* W) }, R3 _0 f

8 ]% W9 X) P( c/ Y7 k  佛教的经书浩如烟海,谈佛论道的书汗牛充栋,谈的最多就一个“空”字,只有万缘放下,最后连那个“空”都空掉的时候,才有可能得道证果。《老子》中也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常说的舍得,有舍才有得,正是最简单的道理。有道是,三教同源,万法归一,股法当然也不例外。所有的这一切法门都是放弃,放弃,才能返本归源。
5 l5 {" @6 E+ w
0 c9 f; X& h( T9 K2 x  炒股是个系统工程,理念、技术、心态,短了哪一个都不能成功。技术和心态相辅相成,离开任何一个,都是妄谈、扯淡!这就是许多人努力了很多也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理念尤其重要,因为理念是方向,勤奋是必要的,但如果方向不对,就成了南辕北辙,到头来自然白费力气。# r$ y3 S+ L% J6 [3 B- f

$ r" O3 U1 N7 [  这一级要做的就是确立正确的方向,就是化繁为简的过程。只有少数人能意识到是理念出了问题,也就是走错了努力的方向,开始探寻正确的理念,有针对性的潜心研究技术,开始学会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再听股评,不再听消息、也不再听假高手意淫的鼓噪;不再和市场去拼命,也不再奢谈战胜庄家,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再盲目自大,知道首要要战胜的是自己;放弃短线,择选中线波段,学着看大盘做个股。不再理会什么玄虚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或其他乱七八糟的所谓的理论,也不再迷信某个神秘的技术指标,包括所谓的LEVEL数据。当然,这不等于你不再关注基本面的一些数据,而是仅仅需要公开的免费数据就可以了,其实所谓的高价数据本来就是以骗钱为目的的,本身不具备公开宣称的那样的价值。
( Y& ]) r  I  K. j
* B4 O* `8 S/ b9 l  这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理念的成熟和技术的化繁为简。最接近于“道”的理念应该是:以技术分析为主、基本面分析为辅,中线波段为主、适长则长适短则短,看大盘炒个股。牛市满仓赚钱,熊市空仓赚股。技术呢,是在道琼斯理论指导下,以均线为主,以趋势线、形态分析为辅,并参考成交量、KDJ、MACD、BIAS等几个最常用的辅助指标。( H: k' n1 W& j, n  I3 ?
  K3 w4 s  x9 Y: c6 s# ?$ N3 u) Z
  我并不否认有人喜欢做短线,也有人适合做短线。但是,我要说,如果拿武术上的术语来说的话,做短线的人,好比是战场上砍来杀去的“刀客”,哪一个不受伤乃至伤痕累累?惟独一年操作一到四次、做大行情的人,好比是一般不出手,一出手便“一剑封喉”的“大侠”,才能气定神闲。所以,我们要做就做大侠,不做刀客。多做大侠,少做刀客。
& \6 ~* _- p' g; ?* J# i- r! [7 b- ?- V. s
  此时,你已知道预测是不对的,但你还是喜欢预测,虽然你的预测得到验证的概率越来越高,但有时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在旧的技术体系打破之后,新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建立之前,有些人往往会出现因为偶然失误导致大幅亏损甚至是赔光了的惨痛经历,这就是“体验风险阶段”。不要怕,这也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后考验,也许是必须的,请千万不要放弃。6 ]; [" i+ e! Y/ a& Y

0 R# ?+ f& j) n6 ]& Y! j- }+ N  这一级是基础,只有过了这一级,你才有可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后面的级别和前面的级别的不同,前面的级别,因为个性和悟性的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通过方式,各个级别或有跨越,或有反复,而后面的级别,必须一级一级的过,而且更加漫长。
- r: [) M$ C" i# F* c" Y- C8 o$ y* P. h; ^0 ]+ B- c
  悟道很难,如果你始终不能觉悟,但还想进步,还想继续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变通的方法:你做不到化繁为简,但你可以做到相信简,你如果还没做到,或者对以上说法还有疑问,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还没有通过这一级。$ x0 f6 E. t- V3 m$ b. l1 t

