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出鱼 网箱养鱼适合养什么鱼?网箱养鱼为什么能提高鱼的产量?

网箱养殖出鱼 网箱养鱼适合养什么鱼?网箱养鱼为什么能提高鱼的产量?

日期: 人气:8
2、在网箱里养其他鱼,是要喂饵料的。目前普遍根据所养的各个鱼种,来配制各不相同的人工合成颗粒饵料,例如草鱼,饵料的配方中应有油菜秸、黄豆秸、豆饼、米糠、蚕蛹、骨粉、食盐等。这些物品合成的佴料,如果配制的份量得当,每L52斤即可长鱼肉1斤。根据国外的资料,在网箱里养鲇鱼。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网箱养殖出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网箱养殖出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网箱养鱼适合养什么鱼?网箱养鱼为什么能提高鱼的产量?
  2. 如何利用小体积网箱养殖鲫?
  3. 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一、网箱养鱼适合养什么鱼?网箱养鱼为什么能提高鱼的产量?

网箱养鱼是将由网片制成的箱笼,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将池塘密放精养技术运用到环境条件优越的较大水面而取得高产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的鱼类养殖方式。网箱养鱼适合养什么鱼?网箱养鱼为什么能提高鱼的产量?
网箱养鱼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是与其独有的特性密切相关的。
(1)于水具有流动性,鱼自身也处于游动状态,所以网箱养鱼能够高密度放养并取得高产量。源源不断的水流不停地将水域中丰富的饵料和充足的溶氧输送给网箱里的鱼群,而鱼群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也会被源源不断的水流冲走,让网箱变成了一个类似流水养鱼的生态环境,对鱼类的生长非常有利。
生产实践证明,只要有一定的水交换,箱内箱外的水质并没有多大的区别。(2)—般来说,在不投喂的情况下,水流交换次数越多,流入网箱中的饵料量就越大,网箱内鱼的摄食机会就会增加。网箱内鱼类的食物丰歉主要取决于水流带人的饵料生物量。利用水体交换的优越性进行网箱投饵养鱼,只要能够适宜地利用人工饲料,并运用的投饵方法,合理地、适时地供鱼取食,促进其生长,就能够提高饵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了网箱养鱼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箱内溶氧和天然饵料在不断更新的水流中得到了不断的补充,鱼类的代谢产物和残饵能及时排出箱外,箱内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而实现高密度伺养、高产丰收的基本条件是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能够得到保障。
(4)网箱水体环境是一个人为创造的生态环境,它有效地避免了凶猛鱼类的危害,并把鱼类的活动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减少他们活动量的方法降低能量消耗,增加了营养积累,缩短了养殖期,有利于商品鱼的生长。

二、如何利用小体积网箱养殖鲫?

在水库中设置小体积的网箱养殖鲫,管理方便,可随时根据市场需要适量上市,经济效益良好,采取的技术措施如下:
(1)网箱设置用聚乙烯双层网片,内层网目1.5厘米,外层3厘米。规格为1米×1米×1.1米。网箱为漂浮式,用毛竹做支架,在网箱底部中央设饵料台。网箱应设置在背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在5米左右、最好有微流水的库区。
(2)鱼种放养3月中下旬选购生长速度快、病害少的优良鲫品种,如异育银鲫、高背鲫、彭泽鲫和湘云鲫等。每箱放养尾重75克的鱼种200~250尾。
(3)饲料投喂使用粗蛋白质含量大于30%的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总体重的2%~5%。
(4)日常管理经常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量,7~10天洗刷网箱1次,及时清除残饵,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西藏农牧业科技发展史》

三、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作为传统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以其肉质细腻、肉刺少、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随着人工繁殖育苗的成功,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本文介绍的是在湖泊中网箱养殖技术。

