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iangchh 于 2019-11-14 22:52 编辑 ; \/ d- W+ `; @! B6 u$ j
; l* E. ~( u5 _& i# f* ?; _此楼质量杰出。楼主观察敏锐,思维缜密,回帖多高见,皆非等闲之辈。让人感受一股浓浓的陈酒佳酿的美味。
/ B- ?2 T& u' n! \; M e" f- p1 o' \1 g: T* a3 u
但也有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
8 d) E8 Q- M$ R$ o( T; \2 n2 K. s9 Q* N8 g9 P7 L
鄙人愚见认为,分蜂其实并无所谓“主谋”,而是另有主因。我们见到的这些,其实都是现象,而非本质。主因的揭秘,尚待时日。5 u8 \ _& Q; c5 V3 S) ?" j- j
8 _( H# `5 `1 B, |; N0 W' t一群人出游,饿了想吃(饭),去哪儿吃?吃什么?可以说有主谋,但谁能说得出“想吃(饭)”的主谋是谁?张三?李四?都不是吧。想吃(饭),是本能,想分(蜂,分蜂热),也是本能。到了阀值,就启动。/ I n( ]- o& E
% x- B) q+ M. A- i8 @
那些无业内勤蜂,我认为并非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或懒汉,蜂群是不可能容得下这种行为的。蜂王衰老,雄蜂过季,产卵缺浆,幼虫缺粮,成蛹生病,老蜂寿尽,蜂群都有铁面无情而又合情合理的应对处理,一个原则就是群体利益最大化,怎么会独独容忍一批身强力壮、无所事事、悠哉悠哉的休闲蜂?& @# s1 o; @3 M1 d( m. G5 M+ r, }/ x8 h
4 ?# |- E# T2 e0 D( z0 ~这些休闲蜂,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寿命超长,可长达两百天以上;二是功能齐备,没有劳动消耗,随时可以填补缺位,适应新分工。因此,我猜测,这些无业蜂,可能是蜂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机动力量,也就是应对重大意外灾害的预备队、抢险队、救火队,是蜂群用积蓄给自己买的保险,免于灭群灭种。% H- h3 f! _0 I) N1 P' z
0 n' Y. O$ T3 r- g; z
分蜂群青壮蜂多,我认为,青壮蜂对凶吉未卜的新巢,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包括营巢和哺育能力。分蜂群无业内勤蜂多,正是履行职责的表现,是分蜂热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k8 B1 a' V/ P8 |3 F$ V
4 |6 ~0 _) g) l/ j" j5 ^) W, @群越强,休闲蜂越多。大蜜源时,部分闲蜂可能会投入某个位置的工作,补齐分工短板,让群体协调而高效,这可能也是强群高产的一个秘密。
; Q- H% M5 |+ l& N- n# {: W7 Y8 ^, k4 V1 U; w$ V
纯系个人猜想或推理,没有数据支持。盼请各位蜂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