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太真老叟 于 2014-6-26 11:37 编辑
" v* G+ `- S5 U1 W, G6 U \1 z+ v" k9 i8 x8 U* f
中蜂 (中华蜜蜂)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蜂种。全国除新疆以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均有中蜂的繁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的山区和半山区,全国约200多万群。在我国南方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雾浓潮湿的恶劣环境条件下,中蜂是外来蜂难以取代的优良蜂种,在养蜂生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蜂在长期进化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别适应我国气候、蜜源条件的生物学特性。中蜂有很多西方蜜蜂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如采集勤奋、个体耐寒能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和冬季蜜源、节约饲料、飞行灵活、躲避胡蜂等敌害和抗螨能力强等。但中蜂也有弱点,如分蜂性强、蜂王产卵量低、不易维持强群、易飞逃、采蜜量较低等。只有在科学饲养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中蜂的优良特性,改进和解决中蜂的弱点。虽然我国饲养中蜂历史悠久,但科学饲养技术的形成只有数十年。我们应积极地保护和开发我国丰富的中蜂资源,推广普及中蜂科学饲养技术,使中蜂这一 “国宝”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
( u" T4 a; T4 i2 x# a第一节 中蜂的生物学特性
9 d6 P. k8 L7 d- a4 n5 e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是对我国生态地理条件的一种极好的适应,也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形成的。中蜂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
7 N: M# w7 i% t# _8 E- @ @(一)体小翅长,飞行灵活
2 B/ V) Y7 v) Q7 P" }/ q9 B4 t中蜂的翅长约占体长的64%,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6次而西方蜜蜂只有235次,因此,中蜂的飞行速度比西方蜜蜂快。据统计,中蜂在32秒钟内能够飞行1千米左右,这样可以缩短采集途中飞行的时间,增加采集时间内的采集次数。在同样的条件下,5分钟内,中蜂有140只采集蜂返巢,意蜂只有96只蜂返巢。在荞麦开花期,1分钟内中蜂采访30~31朵,意蜂只采访25~26朵。中蜂飞行迅速,飞行中的蜂敌 (燕、雀、胡蜂、蜻蜓等)也不易捉食它,即使在暴风雨的时候,也能够很快地飞返巢内。: m8 G% A, }/ w( H' Y
(二)抗病、抗螨力强& {8 {" _' C7 x8 ^+ V% ~2 [4 t- Y
中蜂由于长期生活在野生的环境条件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抗病、抗螨力也强,但对囊状幼虫病抵抗力弱。( G3 X+ m1 e, Y j2 o( i
(三)抗寒耐热力强.中蜂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分蜂与育种.蜂产品知识.蜂业新中蜂耐寒又耐热,每日外出采集活动的时间要比意蜂长1~3小时,并能在微雨及雾天进行采集。因此,中蜂在我国南方能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而群势不减,在北方却能在简陋的蜂窝里顺利过冬。中蜂在外界气温10℃时就能够出巢飞翔采集。所以,能很好地利用早春晚秋的零星蜜粉源。在北京地区,早春山桃花盛开时,就有大量中蜂采集。在5月份洋槐开花期,中蜂在早晨5、6点钟就出巢采集。夏季炎热的中午,气温高达43℃时,只要外界有小蜜源,中蜂照样外出采集。2 _, \# M4 Y2 m
(四)嗅觉灵敏,善于利用零星蜜源5 K& y5 n7 W8 y& a+ G
中蜂嗅觉非常灵敏,善于发现蜜源,采到别的蜂种采不到的零星蜜源。因此,巢内时常存有充足的花粉和蜂蜜,甚至在外界蜜源条件差、管理粗放的情况下,巢内也不缺蜜和花粉,能够正常繁殖。所以,特别适于蜜源分散的山区饲养。
% ]2 \+ Q- _: t( q6 K6 N3 g(五)造脾力强.