9 {& i* o! Q7 O8 y  v+ i) N  第八级: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化繁为简之后的再超越。% D/ t( b( ~; z5 ?& a6 d1 i+ D; P# ]; ]

  X& D$ s, y0 }/ j4 z, n  需要顿悟,也需要渐修。找到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最简单有效的技术,还只是新的起点,后面的路还很长。从下决心这样做,到真的很自然的这样做,再到自己摸索出适合自己风格的交易系统或操作体系,其间都会有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才能把自己总结出的技术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技术和心态才都趋于成熟。3 n) Y  X- `+ H4 s: V. k& k
6 |8 L. F, }) _1 j1 T, _3 C5 }
  在大势上升的时候,个股操作的成功率提高很多,只是存在赚多赚少的问题,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很长时间不再赔钱了。在大势不好的时候,会及时撤出休息,虽然这时有些无所事事,感到寂寞,仍有再次冲进去的冲动,但已知道空仓是必要的,也能管住自己的手了。顺势而为更加得心应手,对买入卖出点的把握更加精确,但仍有些偏差,需要依靠超乎常人的忍耐避免技术上的不足,困惑已不多,但仍感觉到痛苦。
$ v/ X/ P: F( l5 G  O
$ w7 P! S$ V) w$ H3 T  此时使用的技术不再象从前那么多,但也因此避免了因使用多种技术而结论不一致导致无所适从的尴尬,可靠性反而增强了很多,头脑更清晰了,自信心更足了,根据技术面的结果,结合政策面、个股基本面、资金面、投资者心理等多方面的分析,综合分析之后,虽然不再预测,但对行情却越来越有感觉,对股市的整体走势判断越来越准确。
2 z, x' h& }  W! ~1 c( [; l  m+ p# e1 Z& z0 S( z6 a; L5 X' G
  理念定型之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最关键的技术,进步很快并取得突破。这个时候,你的身心都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虽然你的理念和技术已经今非昔比,赚钱越来越容易了,但你却甘于寂寞,不再喜欢卖弄了。你已经清醒的知道,炒股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赚钱是副产品,是一种奖励,是你本来就应该得到的。+ l9 Q! w( {! J' v* b; I! O9 m9 ?

' D7 N8 Z* c4 V! Q* F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之一是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此时,完全依靠技术就可以获利,你更相信技术了,此前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是:“技术分析不是万能的,但是不学技术是万万不能的。”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明白,这句话是多么的浅薄,这只是没学好技术时的一句自我安慰的话,以前技术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用错了技术或者技术不到家,这不是技术的错,而是当时技术分析的能力不足。现在你做到了仅仅凭借高超技术就可以稳定的赚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的确是万能的。
4 z+ a# f" ]+ \- Y* t4 W1 U$ f
) e: G( b: s$ Z+ F: @  这一级最大的特征是开始放弃预测,而是知道趋势才是最重要的,知道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也理解了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再预测,更重视规则,然后在规则的指导下对过去和现在的走势做相对客观的评估,并分析未来可能的走势同时做好应变的计划。炒作股票看重成功的概率,没有把握绝不轻易出手,忍受着寂寞,时机一到,出手不凡,则必定做到“稳、准、狠”。" t7 b! l5 Z- Y+ z
6 R- L8 j' \" X9 r# L. f
  成功标志:从此再不愿评股,更知道每一战都异常艰辛,胜负的关键更多在细微之处。如果有人问你明天如何?你会很认真的说:“明天股市肯定波动!”$ `9 s" \  M$ i
( g# C- Y/ g4 w6 e' b1 R
  第九级:人股合一,道法自然。技术的最高境界。均线舞者,趋势之王。“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4 w' ~$ |; a7 D8 d& X3 ]. V4 O

