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捍我中蜂 于 2010-4-28 23:06 编辑 ! p$ G9 q, Y. o( Z4 o( H
) ]3 y# H( k) F7 d1 T% x" v从成功个案中导出中囊病的治疗“真谛”
& ~+ w8 b* R6 O+ ?在这论坛中,见识到不少高手无私地发表成功治愈中囊病的种种方法!先向高手们致敬!
* j% y( D" k3 a$ _3 o: |+ F& j, ~以下大概总结一下几个比较常用方法:; J8 j9 g- v2 X- ^' k2 V% A
1、更换养蜂硬件(蜂箱、巢脾)。具体是将蜂群抖入一新蜂箱,并按各自喜爱习惯加入新巢脾,或什么都不添加,让其回到土养并接近原始状态。
% X3 U4 c* }. {. g: b. A- ?. P2、在更换硬件的同时,有的朋友综合采用囚王或换王(新产卵王、处王或王台)。
7 l8 s9 W, h8 f& B' @- X8 b3、还有部分专家在群内安装杀毒软件——用药物治疗。《在这里特指针对病毒性的用药》( v( k' v7 K( L8 i' I/ d
说到这里,先为大家播放一段插曲:在一高致病性疾病(如流感)流行的期间,不知大家有否注意,有两种人群总逃不了——老年人与小孩!为啥?追根问底还不是因为常说的“抵抗力”(抗病力)。举一简单例子:我们人类的手足口病!当小孩感染到病毒时,病毒会速度繁殖并在其手、足、口位置出现红点等特征(病态)。而反过来看成年人,任何情况下(带与不带病毒),都不呈现任何病态。但有一可怕案例:一个孩子(几个月大)由于手足口病致死,后来了解才发现,小孩已经一个多月没出门,换言之病毒的来源是由他家里成年人从外面带回再传播给小孩,结果在他的父亲身上找到手足口病毒的病原!再回到我们的蜂群里,中囊病的发病者是幼虫,无疑幼虫便是巢内最强的传染源!成蜂到底有无有带病毒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是在成蜂身上不呈病态而已!而在成蜂中(幼蜂、青壮年蜂、老蜂),老蜂由于在接触机会与体内机制的衰老(抵抗力下降)双重影响下,便成为成蜂中病毒含量最多携带者(次传染源)。# P5 R0 M2 G( _* s) `3 u7 R1 p, O
前面提到的几种治疗方法基本上是我们现在所知、使用最为广泛的。如果有关注过本人以前的文章,应该还记得其中一句:“蜂群的感染取决于其抗病能力与病毒的数量(病毒密度)和活性”
+ l0 b3 t3 F/ F# u+ _0 X 说到这里,也该点题了。上述的三种治疗方法都离不开的“真谛”——减少1单位内病毒的数量和降低病毒活性!(1单位可指:一只蜜蜂、一段日龄的工蜂、一群蜂或一个场地的所有蜂群)以下将“真谛”植入种种方法,看这一假设能否成立:
! R; X J1 l) \9 b' b1、更换病蜂的蜂箱、弃旧脾,置一空箱让其自由发展。该方法与原来病群的最大区别——新箱内少了带病的子脾。上面提过,发病的蜂群是巢内最大的病毒传染源,当弃置旧脾,很大程度减少了病毒的传染源,病毒密度也相应降低,在这前提下,部分蜂群能出现“自愈”状态,但成功率不高!+ T% m$ o# T- v3 ~
2、更换硬件并换王断子。换王具体分诱入新产卵王、处王、王台和囚王四种(把囚王归纳在内)。在第一种方法的前提下加入换王一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这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看过不少帖子,用此法的大部分蜂友认为新王抗病能力强!“好,说得对!”但反思后又出新疑问“你怎么知道新王产的卵孵化出来的幼虫抗病力也强呢?听说幼虫对病毒的抵抗力是最弱的喔!且新王的第一批幼虫全是由病群的工蜂哺育长大的,为什么有部分蜂群新王产的第一批子能健康过渡呢?”带着这些疑问,相信就一句“新王抗病力强”说不服大部分的蜂友吧(本人第一个反驳)!在否认这种说话后,本人提出一种比较新颖的想法。以效果比较好的介入王台法为例解说这一想法:在王台诱入那天开始算起,直至处王产卵孵化出第一条幼虫,最少需要8天时间,由于巢内及外界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数,一般情况下从王台到第一条幼虫历经12-15天(断子期)。由于岁月不饶人(蜂),部分或大部分老蜂将客死异乡(巢外),与此同时,在老蜂身上寄存的大量病毒也从蜂群中被分离出来——病源也随之减少。由于次病源(老蜂)的死亡造就出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育儿蜂群,使新王产下的第一批子有幸(一部分)逃过中囊病的毒害!同理,囚王、处王也是利用时间净化蜂群的质量,从而使蜂群现“自愈”现象。(随便提及老王是否值得留用。一只年老的蜂王,其实好比一只年老工蜂,在中囊病的治疗中,我们更注重它的是抗病力,而不是产卵力,年老蜂王由于体内各个机制的衰老(免疫机制也随之衰老,对病毒的抑制能即下降,这对治疗中囊病也是一个拌脚石,应弃)
3 Z8 b$ r, }& ?3、用药治疗。现在,对于用药的种类,大概分两大类:抗生素类与抗病毒类(包括中西医)。从实际情况得知,用药并未能使所有患病蜂群得以康复,换言之,目前并未找到针对性的用药(杀死病毒而对蜜蜂没有大副作用的药物)。查证,抗生素与抗病毒类药物对任何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病毒活性被弱化时,相对健康青壮年哺育蜂便可借机全力反功,育出新一代的健康工蜂,在用药期间被药物抑制病毒的老蜂也相继仙游,留下的便是病毒含量较少的健康蜂群。从而使人错觉成药物直接杀死病毒造就出健康蜂群。7 c% F v, B$ Y4 R7 q- v1 A
总结,通过上述的解说,只不过让蜂友看清现行治疗中囊病的真面目,而具体如何制定更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办法,还是有待大家一起去研讨。, z) \3 v6 w& @! W1 i9 x
要想蜂儿强,先由了解它开始!别一味人说云云我说云云,要做到大胆、创新、务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