! m# [$ f2 q# c( J, f中蜂泌蜡多、造脾快、不用巢础也能造出整齐的工蜂巢脾,并且颜色洁白。蜂王很喜欢在新脾上产卵。3 `; F/ N" S9 _( \! Z+ w9 p
(六)好分蜂,群势不强.中蜂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分蜂与育种.蜂产品知识.蜂业野生在岩洞和树洞里的中蜂,由于巢内狭小,蜂群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当蜂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无法居住时,不得不分出小群,这就是中蜂爱分蜂的主要原因。这一缺点如果采用活框蜂箱饲养,进行人工选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 h7 F6 W% S% H. Z
(七)怕巢虫,爱咬旧脾
4 s( L. s( t. t$ B1 }由于中蜂分泌的蜡质没有掺入树胶,因而清香质脆,巢脾极易受到巢虫的侵袭。应及时将旧脾化蜡,多造新脾。通常中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开始咬旧脾:.中蜂(1)越冬前蜂王停止产卵以后,外界气温在15℃以下的时候,蜂群为了御寒,工蜂开始咬脾,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扩大咬脾面积。
. w6 f% f; A* T(2)越冬以后,蜂王开始产卵,有的蜂群还要咬脾,接着旧脾造新脾。蜂王只在新脾上产卵。2 ?6 \; V8 x6 B# N4 f
(3)过旧的巢脾,即使没有巢虫,也会被咬掉,重新修脾。
1 V3 r& K. f# A9 M因为,旧脾内常有幼虫遗留下来的茧衣和粪便,房壁加厚,不能很好地传热和保温。
" l# i- Y1 E) V5 D(八)性情暴躁盗性强
7 [$ v' X1 L) V( u中蜂的性情比意蜂暴躁。中蜂的嗅觉灵敏,善于发现蜜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盗性强这一缺点。在蜜源末期,要特别注意防止盗蜂,在保证巢内贮蜜充足的前提下,应尽量少开箱检查。- A- ]- u5 \8 Y) v4 f
(九)恋巢差,好飞逃
' _- G: K, y( F+ N: k3 w- b中蜂长期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经常受到敌害的侵袭。中蜂遇到严重缺蜜和无法抵抗敌害的情况下只好弃巢飞逃,这就是形成中蜂爱飞逃的主要原因。过箱以后,加强人工管理,及时饲喂和防除敌害,中蜂这一缺点是能够克服的。中
7 n$ ~+ s% e. p" ?; z q- U(十)不采树胶/ r* B( _8 ?2 I8 n* n
中蜂有不采树胶的习性,它填塞蜂箱缝隙和粘固巢框都是用蜂蜡,这给蜂群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中蜂的蜂蜡质纯洁白,熔点66℃,较意蜂蜡高2℃。
) K. Q* }" t' M3 A
; U' L# u, k$ P: _6 h3 t5 M! `% b第二节 野生中蜂的收捕中
2 W, T, T7 t( v9 F华蜂论坛 4 m! X3 M) _. F# c! M! ^) v% a% M+ E4 a2 O
收捕野生中蜂是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蜂种缺乏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我国野生中蜂的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这份宝贵的蜂种资源对发展养蜂生产,尤其是发展贫困落后、偏僻山区的养蜂业,开辟致富道路有重要的作用。6 [2 K# t: k" O3 ^5 e* B, V9 C
一、收捕前的准备
6 i9 n: @) t0 m9 P' ~1 k7 Y; Z蜜源流蜜盛期和分蜂季节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时期。此时不仅蜂群活动频繁,分蜂群多而易于收捕,而且收捕到的蜂群容易驯养。因此,在此期到来之前就要做好场址选择、蜂箱蜂具添置、收捕工具制作等必要的准备工作。收捕野生中蜂的蜂箱最好是以前养过蜂、干净、无缝隙、带有蜜蜡香味的蜂箱。没有蜂箱时用蜂桶、竹筐等器具也行。蜂场最好设在避风向阳干燥的场地。收捕前要准备好收捕工具,包括面网、喷烟器、防螫手套、收蜂器和收捕箱等。) e9 {- L/ ^/ W6 m* |+ l
二、收捕方法.
