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单槽结构的上梁 系在上梁腹面中心线上纵长刨一条宽3 mm 、深6 mm 的矩形槽而成(图2-33 A)。上础时,巢础上边缘嵌装入槽内,并通过在槽内灌蜡将巢础粘固在上梁上。这种结构的上梁制作简单,在蜂箱设计和制造上普遍采用。我国的西方蜜蜂蜂箱上均采用这种结构的上梁,但在中蜂巢框的设计,提倡采用无沟槽的上梁,以防巢虫。
1 {& X/ a2 Z5 \
: H% q8 Q M8 M+ [# ?' | 单槽加契条结构的上梁 系在上梁腹面中心线上纵长刨一条断面为梯形的长槽,并配上一条断面形状相似的契条而成(图2-33 B)。上巢础时,巢础的上边缘插入槽底,然后用契条挤入槽内加钉固定。这种结构的上梁加工较费时,仅美国等少数国家采用。& g- F; N ~0 I& h6 s' }4 f
, m* y2 R7 { e3 A2 A9 O& `* @4 R% i+ J H" |1 I
6 B5 y4 l8 | Y' o% l1 I, {图2-33 巢框上梁腹面固定巢础的结构
( p, f6 J m. V
. T- f3 ^0 A8 Z: AA 单槽结构 B 单槽加契条结构 C 双槽加契条结构
% s- V, X7 x1 n3 q: A5 @; E4 v# @) S- f/ V; P3 ?' w
双槽加契条结构的上梁 系在上梁腹面中心线和其边上纵长各刨一条宽 3 mm 、深 6 mm 的矩形槽,并配上一条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契条而成(图2-33 C)。上础时,巢础上边缘嵌装入中心槽内, 然后将契条挤进其边上的槽内, 使两槽之间的木头挤紧中心槽内的巢础固定。这种结构的上梁加工较费时,仅美国等少数国家采用。5 |( g5 H/ B' L9 v
* A4 [5 t w9 X& M8 ~5 Q 此外,在西方蜜蜂的饲养上也有采用无固定巢础结构的上梁。这种上梁的腹面是平的,上巢础时采用压边器把巢础压粘在上梁腹面,或采用蜡管固定器和熔化的蜂蜡把巢础粘固在上梁腹面(见第五章第一节)。& L2 m1 k, h* ]- d- x/ B
, ^ X4 R" Z( ~
巢框的侧条 有带蜂路间隔装置的和无蜂路间隔装置两种型式。
4 q0 L" d/ M9 h* D7 L0 O
# A1 Q$ G* | B. |# m. Z 带蜂路间隔装置的侧条 系将侧条的上部扩大形成蜂路间隔装置,具这种侧条的巢框称霍夫曼巢框(见“蜂路巢框”)。带蜂路的侧条其两端通常设计有槽口,以在巢框组装时与上梁和下梁接合。
, N- `8 q+ p1 n" f! U" j" E: }& Y5 f8 s; J
无蜂路间隔装置的侧条 其两侧一般不扩大,且不设计槽口,但巢框侧条的纵长中心线上一般必须设计有2~4个直径约为1 mm的小孔,供巢框上础加固巢础和筑造巢脾。小孔的位置和中心距视巢框的高度而定。
4 l3 v4 R( G+ G1 j4 s" r. \
' p7 L; E4 M. ^9 @3 L' Y" ] 巢框的下梁 有单条、单条开槽和双条组合等三种结构。
* o. r) ?: `* g' b+ [/ {
4 B. t& w/ Q) Z! ^& ]/ s 单条的下梁 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被普遍采用(图2-34 A)。
" e$ M" ~( @9 T/ u- k
3 ~9 {: ^' n1 v0 h- c0 S 单条开槽的下梁 系在下梁顶面中线纵长开一个宽为3 mm 、深为6 mm 的槽构成(图2-34 B)。
, O6 K5 E8 i d, T3 p+ |
1 S M0 k. \" d) C" y" P* ]) W+ s" y 双条组合的下梁 系由两条细木条相间3~5 mm 构成(图2-34 C)。巢框的下梁开槽或留出间隙,其作用在于当巢框内采用满框的巢础时让巢础部分延伸入槽或间隙内,避免被下梁顶住而使框内整个础面发生拱曲,以确保造出的巢脾表面平整。2 [9 a! K! A, i
. a3 _0 g2 e; j* K( X. A
8 T- l! z# J( ^" o7 O
& B- O/ M9 [" J4 J9 @! b' h$ X& j0 K图2-34 巢框下梁的三种结构. ~. p( l: y4 \5 O/ p9 q
% |! e: G U) {' u5 P
A 单条结构 B 单条开槽结构 C 双条组合结构
