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广东首次发现
3 p# V4 V9 R# {: B
' `$ g R, Z# l$ p2 S' b寄生于中蜂体内的寄生蜂――斯赞蜜蜂茧蜂) Y8 @: g$ x, K: ]
8 q% Q/ K$ Z, W: @: i2 c: x( v9 r* m张国只/ d1 {' B) o0 |2 r1 ~
, c4 U% N% q# ?. s/ V
张学峰 曹莉 陈镜华, x4 T+ N2 i" P4 C
) C' `% e G3 f6 L+ D: F, h
许再福9 D# W! }- M- P I Y
9 t' u: g& d5 n2 ]韩日畴- m6 l2 I# H& a& y" T+ O
& n4 z& Z& b$ i1 L* Y! K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 J$ B, @, e, j. D _
% q7 E) |) H: {% f2 v0 j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 o% |4 D! _: @! H; a* U/ J# A! H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W! C1 G' M3 ? t
/ ?% A# ?9 `! z7 a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p$ p. c. q$ `$ @7 }
0 c1 J. y3 T- A Y& ^ u3 o5 p广东省昆虫研究所1 c @/ s+ y7 K5 s1 G+ F( d+ `6 B# f. u
u7 w& o# E/ A$ r" s3 d! l% T6 {3 V2007年4月,广东省从化市大岭、良口、吕田等地首次发现寄生于中蜂体内的寄生蜂~~斯赞蜜蜂茧蜂(Syntretomorpha szaboiPabb),属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蜜蜂茧蜂属。据初步统计,发现有寄生蜂的蜂场中70%以上的蜂群被寄生,工蜂被寄生率达20%以上。
' w( O8 E# P4 X4 F$ X' `' j/ o+ _
现场观察,感染此寄生 蜂的蜂群,采集情绪降低,群势受到严重影响。症状严重的工蜂腹部稍膨大,丧失飞翔能力,爬蜂状,螫针不能伸缩,不螫人,在蜂箱内部及蜂箱口均可发现这种症状的工蜂。解剖发现,一只患病工蜂体内仅有一只寄生蜂幼虫,紧贴工蜂中肠。寄生蜂幼虫通体乳黄色,具体节,两头稍尖,可自行蠕动。在感染后期,工蜂腹部色泽暗淡,寄生蜂幼虫几乎充满工蜂整个腹腔(图1,2)。
# [# q7 p0 M# W1 z1 t' a% W V7 C! ^6 ?9 D& q3 f, T
图1 中蜂产出寄生蜂幼虫8 N# r1 X. b4 A* Y; U0 e% d
+ G- z8 n; l {% T3 i
图2 寄生蜂幼虫和产后死亡中蜂" q% `' b9 s+ v1 z7 G! B
. b0 h0 c0 m: p7 y
将采集的患病工蜂样本 进行实验室人工培养。工蜂在“产出”寄生蜂幼虫前的症状表现急躁,前后翅上举,四处爬动。待寄生蜂幼虫老熟时,从中蜂肛门处咬破体壁爬出,工蜂约30 min后死亡,虫体长约7.0~8.0 mm左右,约15 min后幼虫开始吐丝结茧化蛹,约经90 min后结茧完成。在温度30℃、湿度80%条件下,20~25天后,寄生蜂成蜂破茧而出(图3,4,5)。: j; q2 q- t* I6 b
: T, q0 O) z+ o, k- P/ O
图3 寄生蜂侧面图4 I# g: J. ?; k: w( H+ }5 ?
- F- X# V2 a- j r图2 寄生蜂背面图1 m! \) B' E9 n# ?9 T5 _) u n2 O
, @! u, `: i0 J图3 寄生蜂腹面图
; a+ C) q* U1 G: a4 s; Q& v* e) p3 m7 f9 E: I& S5 o; B$ I8 s
目前,对此寄生蜂尚无 有效的防治措施,建议加强蜂群管理,及时发现被感染蜂群并做销毁处理,防止被感染蜂场随着蜂群的流动进一步扩散。
& v8 V5 q2 Z+ k; E3 {2 B' ?& Y4 L0 o- B0 W$ @3 a- |2 _% G( U) z
引自《中国蜂业》2008(3)-来自中华蜜蜂网。我来自湖北宜昌,发现我家蜜蜂很多有寄生虫,病蜂有许多呆在蜂桶外面,一动不动,我是这样处理的,于晚上在蜂桶门口用镊子抓住病蜂后放入盛开水的杯子中,但只治标不治本,各位蜂友的蜂有无寄生虫,有更好的办法没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