1 d/ U% m+ Y/ e# b" E+ N: t( n野生中蜂的收捕方法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猎捕和诱捕两大类。两种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要因时、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v$ ^7 m: l7 d+ K7 [: s3 s7 c* B
(一)猎捕4 R9 C) D! X1 Y F( O+ K2 Z
猎捕是指依据野生中蜂的营巢习性、采集飞行规律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主动地去搜寻野生中蜂的蜂巢,从而达到收捕的目的。猎捕时,首先要通过跟踪采集回巢的工蜂来寻找野生中蜂的蜂巢。通常那些飞行缓慢而成直线,飞翔时发出的声音闷而浑浊,尾部略为下倾的大多为采集后回巢的工蜂;飞行迅速、飞翔时发出尖声,身体摇摆呈 “之”字形飞行,飞向蜜源的是出巢蜂,从山坡或野外飞向蜜源场地的是野生出巢蜂,可以循其飞来的方向去寻找蜂巢。另外,可以跟踪采水蜂,在有积水的田边和水溪边细心观察,发现采水蜂就证明蜂巢最远不超过1千米。采水蜂起飞和下降时表现为转圈飞行:飞来时逆时针方向转圈,回巢时是顺时针转圈,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边;若转圈方向与上述情况相反,则表明蜂巢在山的右边。此外,还可以采用交叉定位的方法帮助寻找野生中蜂的蜂巢。在地势高的地方选择上风处,用树枝叶蘸上蜂蜜,挂在离地面2米高的地方,并同时燃烧一张废旧巢脾,招引蜜蜂,在相距数十米远处用同样的方法设一招蜂点,如果引来了蜜蜂,同时在两个地点观察蜜蜂吸饱蜜汁后的飞行路线,这样观察到的两条飞.行路线的交点附近便可找到蜂巢的所在地。5 O+ X0 Z0 Q) d' O" S0 U9 d: j
1? 树洞蜂群的收捕 " P8 k* Q/ q3 O1 u8 Y& H$ V6 A
收捕树洞中的蜂群,可先用石块或木、棍敲打树干,再用耳听蜂声,确定蜂团的位置。观察树干上蜜蜂的出入口,如有多孔出入,除上、下各留一孔外,其他出入口全部用泥封死,在上孔绑一布袋或挂一蜂箱,使袋口或箱门紧接上孔,然后往下孔内熏烟或吹进樟脑油,驱蜂离脾,蜂从上孔进入布袋或蜂箱。另一种方法是用斧凿扩大洞口,露出蜂团,进行割脾收蜂,采用此方法时要向蜂团喷洒稀薄蜜水,使蜂安定,防止外逃。有些树木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或古树,所以,收捕营巢在树洞中的蜂群时,要经过周密调查,不要随便开凿,否则会造成意外的损失。; Z+ }+ G7 Z9 l- ~: T
2.泥洞蜂群的收捕
! \& e+ @& z! f4 v$ l# W `先把有蜂洞穴四周的野草铲光,再检查洞穴有几个蜜蜂的出入口,除留下一个主要的出入口外,其余的洞口全部用泥堵死。在留下的出入口用喷烟器往洞内喷烟,迫使蜂群离开巢脾在穴内集结成为蜂团,然后用铁锹把泥洞自外而内徐徐挖开,露出蜂巢,用刀把巢脾依次割下。当蜂群离脾结团时,要用蜂扫尽量一次将整个蜂团扫入收蜂器中。若蜂团过大一次不能将整个蜂团扫入时,应先把有蜂王附着的那一部分扫入收蜂器,以防止蜂王飞逃。如蜂王在收捕过程中起飞,可暂停片刻,待蜂王飞回蜂团后再行收捕。) y1 {* u2 r! t) Q
3.岩洞蜂群的收捕( j+ s2 S9 @$ k& l) a
