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9
在线时间0 小时
居住地安徽省 巢湖市 庐江县 庐城镇
新人上路

积分9
在线时间0 小时
居住地安徽省 巢湖市 庐江县 庐城镇
新人上路

|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中国养蜂业发展概况
/ |7 R6 J* g! P(一) 养蜂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 N s5 s) z, [/ F 全国蜂群数量820万群,蜂蜜产量40万吨,蜂王浆和蜂花粉产量超过4000吨,蜂胶350多吨,养蜂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
4 g! d* R0 v [* f1 a+ |(二) 标准化饲养和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
1 n4 q+ ]' O+ `9 A: @1 s- o( x蜂群平均单产48kg。逐步通过创新饲养方式、更新养蜂机具、标准化规模化、加快生产科技推广、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使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
+ ^" J" q' E3 ?) Q+ ?! r+ u5 {(三) 蜂产品加工能力和出口数量大幅提升& X9 M8 K; x0 I: I
蜂产品加工业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出口蜂产品金额超过10亿元。
/ ?5 h3 k! V) [( p0 k(四) 养蜂业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作物增产作用进一步增强
! O! q; L- {6 h! V$ R& W5 ^ 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年收入可达3万元,蜜蜂授粉业正在发展,全国每年通过授粉使农作物增产产值达500亿元。
4 b; {6 Z: G6 t2 Y4 ~( R; C二、湖北省养蜂业发展概况
, o: H: x" y5 e 全省养蜂46万群,其中西蜂30万群,中华蜜蜂16万群。蜂场1万余个,其中西蜂蜂场7667个,中蜂蜂场3481个。蜂蜜产量9000吨左右。王浆产量350吨。西蜂每箱产蜜40~50公斤,中蜂每箱产蜜10~20公斤。(摘自2009年数据)
' i9 c0 L- d6 l. L6 m) ?1 C+ y, u2 N(一)湖北蜂产品市场概况- j3 k3 n, m; t! v6 T$ L
内销市场——葆春、康思农、乐神三宝、神葫等品牌 3 K' A$ R2 H0 R9 O6 H' U
出口企业——小蜜蜂、扬子江、孝感三蜂、麻城英联、随州鸿发等企业 4 x( G- }/ b4 R
(二)湖北省养蜂业地位
& I6 J7 n% U8 E0 P8 |2 e/ V 1. 蜂蜜是我省第三大出口农产品;
# K& J/ w& g# }% p! Z 2. 年出口蜂蜜2万吨,价值超过3241.34万美元;
- q9 G z# o, n* r% X 3. 年出口蜂王浆及王浆粉50吨,产值250万美元;6 \ \7 P% h1 s3 r x
4. 连续十多年名列全国蜂产品出口前列。4 Y' m5 b; S7 U! m# _0 l
(三)湖北省养蜂优势
6 z) `# I/ Q- _1 k 1. 地域与板块资源优势
* h A5 j' p8 _1 S& D 湖北养蜂业分为三大蜂业经济区域板块:8 ~) k! N }* s9 V
一是以神农架中华蜜蜂保护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中蜂经济板块;
$ W/ Y# k& _" _二是以咸宁桂花蜂蜜产地为中心形成一个桂花蜂蜜出口蜂业经济板块;$ i+ C5 _$ X% X- N
三是以武汉密集的加工业为中心和武汉(新州、黄陂)养蜂业为中心形成一个意大利蜜蜂经济板块。6 i+ L) d. z4 d a
2. 蜜粉源植物资源优势
/ N( n& x* O7 \5 u (1)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征,气候是南北过渡地带; ^; j& C6 z0 s5 A' a
(2)有150余种蜜粉源植物,其中主要蜜源有80余种;# B' ?; w: I# y) N
(3)油菜116.6万公顷、水稻3000万亩、棉花46.01万公顷、玉米30万公顷、蔬菜10余万公顷;
$ [+ V! C, S/ B% v (4)形成大宗商品蜜和产品:柑桔蜜、荆条蜜、油菜蜜、紫云英蜜、洋槐蜜、荷花蜂花粉、益母草蜂花粉等。 9 U' E0 E' i5 ~) b( {6 [: F
(5)形成特色特有品种:咸宁野桂花蜂蜜。% q7 R/ s Q2 U
3. 养蜂技术资源优势5 z. J3 \" a* a
(1)湖北是教育大省,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 F- R$ E" G! K
(2)拥有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作技术支撑,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 _4 y) i* |) i: J' t5 d (3)养蜂业技术与蜂产品加工企业也十分密集。
, b% y7 [6 y( V4 M$ N 4. 目前存在的问题) j* E: e- J* d) p' v
(1)行业缺引导,产业缺资金,服务体系不配套饲养技术水平不高;( O' v1 a$ Y( Y/ S9 k1 R
(2)中蜂现代技术应用率较低(病虫害防治、中蜂越冬、品质育种、无公害生产等缺乏技术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缺交流 6 j1 K- t/ o$ c3 Q$ d3 Y1 B. b
人才缺乏,人员老化,市场竞争无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