一、养殖水体

网箱设置水域面积在l00亩以上,要求水体溶解氧长期在4毫克/升以上,水体透明度在40-50公分,水体无污染。网箱规格长4米,宽3 米,深l.2米。网目5—8毫米,聚乙烯无节网片,网箱上用遮阳网遮挡,中间留0.5平方米投饵口,网箱上口用毛竹制成框架,毛竹每隔o.5米钻孔,插上 60公分长的直径8毫米的圆钢,用来固定网箱上口。网箱底部用石头等作为沉子固定下口。网箱下水前要检查网衣有无破损,在投放苗种前7天下水浸泡,等网箱上有附着物时才可放苗。网箱中设置直径l米的食台,食台要求能上下移动自如,便于观察鱼的吃食情况和检查鱼的体质。

二、放养情况

投放的苗种规格要整齐,无病无伤。野外捕捞的苗种选择时要慎重,因为这样的苗种大多数都是用地笼等网具捕捞的,鱼苗在网内受困时间长,受伤严重,投放后死亡率高。鱼苗投放前用l%的食盐和l%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放养规格是280尾/千克。放养密度根据生长情况三次疏稀,第-阶段3月 l0 日投放,密度每立方米l000尾。第二阶段6月20日,鱼规格长到每千克l40尾时,密度调整到每立方米500尾。第三阶段7月25日,鱼规格达到每千克80尾时,密度调整到每立方米l50尾,直到养成商品鱼。鱼苗下水后连续用药3—5天,用聚维酮碘0.5ppm由于是大水体,每箱酒药时间控制在 20分钟以上。

三、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为自配料,粗蛋白质含量45%以上。67%的鱼糜和33%的粉状料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大小根据鱼的规格不断调整,粒径 3一6毫米。鱼糜用新鲜的野杂鱼或冰鲜鱼,加工前需消毒。粉状料要求细度在20目以上。配方为:豆粕60%,菜粕9%,玉米20%,麸皮5%,次粉5%,专用预混料l%。每天投喂3次,上午、下午、晚上各1次,晚上投喂量占全天饲料总量的60%,日投饲量5%-7%。鱼苗投放3天后开始诱食,每次投饵前发出敲击声,一段时间驯化便形成条件反射。开始将饲料投喂

在食台上,l小时以后检查,根据饲料剩余情况及饲料台上鱼的数量决定投喂量。如果饲料台上鱼的数量比较多,说明饲料量可以增加。诱食l0天以后,鱼形成定点定时吃食的习惯,投喂方式改成慢慢泼酒投喂,渐渐将鱼引到水的上层,在水面下20公分处吃食,每次投喂时间在30分钟左右。

2、防逃、透气管理:每周检查网箱1次,因黄颡鱼背、腹鳍条有硬刺,在受到应激反应时鳍条张开,锯齿般的硬刺容易钩住网,用力挣扎时导致网衣破损,发生逃逸事故。网目稠容易被青苔等藻类附着,网眼被堵,箱内外水体不能正常交换,造成鱼缺氧浮头。藻类附着多时要及时清洗。7、8月份尤其要重视清洗网箱。由于网目稠,风阻力大,在大风暴雨季节要加固网箱,防止被风吹翻。

3、防病:黄颡鱼背鳍刺和胸鳍刺在受到刺激时张开,由于无鳞保护,且具有集群习性,体表极容易受伤。鱼种投放前用聚维酮碘药浴。鱼种下箱后连续用药3次,以后每隔l5天用药一次,每次2天。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在高温季节出血病发病机率较高,主要症状: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鳍基充血、鳍条溃烂,腹腔积水。该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处理不及时死亡率达30%。发现鱼摄食量下降,立即检查,确诊为出血病,泼酒抗暴灵lppm,连用5天,内服氟苯尼考,每千克饲料添加0.2克,同时内服维生素k等,5—7天为一个疗程。

四、养殖结果

3月l0 l3至l0月30,经230天的饲养,l0月底起捕出售。8只网箱96平方米,投放鱼种65千克,计l8200尾,出售平均规格达 l05克,总收获l7836尾,产量l873千克,每平方米产鱼l9.5千克,成活率98%,饵料系数l.96。黄颡鱼平均价格为30元/千克,总产值 56l90元。生产成本:饲料费l2500元,鱼种费3900元,网箱折旧、药品费3000元,人员工资4000元,获利23400元,平均每平方米获利 243元,投入产出比l:l.7l。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网箱养殖出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网箱养殖出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