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颜师梅州蜂 于 2014-10-24 21:51 编辑 v8 j' I8 X9 y8 R7 T' }
5 N9 V& h4 l; `0 e, v( D 温度是影响蜜蜂生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从温度对蜜蜂个体影响、蜂群与温度间关系、温度对蜜蜂发育的影响、温度与蜜蜂病虫害发生间关系四方面综述温度对蜜蜂的影响。
$ h$ M# S& n- ^4 K. N掌握温度对蜜蜂的影响,对蜜蜂的科学饲养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 X& h# a- m/ o& b- K0 @+ P: `
! a- [% ]* Q) H7 {9 Q1 温度对蜜蜂个体行为的影响9 {3 n# z1 e+ p6 l
蜜蜂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气温变化而变化:当气温35~43℃时,蜜蜂的体温与气温相近;当气温较低时,蜂体温度比气温高2~18℃;当气温较高时蜂体温度比气温低2~5℃。Kovaf等测定了意大利蜜蜂在不同季节采集时体表各部位的温度,结果表明:在春季(12~20℃)蜜蜂胸部温度为35.7℃,比夏季高出6.4℃;头部温度30.9℃,比夏季高出4.1℃,腹部温度则分别是25.2℃和23.1℃,差别不是很大,可见其身体各部位温度在低温季节明显高于高温季节。 9 n6 v& Y% L1 @3 k" l4 n) T3 O
蜜蜂的活动与外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低于10℃少出来活动,最适宜温度为15~25℃。当气温高于35℃时,蜜源植物水分蒸发过盛,花蜜大量减少,蜜蜂采集花蜜的活动明显下降;当气温在40℃以上时,蜜蜂几乎停止田野采集工作,只有采水活动。 4 H+ N0 S* `9 a) z8 e( i
; `5 T* G) f; U7 O% |2 蜂群与温度间关系
/ p8 b3 J* z$ o8 L/ |6 ]蜂群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颇为敏感,但对温度变化的调节能力比单个蜜蜂强。在没有子的蜂群内,群内温度一般可以在14~32℃之间变化。而蜂群处在繁殖季节时,对温度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虽然有时外界气温变化很大,但因蜂群积极调节,使蜂巢内的温度基本稳定在35℃左右。在高温季节里,蜜蜂通过采水和翅膀扇风来降低巢内温度,当环境温度低时,蜜蜂通过结团和振动胸部肌肉产热来提高群内温度。蜂群内有子存在的情况下,工蜂用胸部贴着具有封盖子的蜂房上或进入子间的空巢房通过胸的振动产热来保持子区的温度稳定。
( d( ^4 j4 ~$ t" y) T/ ~; g在越冬蜂群中,不同群势的蜂群调节巢温的能力不一样。强群蜜蜂的越冬效果明显好于弱群,且蜜消耗量少;主要是由于蜂团比较大,蜂团中间温度稳定,蜜蜂活动量小、消耗的蜜少,从而能够安全越冬;弱群蜂数比较少,蜜蜂互借体温达不到20℃时,由一部分蜜蜂活动产生热来维持蜂团中间温度。伴随着蜂群的群势下降,蜂团中心温度波动范围增大,越冬稳定性下降。
1 l5 O( U2 j5 ^# b0 ^7 N蜜蜂对群体温度的调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明显。在越冬蜂群中,蜂团大小和蜂群温度的高低成负相关;高温季节里,温度越高,蜜蜂活动增强,代谢强度增加,导致生命力减弱,蜜蜂的寿命缩短。
# z9 C, g2 ]& e" y+ C) g. d& F) j, r- f: f
3 温度对蜜蜂发育的影响 .
% Q4 `: F* v n% X温度是影响蜜蜂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蜜蜂生长发育过程中,影响其子的发育历期,蜜蜂初生重、外部形态及腺体发育等。0 f. p( l* I( _
蜂卵的发育温度为30~38℃,其中最适温度为32~35℃,发育历期3天,随温度改变,发育历期相应缩短或延长;封盖子发育最适温度,工蜂为32~35℃,雄蜂范围较窄,只有33~35℃,蜂王为30~36℃。/ n/ w4 @' o8 X8 `. _" o
" N7 q& _& y; W0 E4 温度与蜜蜂病虫害发生间的关系
+ S* r4 D7 ?2 X' n3 l温度是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因子,对蜜蜂病虫害发生、传播的影响也不例外。
6 x) E) c4 b" k$ S0 m; ?1 R4.1 变温与蜜蜂病害的发生
4 U- e0 H1 S# e' L早春气温变化频繁,蜂群的中囊病受其影响较明显。处于增殖期的蜂群子圈面积较大,结团时外围脾受冻,或因蜂群繁殖很快,工蜂护子不力受冻,从而使中囊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不稳定的温、湿度是导致中蜂囊状幼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囊病常见于气温变化异常、粉源充足的季节,保温不当,蜂少于脾,管理不当时也易患此病。 .( D0 a. {4 H7 t! Y
$ Q- s% i* t; ^7 c1 U$ N5 k
4.2 高温与蜜蜂病虫害的发生.' S* _+ d0 S) ~$ Y7 I: E* G
南方炎热的夏季放在高温环境下的蜂群基本都有一段断子期,这是因为外界温度过高,造成蜂采集粉蜜、育子条件受限,蜂群为自保而自然断子。断子后蜂喜欢离脾,也让巢虫有可趁之机。放在高温环境下的蜂群若促繁育子,工蜂有可能会离脾散热消极育子,巢内温度失调造成巢温过高引起卵不化虫,低龄幼虫干死、白头蛹、幼蜂卷翅和中嚢病等。一般若巢温超过36.5℃时会出现发育不良卷翅或封盖蛹中途死亡。同理,用母鸡孵过小鸡的都知道,炎热的夏天让母鸡抱窝,会把鸡蛋孵坏或孵出奇形小鸡。' f H# o' ^# V, ?. Z2 P
" E5 L( L4 F" ?9 z1 l
4.3 低温与蜜蜂病敌害的发生4 W+ O" F: R/ d9 R
冬季及早春,外界温度低或多雨,蜜蜂被迫长期幽闭,无法排泄飞翔,易发生孢子虫病、下痢,污染箱内及巢脾。春繁期间,气温低于15℃时,蜂群保温不当,易发生爬蜂,同时保温不利也会得囊状幼虫病。
2 o! G4 {8 y" [4 \' P3 E3 P6 Q( A8 A9 n- G: N9 q3 l: n t8 M
蜜蜂调节温度的本能,对其进化、生存、群居起到积极作用。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检查蜂群、移虫育王、病害预防,蜂群过箱、选择场址、改造蜂场环境、做好蜂群保温遮荫工作以及室内越冬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