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优良蜂种,很多山区都有野生中蜂生存。它们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果将它们收捕起来,加以人工管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M$ q8 i3 F2 o4 D/ ~
收捕的方法分诱捕和猎捕。所谓“诱捕”,就是在蜜粉源充足的地区、容易分蜂的季节(一般是春、秋季),将附有蜡基的旧蜂桶或插有上了窄条巢础巢框的旧蜂箱,放置于可避雨的屋檐下、树下或朝南的山腰突出岩石下,让分蜂的蜂群自动进入,然后运回饲养。这种方法简便省力.做法如下:
2 s# k- v, X' x1 S2 n4 o" C9 P8 K8 [* \- V/ h
一、准备工作在大流蜜期,先备好蜂箱、巢础、巢框,选择好蜂箱放置的地点,并准备好猎捕的工具,如:面网、手套、割蜜刀(或镰刀、柴刀)、喷烟器、搬运箱(和蜂箱长度一样,不要太宽,能放四五个巢框即可,便于搬运)等。时间选在大流蜜期,有利于猎捕后的蜜蜂较快恢复正常生活。
* l2 {& X) a) R8 I3 E. m2 `" A. k0 D+ u6 V
二、寻找野生中蜂这是一项有趣但需要耐心的工作,有多种方法。笔者使用采蜜采粉蜂追踪法。找到一个蜜粉源基地,观察锁定采蜜采粉工蜂,追踪其归巢飞行的方向,人可依照这个方向前进,直到看不见为止。然后等另一只工蜂飞来继续跟踪,最后可以找到野生中蜂群的巢穴。一般同一飞行路线工蜂多的蜂群是强群,也比较容易找到蜂巢。这里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出巢蜂和归巢蜂的区别:前者飞行速度快、声音尖、飞行时身体摇摆不定;后者飞行速度慢、声音混浊、尾部下垂或两腿带有花粉团,行径成直线。后者是我们追踪的目标。+ Z/ ?8 {/ a; g, }$ ?1 k
: p' G ^* a/ s9 M* P5 d9 ~" p 有人介绍根据幼蜂试飞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荐。晴朗的天气,每天下午2—3点,幼蜂会出巢在巢前试飞半小时左右。这种飞行混乱无序,声音大且嘈杂。听到这种声音寻觅而去,可找到蜂巢。
1 h- [' j2 i j, R
" U# s6 f/ P+ s2 A' T3 {/ W1 Q& X5 p 三、猎捕中蜂的技术追踪到的蜂群,巢穴有的在树洞里,有的在岩洞里,有的在土洞里。前两者猎捕难度比较大,现介绍土洞蜂群的猎捕技术。5 j1 i$ R4 h ]- f/ W x' n5 T
: | N0 l J) p* ~( h 首先,将巢洞周围的野草铲掉,将泥土一层一层地挖开。其次向露出的蜂巢喷烟,使蜂群离开巢脾,结团后进行割脾。将割下的巢脾蜜脾朝下一片片地倒竖置于搬运箱内,每片保持一定的距离,中间用几块小纸团垫着防止运送时互相碰撞压坏子脾。接着,用蜂刷将蜂团扫入箱内。这时如看到蜂王也可将其双翅剪短,防止飞逃,并捉入箱内,其他工蜂也会飞进箱内。最后将搬运箱放在原巢处,让归巢的蜜蜂也进入,于当晚运回饲养地。* W+ K+ ]. T7 Q9 i0 w
, o: C1 K$ W9 {3 q 四、猎捕后蜂群的处理(诱捕的蜂群少了这个环节)将搬运箱运到预先安置的蜂箱旁边。在搬运箱上方放置一个无底的蜂箱,里面装有上了巢础的巢框,若有旧巢础框更好。从纱窗往搬运箱里喷烟或轻轻敲动,使蜂群离开搬运箱上移至无底蜂箱内。然后将蜂团聚结的巢框插到要使用的蜂箱里。3 ~9 ^5 O* {) K' O0 c& ^; E
: y$ j, F+ }& w4 I) ~- C% z
将野外带回的巢脾放在平板上,切去雄蜂脾,留一小部分蜜脾,子脾要保护好。大块巢脾要切成巢框内围大小。将切齐的巢脾镶在穿有铁丝的巢框内并紧*上梁,有带蜜脾的蜜脾*上梁,子脾在下方。用小刀沿铁丝在脾上划一刀至房底,将铁丝坎入房底,把巢脾用麻绳吊绑,插入饲养用的蜂箱内。待原箱内的蜂群上子脾护脾,这时可抽去空巢框。! g) H. k+ v6 h6 h G
. z; F" w: m2 u+ |8 r
第二天,箱外观察工蜂采蜜正常,并往箱外搬运废巢片和蜂尸,说明蜂群已正常生活。数曰后,开箱检查发现蜂脾和上梁已被新蜂蜡粘合铁丝坎入处巢脾也修复好,蜂群工作正常,便可剪去麻绳。猎捕野生中蜂工作即告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