8 F- i( Z' ]" z; P9 T% N1 [2 t3 r) |: j' f
②蜂路巢框 具有蜂路间隔装置的巢框称为“蜂路巢框”(图2-35)。采用蜂路巢框的好处是:蜂箱内脾间(或框间)蜂路间隔准确划一,造脾时可获得平整的巢脾;饲养管理方便,可以数个巢框一组同时提起或在蜂箱内移动,提高工作效率;蜂场内短距离移动蜂群箱内巢脾无需装钉。
S, p8 r! |% y
. }9 N) \6 B7 ]( V) K$ r 目前,养蜂生产中较流行的两种蜂路巢框是通过加宽侧条作蜂路间隔装置的 Hoffman蜂路巢框(图2-35 A)和采用金属距离卡作蜂路间隔装置的蜂路巢框(图2-35 B)。金属距离卡距离巢框具有制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我国大多数蜂场和国外一些蜂胶较多地区的蜂场都普遍采用这种蜂路巢框。- D& W2 R4 \* m) X7 o
. q9 O/ v" B+ b4 P) {
近几年,意大利的一些养蜂场还采用一种塑料蜂路间隔装置套在巢框侧条上,加钉固牢,形成蜂路巢框(图2-35 C)。这种蜂路巢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较有发展前途。% o& f( W' X1 a
( v! L7 c6 L+ f2 o+ n/ y
- L% d) a: a' b5 w' q& b# y0 C4 Q% [& z$ ^1 K
图2-35 蜂路巢框, u. i* H: \- `9 z$ O* |0 F
: F" N- q' @" F {; pA Hoffman 蜂路巢框 B 金属距离卡蜂路巢框 C 塑料距离卡蜂路巢框1 G' [& D$ E, ]* ~
- z9 M& ^+ {+ T$ m7 Z
此外,美国的一些养蜂者还喜欢采用一种框耳周围留有蜂路的短上梁巢框(图2-36)。这种巢框的框耳比普通巢框的短一个单蜂路尺寸的长度,使得框耳端部与框受间隔一个单蜂路的距离,这样在提脾和插脾时不易压死蜜蜂。框耳缩短后,在框耳的端部钉上蜂路间隔装置,以保持框耳端部与框受之间的蜂路结构,同时避免巢框向一边偏移导致框耳脱出框受而滑落。/ d6 r: @6 P, _9 b) K F2 s# \0 q: _
7 F; E# d5 p4 G# P , I3 ?/ n# z' Y* ]9 i
图2-36 Hoffman 短上梁巢框 图2-37 平面钉接组合的巢框 2 W s3 w$ r& D. ]3 k6 q
4 P& i4 Z' [) f; @ ③巢框的组合方式 巢框的组合方式与框条的设计有关,通常有平面钉接、活榫接合和组装接合三种。& c0 G' g* V3 [6 V1 H5 b) K# y# A% A
" A9 H( o6 |* i
平面钉接 用于无榫头框条的巢框的组合(图 2-37)。其方法是直接采用圆钉把各个框条钉接起来。这种巢框组合方式被普遍采用。我国采用的巢框均采用这种方式组合。' e! J% {! Y* Y& [6 m
* l( j9 } k$ h# u$ _
( b ?# d# h" j T+ W
图2-38 活榫接合组合的巢框 图2-39 组合式蜂路巢框 + I7 T4 ^7 b9 y- h# Q0 J
- u# y" H0 j* ~' f) B
活榫接合 用于带榫头框条的巢框的组合(图2-38)。带榫头的框条组合成巢框时,只要把框条与框条间接合处的榫头插入槽中,即可构成牢靠的巢框。这种方式组合的巢框在国外较常见,我国20世纪40年代前也曾采用,其后因框条制造费工费时而逐渐被淘汰。
; }2 d2 O; q% V1 m% Y' q
8 F, ?. }& u* i2 o5 D& B# D. z4 Y 组装接合 用于组合式框条的巢框的组合。组合式巢框(图2-39)的侧条采用塑料制成,具框耳结构,且上部两侧扩大成蜂路间隔装置;上梁和下梁采用木材制成。组装巢框时,将上梁和下梁分别插入侧条相应的槽孔中即成。# h3 D1 M& s$ N& i# M( L r
% I/ }' W8 l1 c$ Y3 ~
在框条组合成巢框时,无论采取那种组合形式,都要求组合成的巢框平整、端正,以便巢框上线上础和造出平整、完美的巢脾。
# d. v- d$ P3 S! t8 T t# I% Y2 }& a6 R2 T
⑵箱体 蜂箱的设计和制造,主要应考虑箱体前后壁的框受、扣手、板材的拼接,箱体的接合方式等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