筑巢于岩洞中的野生中蜂比较难收捕。如果洞口比较大,伸手进洞能摸到蜂团,可以采取与树洞、泥洞相同的方法收捕;如果洞口很小,岩壁较厚,可保留一个主要的进出口,其余的全部用泥土封闭,然后用脱脂棉蘸石碳酸后塞进洞口,置于蜂巢下方,在洞口插入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蜂箱巢门,箱内预先放2~3张带蜜巢脾,洞内蜜蜂耐受不住石碳酸气体的熏蒸,便会纷纷离脾,经玻璃管爬入蜂箱。等到蜂王爬入蜂箱,而且洞内蜜蜂基本爬出来后,即可将蜂箱带蜂群搬回。6 H0 Q" Y* O* l/ _+ N, a3 a2 o9 r+ e7 _
(二)诱捕
X) s* X; h& m3 |* E诱捕是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中蜂乐于营巢其中的蜂箱、蜂蛹等,并放以蜜、糖等物诱使分蜂群或飞逃蜂群定居的方法。要使诱捕成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B' j) F& z0 x& L# a( X* ]1.选用合适的诱捕蜂箱和蜂具
; d5 F; N8 J3 Z" B5 ?* B+ W诱捕用的蜂箱壁要严密、不透光、干燥、清洁、无异味,最好是带有蜜蜡香味的旧蜂箱。附有蜡基的蜂桶由于带有蜜蜡和蜂群的气味,对蜜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用来诱捕野生蜂。% y7 }( |- D" }% ~2 Y: ?; Q
2.选择适宜的诱捕地点 ' j# d, i1 ]0 ^
首先,诱捕蜂箱必须放在蜜粉源丰富的地区。其次,要选择向阳、背光、避风的地方设置诱捕蜂箱,例如岩脚、岩缝、大树下、房檐前均是较好的诱捕地点。由.于诱捕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分蜂群,所以诱捕的时间主要在分蜂季节。另外,也有少数因敌害被迫迁移的蜂群也是诱捕的对象,所以也要根据当地蜂群敌害,如胡蜂、巢虫等危害猖獗期来确定诱蜂的适宜时机。.9 R- c+ \/ C' S; D8 ~
3.检查和安置已诱捕到的蜂群
: I! R2 c) j/ Q% J要定时检查设置的诱捕蜂箱,在分蜂季节一般每3天检查1次,久雨初晴时要及时检查。若发现野生中蜂已经进箱,等到傍晚蜜蜂归巢后,关闭巢门搬回即可。若是旧式蜂桶最好搬回后及时过箱。' j4 E: t: k- F
& Z% m1 K9 b" m: J第三节 中蜂过箱技术
) Q# B- \* }2 w$ l2 P# U# u1 n# t中蜂长期以来饲养在圆木桶、竹篾箩或竹笼里,巢脾固定其中,不能提脾检查,群内的变化情况无法了解,更谈不上用科学方法管理,只有采用新式的活框蜂箱,才能实现中蜂的科学饲养。因此,第一步工作是要将旧式蜂巢固定巢脾的中蜂,改为活动巢脾饲养,这一过程称为 “过箱”。中蜂过箱时,必须选择好过箱时期,掌握好过箱的操作技术。- i% t+ K/ I. Q) `* {/ _
一、中蜂过箱的最适时期.中蜂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分蜂与育种.蜂产品知识.蜂业过箱是用人为的强制手段将蜂群拆巢迁移。过箱过程中势必要损坏部分蜜粉脾和子脾,过箱后蜂群需要重建家园,所以,过箱需要在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晴暖时节进行。这样,不仅在过箱操作过程中蜜蜂比较安静,不易发生盗蜂,子脾受伤少,而且过箱后,蜂巢修复迅速,蜂王很短时间内就能恢复产卵繁殖。2 J- ~' Z: v8 @: n, z' a- x: k
