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收蜂笼是我们养蜂人必不可少的用具。
, A8 s' Y; ^* V4 r" @# C+ x 虽然收蜂笼可以不拘一格,竹篓、草帽、纸箱、蛇皮袋、垃圾桶、小蜂箱等等都可以,但在制作上或使用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现向蜂友们介绍一种简单、方便、好用且便于自制的收蜂笼:6 i: A& b* A: p% q. i+ D- U
制作很简单:找一块长约25公分、宽约13公分的小木板,一件深色的旧T恤,两段约50公分长的8mm粗的塑料气管,先将T恤胳膊处袖口缝上(或用热融胶枪粘也可以),然后将木板放入T恤领口内合适位置,用热融胶枪将T恤沿木板周边粘上,翻过来再将里面沿四周板面高度粘好,剪掉多余的领口和袖口,再板的外面四角钻孔或打钉交叉固定两组挂绳,最后在T恤两侧下摆卷边处各剪开一个小口,将两段气管沿下摆收口穿过去,一边加一个气管连接的插梢(或削一段合适大小的竹或木条也可)。这样收蜂笼就做好了。9 P; B$ o+ Z+ ~$ s2 e n
1、简单、方便、好用的收蜂笼.jpg
) E* M/ V/ e+ r0 C, U- Q
% b8 z: w: Z2 g2、收蜂笼内而要沿板边粘牢,不能让蜜蜂钻边。我在板边钻了几个小孔原意是可挂王笼的,但实际上收蜂基本不需找王囚王。1 D$ @/ a* L3 G& s9 J4 R8 d
$ `% ^, W9 Y0 V+ ?3、收蜂笼可以卷起来,方便携带,不占地方。6 _7 B8 R' u- @. R ?
( H: z! ~- b( L! o+ j6 r
4、挂好收蜂笼才好开工3 E, B/ y1 D* s* t# U$ U3 `; v
; c; F4 x& \! A. ?( b
5、开工!7 r, t: P2 @9 o/ b! }1 D, N& v, I
8 }: u: l/ W& v/ w* ]6、捧蜂
9 c$ P7 r* {7 | A* m0 c
4 Y, o; n0 W1 X# S6、捧蜂、驱蜂进笼
0 w" V$ M2 [- ~1 C. X3 }" t7 T
# u+ j. J; U% y, T
7、割脾6 s" @$ X1 h0 V% F" N/ U
) c; O0 h3 q$ z3 W9 A" ^2 @
8、补洞4 z$ F) y, b6 Z
2 v- D& q. p) z, a3 L, B2 v( F9、完工
1 j1 `8 d/ j1 M
, {* v0 D! S! M! ~0 G1 n- |0 E
10、回家
; _4 X5 \! S7 P! O0 g* f
+ x9 t7 l! u+ z$ o11、过箱(此处是重点):准备好子蜜脾、础脾,将蜂团放到子脾上梁处(蜂笼盖不到的地方最好用布遮住),稍等一会,蜜蜂就会发现子蜜脾,振翅召唤蜂群爬入子脾护子。收蜂笼顶板的下压速度随着蜂的上脾速度调整,一般5分钟左右即可爬入绝大部份。你可以将收蜂笼拉开一角逐渐翻转驱蜂入箱直至完毕。
$ x& l( O0 Z+ g* o9 Y
1 b/ U! \* p0 R8 V8 u& T
12、你没耐心时可以在剩下小部分时轻轻反转轻靠在蜂脾旁,盖上蜂箱上蜂自己上脾。
5 f" R* I" c ^5 K
$ C: z6 Z7 A2 A
13、你也可以将剩下的小部分蜂靠近巢门引蜂从巢门入箱(一开始没形成蜂路时不太好操作)# c1 S# K+ V4 A" O( f$ @$ _
, L- V" _8 d) L' q: Y& _) w这样过箱蜂群非常安定,马上就可有蜂守门,当天即可认巢采集。
2 M2 a6 `! x) o! L8 F
2 K+ ^* _- ], f$ T收蜂笼的笼口可大可小6 ~# D% _/ k6 k$ R+ X: f& L9 h0 ` ]
8 I9 i/ P u( }
布质柔软可紧贴墙壁,容易形成蜂路
; x- l P p, C% f
- {, d9 u- x- e. P! c
分蜂时期可挂放蜂群密集处招引分蜂群入笼) H5 B7 R7 j$ i F5 C
+ f% e( i% @# T4 y! Q0 K5 a
蜂笼贴放蜂团上方,用手掌托捧蜂团,蜂团就会爬入蜂笼。或者将收蜂笼反转刮下大块蜂团后合上笼口,慢慢提高顶板,稍等一会撑开笼口,趁蜂群召集往笼顶爬时干扰原剩余蜂团,余蜂就会自动飞入笼中。# o+ _* }5 [/ c0 K/ }
0 O6 y9 Q+ H1 Q5 c$ Q7 O5 g' M
0 v8 A7 D* Z5 a( P2 C7 B( d+ {6 O7 e7 j- `/ W! i: T5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