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5|回复: 1
收起左侧

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

[复制链接]
QQ
QQ
积分
0
在线时间
420 小时

1060

金钱

144

回帖

0

威望

新人上路

Rank: 1

发表于 2011-9-23 2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
. U( J; z; E! L& n0 X5 ^: B: O4 J0 S% G

+ f2 X2 m+ u2 d% {; w; L, G
4 P. [4 B3 Q* d3 _5 q   ⒈发生情况0 f3 T  M  D" a9 b  w  q
" D6 m: P/ Y2 ^
    欧洲幼虫腐臭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病害,该病于1885年首次系统报道,目前广泛发生于世界几乎所有的养蜂国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韧在广东省首先发现,60年代初南方诸省相继出现病害,随后则蔓延全国。该病害不仅西方蜜蜂感染,东方蜜蜂特别是中蜂发病比西方蜜蜂严重得多。  y5 o+ n+ ]  E( E
/ n2 ?  `  d; C! {% _9 i7 Z6 @
    ⒉病原
* E' ~3 I! U7 E: K& L9 |7 d7 O# E2 g9 }0 l1 B* B7 K) w
    目前对欧洲幼虫腐臭病致病菌有了一致的认识,即蜂房球菌为致病菌。该菌单个的形态为披针形,直径0.5~1μm,革兰氏染色阳性,常结成链状或成簇排列。
' z4 u$ r# `8 ?0 M' \) i  s% M4 n4 z. S- G8 _! y0 A0 a4 E
    感染欧幼病的蜜蜂幼虫有许多次生菌,这些次生菌能加速幼虫的死亡。最常见的次生菌为尤瑞狄斯杆菌,大小约0.8~2.5μm×0.5~1μm,革兰氏染色阴性,一般培养基上易生长,菌落0.5mm,白色,培养基上培养出的菌体具多型性,单个或成链状,或似链球状,随不同培养基而定,所以常与蜂房球菌相混淆。
0 n, C4 A7 h1 @( N. B6 c( b( N( \( j: D
    另一个常见的次生茵是粪链球菌,菌体直径0.8~1μm,呈链状排列,在培养基上生长微弱,茵落小,白色,表面凸起,形态与蜂房球菌十分相似,该菌是蜜蜂从野外带入蜂箱的。它寄生于病虫后,其生长结果引起酸味。2 d0 t3 v( h/ Q& U& m

3 O4 j: X) v8 o# P# C8 q    再一个常见的次生菌是蜂房芽抱杆菌,菌体杆状,0.5~0.8μm×2.0~5.0μm,电镜照片测量为0.6~0.8μm×2.2~4.5μm,革兰氏染色阳性,不稳定或阴性。运动,具周生鞭毛。芽抱椭圆形,中生、亚端生或端生,抱褒膨大,在生抱培养基中,涂片中常常发现并排芽孢的长列。该菌寄生病虫后,产生难闻的臭味。
" u$ k7 U* k; o# O/ D- ?. Z1 R7 t
7 W! d# p, v. m( _4 Z    在死虫的干尸中,只有蜂房球菌及蜂房芽抱杆菌的芽孢能长期存活。  {0 l% r, _/ v  B/ j, v

( M' y+ @: p  b. |- {0 U' W- k    ⒊症状+ s# l! K2 ^0 v, m/ W2 q4 ?( U

! q2 O+ Q1 I0 N' Q    欧幼病一般只感染日龄小于2 d的幼虫,通常病虫在4~5d死亡(图)。患病后,虫体变色,失去肥胖状态。从珍珠般白色变为淡黄色、黄色、浅褐色,直至黑褐色。刚变褐色时,透过表皮清晰可见幼虫的气管系统。随着变色,幼虫塌陷,似乎被扭曲,最后在巢房底部腐烂,干枯,成为无黏性,易清除的鳞片。虫体腐烂时有难闻的酸臭味。
1 ~; L5 S) i; n1 z2 [* b, G/ E+ `3 p( p
    若病害发生严重,巢脾上“花子”严重,由于幼虫大量死亡,埠群中长期只见卵、虫不见封盖子。
8 a" x7 ?/ z3 H: J/ `7 l: O& \/ _' Q! V  j* w4 W: o
  