过箱的具体时间:春季宜选择晴暖天气的午后时分;夏季宜在黄昏时进行,此时气温适宜、蜜蜂出勤较少、秩序好;早春和晚秋,可在夜晚将蜂群搬进室内过箱,过箱时可用红光照明。
+ D; |$ z) F1 {# `$ u& K9 ^ 二、过箱前的准备+ \ v# g; \7 h# K0 k
过箱前需准备的用具有:标准式蜂箱、上好铁丝的巢框、割.脾刀、剪刀、稻草、麻袋片、钉锤、蜂扫、熏烟器、面网、隔板、脸盆、毛巾和木桶等。过箱时通常需要3人协作进行,一人负责脱蜂、割脾;一人负责绑脾;一人负责收蜂入笼以及清理残蜜等。过箱前,如果蜂窝悬挂在高处,应以每天下降30厘米左右的速度预先将蜂窝放下来。原来放在地面但距离很近的数个蜂窝,也要预先采用逐渐移动的方法,将彼此间的距离拉开,以免过箱时发生混乱。
M9 L+ t6 I7 T( z+ N 三、过箱方法/ n5 U. [0 a; j$ @' S# W" h! V: k
旧式饲养的中蜂蜂窝多种多样,而且摆放的位置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按摆放的位置,蜂窝通常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按摆放的形式,可分为可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立式蜂窝和卧式蜂窝过箱操作上除了翻巢和不翻巢的区别外,其他操作大致相同。都要经过催蜂离脾、割脾装脾、抖蜂入箱、催蜂上脾、调整检查等几个步骤。
- c3 D. u. g. h4 Z. L$ q(一)可移动式蜂窝过箱方法: S, i3 ]; I( N. h* M
将蜂窝搬离原地5米之外,原地放一预先备好的活框蜂箱。如旧蜂窝为立式蜂窝,则先除去蜂窝上下盖后,再倒转过来,底朝上,上面盖一草帽或收蜂器,套一空蜂桶也可以,然后用熏烟器从蜂窝下往窝内喷烟,同时用木棍敲打蜂窝外壁,催蜂离脾。在熏烟和敲打声的刺激下,蜜蜂便会离脾向上爬至草帽、收蜂器或空蜂桶中结成蜂团。待蜂结团后,将带有蜂团的草帽、收蜂器或空蜂桶搬开,立即进行割脾上框,将上好巢脾的框依次放入原址上的活框蜂箱内,再把蜂团轻轻抖入,盖好箱盖,打开巢门,过箱操作即告完成。
* ^; h' I8 [8 n如是卧式蜂桶,先将蜂桶搬离原位,原位上换置一活框蜂箱。把蜂桶翻转180°,使巢脾朝上,并将蜂桶尾端稍稍抬高,然后用熏烟和轻轻敲打桶壁的方法,驱蜂离脾到蜂桶的底端结团,再进行割脾上框、抖蜂入箱等操作。.中蜂饲养.蜂.割脾上框的操作程序:& G' e, w& u& H4 v' \
将已脱去蜜蜂的蜂窝搬入室内或离蜂场稍远处,把巢脾依次割下来,分别放好,注意不要损伤子脾。然后把割下的巢脾平放在隔板上,比照着巢框的大小把脾裁好,顺着巢框上的铁丝,用利刀把脾划三道沟,把巢框上的铁丝镶嵌入沟内,上面再覆盖一块木隔板,用双手捏住上下两块木隔板,连脾一起翻转过来,撤去隔板,用薄竹片、稻草或包装绳将巢脾.绑牢,即可放入蜂箱内。由于割取的巢脾,形状大小各异,需依照巢框的大小修理,一块不够大时,可用两块拼在一起。割脾上框时要尽量保留卵、虫脾和粉脾,少留蜜脾,通常将雄蜂脾和空脾舍去。
/ d$ p( K: B9 r- p" j* F( ?( @5 B(二)固定式蜂巢的过箱方法& U. L# Q( ?6 F& [