/ H+ w! {/ R, l. _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之二是价格呈趋势变动,这是进行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而最直观和最有效的反映趋势的指标就是均线和趋势线,经过国外股市200 年左右的积淀,趋势线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技术,但是均线只是在微型计算机大规模应用和普及之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由于计算的繁复,使之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更不用谈能有什么完善的均线理论了。只有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均线的普遍运用,均线理论的创新和超越才成为可能。! l7 K  D; h( e% w; B3 i* {

; O9 h* z  b- q7 u0 r9 H( e' |  现在,我们可以坚信,真正的技术上的突破一定是在均线使用方式、方法上的突破。均线理论才是最接近于道、最能反映顺势而为理念的理论。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均线的普遍应用最多不超过30 年的时间,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都还没有公开的成熟的均线理论。但这也使我们得以站在和西方发达国家同一个起跑线上,有志于此的朋友们,我们应该自觉的肩负起均线理论的创新和超越的重任!
/ u$ `+ A* Z+ Z2 Y3 d) k
3 r) d5 b1 ?) P0 a  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说得是到了无招的境界,随便拿什么都可以当武器。其实,做股票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需要的应该是类似李小龙“截拳道”那样最有效、最直接的盈利模式。均线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任何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免费软件都有的指标,但在你眼里均线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模样,不需要在参数上纠缠,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只要均线在你眼前,你很清楚趋势在什么状态,正常不正常。不仅如此,即使你不用均线,用最普通的KDJ和MACD,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你的用法和其他人截然不同,你不再关注是否金叉死叉,也不在关心红柱绿柱的长短,但却更加可靠有效,其他任何一个指标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z5 V% @* D3 Y4 h0 s% u* K9 Q: z
& v, d5 u9 q9 V" z, f$ P/ F' _- @
  此时,你对股市的波动运行方向的把握相当准确,高屋建瓴笑看风云,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洒脱。遵守规则时不再痛苦,而成为自觉的行动、自然的反应,真正能做到“手中有股,心中无股;”“不以涨喜,不以跌悲”,顺势而为,知行合一,自然而然,随心所欲,到达“无招胜有招摘叶当飞镖”的境界。+ s# e) C+ A: f

4 e5 l/ G9 b- f$ ^# x2 {  趋势越来越清晰,现在看股市,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洞若观火的感觉,仿佛戴了一个透视眼镜,每在关键时刻,你都可以看见主力机构或庄家的身影,以前认为他们是刻意为之,现在看来他们也许是不得已。看股市众生,也越来越明白。你能看出高手的缺陷和所处的状态,知道大多数斩钉截铁的评论不过是盲人摸象的胡话而已,因为你自己经历过那时的状态;你能知道政策的真实意图,因为你曾经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话是真话,什么样的是假话,什么样的话是无可奈何的,什么样的话是身不由己的。  q* F8 S/ L& P# P) L6 y) R0 P. v
5 A( h" p& u) s+ L! p- h. n9 K$ l
  炒股不再是技术,而是一种艺术。在你眼里,股市的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股市开始具有生命力,好股票的走势具有天然的美感,股价的起伏就像在均线之间跳舞,而你感觉自己的舞姿越来越越优美了。
: f8 w) [- J, |; Z5 @
" M. [' w* E0 M: u* b: k) I  到达这一级非常不容易,很早就看到一篇文章,说炒股如修行,知道应该是这样,但当时没有多少真切的感受,经过十多年的磨练才知道,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修行真的不容易,智慧如释迦牟尼佛者,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也经过了12 年的外道修行,其实,佛祖在这 12 年当中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知非即舍”,意思就是知道不是道就舍弃了。所以,我等肉眼凡胎,在炒股中吃点苦头,真的不算什么。' R- A. g8 I) {- H

1 Z/ G% j% q+ k/ ~( F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之前经历了了 7000 多次失败,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常常对朋友感慨:我不是在炒股,而是象做学问一样研究股票,这个过程和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的艰难。股票的技术很多,从什么都学习研究,到最后几乎全部放弃,均线的技术很活,从认准均线到悟到神奇的均线理论,期间的艰辛绝不亚于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 K3 H0 u: H% _3 R1 X$ w9 N# c7 o

