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唐红勋 于 2020-4-10 13:11 编辑 * o9 v7 J9 Q: P; X) W
/ F. w) e) H7 i- u 中蜂网如浩瀚的海洋藏着无数珍宝,让众多蜂友受益匪浅,但并不是有些蜂友所云“该说的都说了”。因很多蜂友的“家底”并未抖出来,抖出来了也不一定会被人认同,甚至会受到质疑而心灰意冷,然而自以为事,往往到死都蒙在鼓里。所以如果您真心爱小蜜,那么我建议还是多“抖”一“抖”吧,通过交流往往会突然发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t, f. K) {' Y* c' t: \' G, {9 v 人类的认识水平是极其有限的。我自已当初可谓是“无知者无畏”,慢慢地了解得多了以后,发现了解得越多谜团也越多。很多蜂友虽然“学富五车”,经验丰富,但在实事面前仍只是掀开冰山一角或如盲人摸象。就拿一个非常平常的例子“蜂蜜的结晶或状态或品质”来说。我查了论坛很多相关的贴子,有些太深奥,有些太复杂,有些出入太大,有些……故而自已于去年开始做观察实验并发贴《分享一下天然佳酿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实验有些不足,另外也印证了早有蜂友发现的现象,但现象是个例还是共性?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一直得不到完美的解释,养蜂人都解释不通,那么如何向消费者解释?故而今天再做观察实验并发贴。请蜂友释疑、指正……0 A6 H5 m6 F1 p0 z8 _
我希望我的照相机象一把“照妖镜”能让各路“妖魔鬼怪”现原形,让消费者吃点放心蜜,让蜂友不再卖蜜难……也许这样的帖子会动一部分人的奶酪,我会根据支持与打击的情况决定继续与否?您会支持吗?6 A! y$ D k9 Z. C: P5 q( D
说明:
8 V/ ]( M7 N, F1 B$ z( X" b 1号样本:2020.3.21取纯封盖蜜,压榨而成,样本是最开始流的一点蜜,后面流出的颜色深一些。
: Q1 ^1 R1 x. b% v& B 2号样本:2020.3.21取纯封盖蜜后剩下的蜜,包括未封盖蜜,蛹,巢脾等压榨而成。我称之为“杂质蜜”。4 i% N2 j& y2 ~9 T! G
(1、2号均为:同群、活框土养、无人工巢础,压榨取蜜。有蜂友说压榨取蜜杂质多,我特意留样,让大家看看杂质多倒底是取蜜方式所致还是有其他原因?)。; D- J: w( M0 ]8 x) d) r
3号样本:昨天特意购到的商品蜜。标签提示:产地河南洛阳,生产日期为2020.1.8,百花蜜。' l6 U0 ]5 V6 h2 e8 V' ~! u/ N
( b1 p5 j%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