有的蜂群营巢在墙洞、大柜等不能搬动的地方,不得不保持其自然状态过箱。过箱时先轻轻启开墙、土窑洞蜂巢的前壁或土坯门板,看是否与相邻空墙洞、土窑洞有小孔相通。如有小孔相.通,把前壁或土坯巢门板关上,从巢门口向蜂巢内喷烟,蜜蜂即离脾通过小孔到相邻的空蜂巢内结团,这时可打开土坯巢门板进行割脾上框。对于用双手能直接接触到蜂巢的蜂群,首先要找到便于操作.和扫蜂的地方,用手轻轻地振动巢脾,使蜜蜂慢慢离脾,诱导蜜
+ D, H; k( n$ d# @蜂到选定的便于扫蜂的平整部位集结成团,切勿乱喷烟、瞎敲打,以防蜜蜂混乱,结不成蜂团,影响割脾和扫蜂,甚至蜂王惊飞或受伤,造成意外的损失。待蜂离脾结团后,即可割脾上框。催蜂上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若不注意往往会使蜂群飞逃。抖蜂入箱后约30分钟,应开箱检查,如见蜜蜂已上脾,就可证明蜜蜂过箱后接受新居,蜂王安然无恙,过箱基本成功。若见蜜蜂结团在箱盖或箱壁上,应立即设法催蜂上脾。若蜂团在箱盖上,可将箱盖稍稍提起,将蜂团靠近巢脾,来回轻轻移动,使蜂团分散,蜜蜂爬上巢脾;若蜂团结在箱壁上,可用蜂扫轻轻将蜂.团扫散,让蜜蜂爬升上脾。6 ?' n+ c# B2 v3 }5 K5 W. d9 c
过箱完毕,应及时清理过箱现场,将巢脾蜡渣及时化蜡,使.用的工具清洗干净,地面上滴落的蜂蜜、蜡屑、死蜂和幼虫等都要清扫干净,以免引起盗蜂。6 h9 L% W) o9 Z
四、中蜂过箱后的管理.蜜蜂.中蜂养殖.人工育种.病敌害防治.蜂产品知识.蜂业图长期生活在旧式蜂巢中的中蜂,一旦过箱,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很不适应。而且过箱操作势必损坏部分巢脾,杀死少量蜜蜂和幼虫,扰乱了蜂群。所以,中蜂过箱后,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以利于蜂群的恢复和发展。7 \! S2 B) W2 i
(1)蜂群过完箱后,要及时地缩小巢门,避免盗蜂。并要根据天气和蜜源情况,调节巢门大小。.中蜂饲养管理.病敌害防治.分蜂与育种.蜂产品知识.蜂业新闻.野
0 s. S$ b" X& d2 w) x7 w0 R3 v(2)及时判断蜂群是否有蜂王。过箱后,要注意观察工蜂的表现,如果巢外飞翔的工蜂很快进入蜂箱,说明蜂王在箱内。如果工蜂不上脾,从蜂箱内纷纷往外飞,在蜂箱周围徘徊飞翔或钻入邻近蜂箱,说明蜂王不在蜂箱里,这时就要赶紧揭开蜂箱盖,使蜂团和巢框露出来,等待蜂王飞回来。同时,在附近寻找蜂王,找到后捉入箱内或放入王笼中再放入箱内,以招引蜜蜂回巢。
2 [; C3 o. D, W3 N- T3 u(3)适当紧脾,使蜂多于脾。在留足巢内饲料的前提下,尽量少加脾。蜂多于脾,有利于巢脾的修复和幼虫的孵育。同时,还要给予奖励饲养,以促进工蜂造脾和蜂王产卵。中华蜂
5 M# b' p' V5 g5 G0 R(4)过箱2~3天后,午后开箱快速检查一次,看工蜂是否护脾,巢脾上方和框梁的连接处是否已经粘牢。粘牢的巢脾可以去掉捆绑物。对没有粘牢或下坠的巢脾进行矫正,不平整的巢脾要齐框削平。如果发现巢脾上出现急造王台,说明蜂群失王,可选留一个最好的王台,将其他王台挖去,或采取诱入蜂王或合并蜂群的措施。待工蜂将放入的巢脾修造成整张巢脾,而且绝大部.分巢房被蜜、粉、卵或幼虫占据时,就可以加入巢础造脾,使蜂群迅速壮大。2 L$ {$ ~0 H3 t; w& G' ]0 L) v