( S2 b/ R- e( M+ `; _  第十级:超然股外,功德圆满。技术和人性的双重圆满。已称得上世外高人,无为无不为。
) m4 |# I# x9 y: G' D9 D0 G: P1 \  R- {8 h4 N/ D
  技术出神入化,心态宠辱不惊,无为无不为,纵情山水,超然物外。股如人生,人生亦股,人性和股性都到达圆满的境界,从此看透股市,参悟人生,接近于“股神”的境地。  X8 B4 K2 x2 A9 L  U7 r8 u

& N/ E! o7 z9 w  W+ t& Z: E  尽管你每次战斗都谨小慎微,但你的实际成功率确是非常的高。股市就像一个你非常熟悉的朋友或情人,你可以感到它的呼吸,它的心跳。每天看盘,它都会对你窃窃私语,这是一种灵魂上的沟通,以至于你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向别人说明,如果你尽力说,人们就会认为你是精神病,实际大家的看法也没错,股市本来就是精神病。熟悉你的人认为你很神奇,你的每次操作对他们来说有种惊天动地的感受,而对你来说,什么也不是,你非常平静,你只是认为应该这样做,甚至在操作时,你什么也没想,只是灵机一动就做了,但却经常胜利。这时你会有机会操作大资金,如果作庄,你控筹相对少,但盘面却控制的更理想,拉升时也是用的资金少,高度却很高,出完了货,股价还要升一段,业内人看来不可思议,皆叹你有惊天动地之能。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过是一粒尘土,何德何能?不过是顺天应人,偷天功为己有罢了。修练成功的标志,操作能做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成功率却高于许多高手。
0 [: T( e, j4 M/ Z" o( |7 Q4 n5 \2 E! G  p
  这个时候,在你的眼中,股市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人生也已不再是过去的人生。你把它看成是人的一生,人类的历史,经济的起浮,万事的兴衰。此时你不仅知道股市会如何,你更知道人生会如何,社会会如何,对世间万物,你有种半仙的感觉,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因此,你会更敏感花开花落,云飞雾起,你会更感叹世态的炎凉,人间的劳苦。你会感受只有大自然才是最完美与和谐的,只有在山水间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樵人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一个坚信只有产业化才能救中蜂的顽固老头
QQ
QQ
积分
23172
在线时间
5620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威海市 环翠区

4万

金钱

7600

回帖

2万

威望

管理版主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6: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哥 于 2015-3-26 19:09 编辑 # j$ ?4 y7 V  U$ P' {- n3 c
: e+ j) \* x( l' ]6 _. t, {3 n
按照上面的标准,你在那一级呢{:8_189:}
一个坚信只有产业化才能救中蜂的顽固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3172
在线时间
5620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威海市 环翠区

4万

金钱

7600

回帖

2万

威望

管理版主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6: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哥 于 2015-3-25 18:48 编辑
  J3 {: E4 d: N, C! ^
: @" P( M7 f8 P: l* E) A我只是将从新浪博客下载的一个给股民划分等级的帖子修改了一下,就变成了给蜂人划分等级的帖子,自己看了很好笑,不知你看了以后感觉如何?
一个坚信只有产业化才能救中蜂的顽固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4710
在线时间
2089 小时
居住地
浙江省 金华市

4146

金钱

501

回帖

4710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5-3-25 16: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页___羊先生 于 2015-3-25 16:27 编辑 : T4 ?( Y$ f9 W
+ T7 n% h* u. _# x0 Z8 P) D4 J
黑哥 你那寄的一箱双群的怎么样了

点评

还不错,有一点点拖子。  发表于 2015-3-25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6517
在线时间
4974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河源市 龙川县 佗城镇

