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积分887
在线时间155 小时
居住地海南省 白沙黎族自治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银牌会员

QQ
积分887
在线时间155 小时
居住地海南省 白沙黎族自治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银牌会员

|
发表于 2015-4-15 11: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5 `2 W- h3 B+ i/ ?- l龚凫羌:与蜂为伴三十年+ m. h: o; f" q6 h: h, w
2013-10-23 | 作者: |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 g7 N! \7 Y' }6 u F 杨雯% ~+ k; M7 ~, [
' V5 r) G5 T7 o' W% i
四川农业大学养蜂学副教授龚凫羌,学历仅为大学本科,却攻克了让中外专家棘手多年、广大蜂农闻之色变的“中囊病”等难题;虽身处高校,却被多数一线养蜂人所熟知。他用三十年的奋斗成就了一番甜蜜的事业。
$ a d z7 E- A8 K
$ Y' D N; M% \5 G1 f+ l y 攻克病害,成养蜂界名人5 X+ Z# L' M7 B9 K$ {
5 B: U7 }! L) Y- c5 O
打开龚凫羌和他妻子的QQ,你会发现他们的“粉丝”、好友遍布全国近30个省。
" G+ \ `/ Y0 @) n6 K+ ` T/ d% ^
! J f* p) D1 b$ T6 H- h 许多“粉丝”初识龚凫羌还要从“中囊病”说起。该病危害极大,但因发病机理不明,中外专家束手无策。2004年病害暴发时,中药粟壳或金不换虽可缓解,但药又贵又难买到。龚凫羌发现,金不换的有效成分在产量更大、成本更低的元胡中也有。这一发现成功帮蜂农消除病害,度过危机。
1 {) _ u- a5 C' @" U0 c) J! I. r/ u& J9 c
此后经进一步研究比对,他又提出“中囊病”与“爬蜂病”都是应激性蜂病。这一结论得到了实践印证。2009年北方暴发的“爬蜂病”,按他的方法得到有效控制。$ s1 T: a2 J* c$ ]3 L8 n
; S0 v* ]; P) M! Z 与蜂为伴30余年,龚凫羌在中蜂生物学上有多项发现,先后攻克了蜂箱、饲喂技术和中囊病等困扰中蜂的基础性难题,为中蜂业发展扫除了主要障碍。这些成果都无偿推广给了蜂农,浙江千岛湖方兴中蜂养殖合作社以前每群蜂产蜜平均不到4公斤,现在能达到16公斤。若以“土蜂蜜”每公斤80元,全国约200万群中蜂计,一年就可让蜂农增收19.2亿元。
1 T9 ?! J: _2 w
6 j" z9 q" \# ]2 A# E! [ 推广技术,足迹遍及全国
4 S; i7 d, m7 {7 A2 g$ R+ J
h3 C8 w' m& @$ K' u& z 除中蜂专用蜂箱,龚凫羌还发明了防逃的巢门隔王片,以每年100万群蜂飞逃,每群价值400元计,可避免损失4亿元;他的“水法介绍蜂王”使过去约30%的换王失败率降到几乎为零,以每只王价值200元计,可减少损失2亿多……. D* g9 Q6 J* N- S [
1 `. |9 _/ w, i% R4 l$ o# \3 o
这些对蜂农实用的技术龚凫羌从不藏着。《蜜蜂杂志》上发表的92篇文章,还有一版比一版厚的专著,都见证着他一次次理论与技术创新。今春在他“电话遥控指挥”下,新都蜂农马子平创造意蜂单王群一季产蜜81公斤的纪录,是同等条件下其他蜂群的3倍还多。# Q3 j8 G$ s1 {9 o
0 A, y5 \# r9 z8 ], z5 N
为切实帮蜂农增收,龚凫羌还深入一线推广技术。他和妻子用了近十年时间,自费数十万,自驾数十万公里,推广足迹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义讲244场,培训养蜂骨干近8000人次。2008年义讲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妻子因腰椎粉碎性骨折截瘫,生活无法自理,至今未痊愈。然而,他又带着妻子义无反顾地继续踏上技术推广的征途。8 P- c- q( f2 T
. J3 v( p& T* N 心怀梦想,为蜂业不计得失
, S- e- M# ]! P B% M+ E$ f- ~; g- [$ Z8 X' ]
都说养蜂是“甜蜜的事业”,但甜蜜背后要付出太多艰辛。上世纪80年代,为弄清中蜂习性,龚凫羌就吃了不少苦头。而长年的艰辛致使他在2000年终于病倒,手肿得和腿一样粗,医生从他的胃里抽出了1000多毫升脓液。
1 t0 Y& ` G% i/ ~9 o( y0 g+ q. V3 D
龚凫羌曾被派到基层当副县长,当地政府希望他留任,他谢绝;回来后被选为学院总支书记第一候选人,他坚辞;有人曾找他“技术入股”下海,他也一口回绝。他坦然:“我的梦想就是把中国蜂业向前推进一步,其他都是浮云。”3 K1 k% @6 @, u: N
8 _: w' [- o+ ~$ b1 U. @$ f 从1994年晋职至今,龚凫羌已当了19年副教授。有人曾劝他把成果译成英文先在国外发表,争取评教授,可他评价自己“有点狭隘”。“技术容易复制,国外对我们技术封锁很严,实用性文章先在国外发表,那不让外国人先知先用了?学术无国界,但学者有祖国,我希望中国的蜂业先行一步。”
5 B* l" H- ~ U2 [" h/ F! m0 u+ b/ [- e& D$ |
现在,龚凫羌在家给蜜蜂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房间。“研究蜜蜂自然要和蜂住一起。”年届退休,龚凫羌还在不断继续他的事业和梦想。用他的话说,“人的一生很短,应该做点事,才能岁月留痕,无悔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