* H# f% J' d' a第四节 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7 T6 N8 A7 n1 j2 V( U& |2 ] 一、选育优良蜂王.中蜂饲养.蜂产品生产技术.人工育种.蜂病防治.蜂业图片.蜂产选育优良蜂王,对于蜂群的复壮和逐步改变蜂种的不良习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中蜂也同样需要重视选种工作,其原则和意蜂相同,即选择蜂王产卵力强,繁殖快,能够维持强群,工蜂采蜜力强,性情温顺的蜂群为种蜂。经过长期选优去劣地培育优良蜂王,同样可以改变中蜂的某些不良习性,使其朝着对生产有利的方向发展。中蜂人工育王的方法与意蜂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最好不用无王群养王。因为中蜂失王后,巢内秩序紊乱,容易发生工蜂产卵,严重影响育王工作。
" ?0 D( ~5 N5 H% X5 z/ M0 D4 x 二、防止中蜂咬脾.
8 Z- W+ x) U3 C5 _- ~/ Z咬脾是中蜂的一大缺点,秋末春初往往将巢内中间的巢脾咬成一个洞,重新换入整张的巢脾,还会咬毁。因此,秋后可把不完整的蜜脾 (下边缺一块的)放在蜂群的中间,完整的蜜脾放在两边,这样既可适应蜂群越冬,又能避免巢脾被咬毁。早春不要过早地加脾。待外界气温上升,蜜源逐渐增多,幼蜂陆续出房,蜂王将产卵圈扩大到旧脾上时,再给蜂群适时加脾(旧巢脾)让蜂王产卵。加脾过早,不但不能促进蜂群繁殖,反而会把完整的巢脾咬坏。加强选种,挑选不爱咬脾的蜂群作种群,逐步改变这一不良习性,也是防止中蜂咬脾的有效措施。
0 [. v9 i1 a( Q 三、清除巢虫
1 l+ W3 x# M* a巢虫是中蜂的一大敌害,不但毁坏巢脾,严重时甚至威胁蜂群的生存,以致弱群和无王蜂群飞逃或死亡。中蜂虽对巢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不善于清扫箱底的污物 (蜡渣和雄蜂房盖)。这些物质堆积箱底成了巢虫的孳生地,使巢虫有机会大量繁殖。在蜂群失王、连续自然分蜂或受病害影响以致抵抗力减弱时,常因受巢虫的危害使全群飞逃或死亡。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扫箱底,及时清除巢虫,消除危害。同时,在早春和晚秋尽量做到 “蜂脾相称”,使蜂密集,以增强中蜂抵抗巢虫的能力。
$ @4 k6 H% a1 s ` 四、防止中蜂飞逃- D8 i1 U6 R# j: t! A' o( A
在巢内严重缺蜜和有盗蜂、天敌侵袭时,中蜂容易发生全群飞逃,给养蜂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在蜜源缺乏的季节,要对蜂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食料不足或被盗蜂抢劫时,要及时补给蜜脾,如果没有蜜脾时,要及时饲喂,以防蜂群飞逃。
) y: ]! o3 T9 w) |5 [# @, p1 Y五、预防盗蜂" v" t# N2 ?. j7 i t. G& L
中蜂嗅觉灵敏,善于发现蜜源,但也容易到别的蜂群里盗蜜(特别是在蜜源末期)。中蜂之间的盗蜂,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御。如果是意蜂或东北黑蜂和中蜂之间的盗蜂,因中蜂的抵抗力差,常常受到意蜂或东北黑蜂的威胁,严重时巢内的存蜜全被盗光,工蜂、蜂王被咬死,有时蜂群被迫飞逃。因此,预防盗蜂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 g+ g# \% n, A9 t c4 A预防盗蜂的办法:加强科学管理,在蜜源缺乏的季节少开箱检查,也可以安装防盗巢门。中蜂场和意蜂场须相距2~3千米以上。g5 P: f( c/ {' J9 s& }8 S4 H$ j