7430

金钱

915

回帖

6517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5-3-25 16: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请问黑哥,我十二年前买入一股票,这么多年了一直守着(账面是赢利的),我这算那一级境界 ?{:8_203:}

点评

12级  发表于 2015-3-26 12:16
股东级股神  发表于 2015-3-25 19:18
股神级。  发表于 2015-3-25 17:40
本人新手,来论坛学习养蜂知识!请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7701
在线时间
1529 小时

2万

金钱

1万

回帖

2万

威望

宝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5-3-25 17: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8_203:}字太多,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14288
在线时间
2241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佛山市 三水区 乐平镇

1万

金钱

4676

回帖

1万

威望

黄金会员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3-25 17: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是有为终无为,
' h8 {% c+ j( Y0 \手中有蜂心无蜂;
# r  f, l; Z. s不管冬去春已近,
5 [: J. h$ C9 c$ w% G低首望儿作业中。
衣袂炫炫轻飞舞,青龙偃月刀临风;
寂寞江湖长笑过,雾掩空山月溶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4638
在线时间
1378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佛山市 南海区 桂城街道

1万

金钱

1391

回帖

463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5-3-25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上是出自黑哥本人,我想应该有第十一级,能够看透所有的第十一级(黑哥级){:8_182:}
甜蜜的快乐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3054
在线时间
483 小时
居住地
河南省

2807

金钱

439

回帖

3054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5-3-25 1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炒股赚的钱建蜂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蜂场,或大或小或土豪或省力。只要股市给力,我们都能超过黑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8187
在线时间
2089 小时

2万

金钱

1万

回帖

2万

威望

版主

Rank: 27Rank: 27Rank: 27

发表于 2015-3-25 18:27:4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仅是路过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1105
在线时间
321 小时
居住地
广东省

763

金钱

7

回帖

1105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5-3-25 18: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很少回帖,但这二年我只做二件事,一是看股。二是看蜂。你是同道中人,顶你!顶你 顶你

点评

虚实结合,“股为金用”,“蜂广无闲”  发表于 2015-3-26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5990
在线时间
627 小时
居住地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市 江镜镇

5399

金钱

1768

回帖

5990

威望

白金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5-3-25 18: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5_98:}{:5_98:}吹吧

点评

就是吹着玩的。  发表于 2015-3-26 1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3172
在线时间
5620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威海市 环翠区

4万

金钱

7600

回帖

2万

威望

管理版主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山 发表于 2015-3-25 18:13  ^! F' h: {- v! u& [
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炒股赚的钱建蜂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蜂场,或大或小或土豪或省力。只要股市 ...
' v. l3 ^: y  j: X/ x
你定的目标太小,黑哥是个啥目标,你不超我都拉你后头了{:8_189:}

点评

土割两百群也算小  发表于 2015-3-25 19:31
土割两百群也算小,个人认为是一个人的极限  发表于 2015-3-25 19:29
土割两百群也算小,个人认为是一个人的极限  发表于 2015-3-25 19:28
土割两百群也算小😰😰😰  发表于 2015-3-25 19:27
一个坚信只有产业化才能救中蜂的顽固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
QQ
积分
23172
在线时间
5620 小时
居住地
山东省 威海市 环翠区

4万

金钱

7600

回帖

2万

威望

管理版主

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Rank: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割两百群也算小,个人认为是一个人的极限
2 i! g+ @: A/ ?( H# R1 _$ p1 S  C
% T0 E* `# C  y7 ]' |7 _, N就中蜂的特性而言,若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一人管500群不是梦想。

点评

要是打蜜500群也会累死  发表于 2015-3-26 12:23
一个坚信只有产业化才能救中蜂的顽固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积分
2328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居住地
广西区

1964

金钱

374

回帖

2328

威望

金牌会员

Rank: 4Rank: 4

发表于 2015-3-25 19: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惘轮回,苦海无边。多数发烧友的最终归宿。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2 10:15 , Processed in 0.132983 second(s), 35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