六、防止分蜂热.蜜蜂.中蜂养殖.人工育种.病敌害防治.蜂产品知识.蜂业图片.蜂产中蜂的分蜂性比较强,在饲养管理中可采用意蜂解除分蜂热.的办法。若这些办法难以见效时,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
2 u& N: |" u5 x& N0 o7 U1 O4 ? V(一)提前换王9 D7 l a; E# \/ u
在自然分蜂季节到来之前,从种群里移虫养王。新蜂王开始产卵后,淘汰分蜂性强的蜂群里的蜂王,诱入新蜂王。新蜂王的蜂群,一般情况下当年很少发生分蜂热。
( e, M1 E4 o6 p8 C; K% F8 p(二)新老蜂王的蜂群互换位置
& ^; N* T) T# Q% M0 s在蜜粉源植物开花期,上午8~9时,趁外勤蜂大部分出巢采集的时候,把新王弱群搬到有分蜂热的老王强群的位置,用诱入器把新蜂王带10~20只工蜂扣在巢脾上保护起来,防止老王蜂的工蜂围王。经过这样处理以后,强群变成弱群,分蜂热就自动解除了。新王群变成生产群,增强了采蜜力量。$ o1 a- }- E) N
七、工蜂产卵群的处理9 b; |- x9 I1 `5 @
中蜂失王后,很容易发生工蜂产卵。平时检查蜂群时要经常注意蜂群是否失王,如果失王,要及时诱入蜂王或成熟王台,也.可以从其他蜂群调入卵虫脾,供其改造王台。但工蜂产卵后诱入蜂王或与有王群合并往往不容易成功。这时,可采用铁纱盖合并的办法。在有王群的巢箱上加一个空继.箱,巢、继箱之间用铁纱盖隔开,继箱开一个巢门。合并前把继箱巢门堵严,傍晚工蜂全部回巢后,把工蜂产卵群连脾带蜂提到准备好的继箱内 (脾上要有够4~5天吃的蜜)。过1~2天,当巢箱的工蜂大部分出巢采集时,把继箱的巢门打开,等继箱里的工蜂大部分进入巢箱后,把工蜂产卵的封盖蛹用刀割掉,巢脾分别加到强群里去清扫,剩下的少数蜂很快会进入巢箱,这样就可以成功地将工蜂产卵群合并。! Q9 j Q& |% h/ l# s! u. U
重点难点提示7 n6 J* K" _/ f
中蜂是原产我国的优良蜂种,中蜂有很多西方蜜蜂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如采集勤奋、个体耐寒能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和冬季蜜源、节约饲料、飞行灵活、躲避胡蜂等敌害和抗螨能力强等。但中蜂也有弱点,如分蜂性强、蜂王产卵量低、不易维持强群、易飞逃、采蜜量较低等。应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饲养。重点做好选育优良蜂王、防止中蜂咬脾、清除巢虫、防止中蜂飞逃、预防盗蜂、防止分蜂热等环节,并及时对工蜂产卵群进行处理。收捕野生中蜂是利用自然资源解决蜂种缺乏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对传统方法饲养的蜜蜂要进行 “过箱”处理,才能实现中蜂的科学饲养。中蜂过箱时,必须选择好过箱时.期,掌握好过箱的操作技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