$ D, }2 {( K. ]图  腐烂的患欧洲幼虫病幼虫 8 q3 z/ y4 w9 a5 H% }

% a- ]6 t+ ?  K: e    ⒋蜂房球菌在蜜蜂幼虫中的增殖
7 Z0 v- x( n; v2 [% |: Q
, h. n) ^* w! i) M5 w    蜜蜂小幼虫吞食被蜜蜂球菌污染的食物后,该菌在中肠迅速繁殖,破坏中肠围食膜,然后侵染上皮组织,有时病菌能几乎完全充满中肠,绝大多数病虫迅速死亡,少量幼虫可能意外地(可能是病原苗繁殖量少)存活至化蛹,在幼虫化蛹前,肠道内的细菌随粪便排出沉积于幼虫巢房壁上,其中的蜂房球菌能保留数年的侵染性,成为重要的感染源。
/ ]3 K# y9 t, \1 `
( M7 b9 P1 O2 L    ⒌蜂房球菌在蜂群中的传播
7 w4 ]) V% R, }6 g3 `3 K7 x# A( r" }1 Y- q$ x
    子脾上的病虫及幸存的病虫是主要的传染源,内勤蜂的清洁,哺育幼虫活动,将病原菌传播至全群。群间传播主要是由于调整群势,盗蜂、迷巢蜂等引起。
& e1 e2 V; e' }: T8 n0 C0 I5 ~! e9 [/ r
    ⒍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流行规律4 c3 ?. ~* p5 W) w% Y

: I0 [( @5 ]- t    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南方,1年之中常有2个发病高峰。1个是3月初到4月中,即油菜花期到荔枝花期,另1个是8月下到10月初(福建南部可至12月)。2个发病高峰期,都基本与蜂群繁殖高峰期相重叠,即与春繁、秋繁相重叠。0 W4 U% A! N* s* c% r1 |' Q

% l& g4 ^% o+ U+ f1 c    蜂群内幼虫多,抚育任务重时,病害易发生,抚育任务轻时,病害轻。所以,病害常见于繁殖高峰期、弱群,大流蜜期的到来,病害常常“自愈”,可往往随采蜜期过后,开始繁殖下1次适龄采集蜂时,病害又抬头。7 H; h. X! S' [" H

$ q. S( `+ l" h# ]* W7 g    ⒎诊断) _" Q1 j- N( a$ T

3 d6 C: P/ u1 ^1 L) u. @    ⑴利用典型症状诊断 先观察脾面是否有“花子现象”,再仔细检查是否有移位,扭曲或腐烂于巢房底的小幼虫。+ R4 x6 o+ A% p5 U
+ v, p, [: a7 K' L6 j/ t4 n
    ⑵病原菌诊断 挑出已移位,扭曲但尚未腐烂的病虫,置载玻片上,用两把镊子夹住躯体中部的表皮乎稳地拉开,将中肠内容物留在载玻片上,里面有不透明、白垩色的凝块。挑出凝块,按细菌简单染色法染色,油镜下可见大量病原菌。健康幼虫的中肠不容易解剖,而且中肠内容物是棕黄色的。
% c9 r$ u7 R9 [% R7 n8 R/ j* M8 h) o3 ?0 b
    ⒏防治
) p; ~  e) t; d; K! P* @$ U7 G4 P1 g. j  W' F
    西方蜜蜂上欧洲幼虫腐臭病一般不甚严重,通常无需治疗,多数蜂群可自愈。而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常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春繁及秋繁,而且病群几乎年年复发,难以根治。但由于病原对抗生素敏感,病群的病情用药物较易控制。需注意的问题是,要合理用药,严防抗生素污染蜂蜜。; t' y9 `; k2 N5 }6 k$ |7 P

' Y: t& ?5 f. M' U$ G    ⑴预防方法
5 z9 p, F- F% A9 C% |7 P$ S& G2 o& n; H4 v1 {4 m. L5 A
    ①选育对病害敏感性低的品系;  w! ?! e7 C' y0 e0 L! k# q2 {9 _
: f6 V6 g- M: R; K6 m: W
    ②换王,打破群内育虫周期,给内勤蜂足够时间清除病虫和打扫巢房;
5 J4 C/ u8 C/ P4 s8 N* h7 U6 C! G' ~# q: s4 m% v' ^. C, Y, f7 V. ?& ~
    ③病群内的重病脾取出销毁或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消毒方法参见美洲幼虫腐臭病的防治)。0 L3 O/ |( h6 @1 M! T' |
2 `4 f3 k9 D) w: T9 S7 d
    ⑵施药防治# V6 q% G5 J# \8 x9 R# Z* v" V

8 o# b. ^' ^( ], f# b$ X    ①抗生素糖浆配制常用土霉素(10万单位/10框蜂),或四环素(10万单位/10框蜂),配于饱和糖浆内喂病群,但易造成蜂蜜污染。建议配制含药花粉饼或抗生素饴糖喂饲。含药花粉的配制:上述药剂及药量,将药物粉碎,拌入适量花粉(10框蜂取食2~3d量),用饱和糖浆或蜂蜜揉至面粉团状,不粘手即可,置于巢框上框梁上,供工蜂搬运饲喂。
" T, V4 l$ v7 A# G5 D0 R
% ?" G# l3 O  E. E9 E    ②抗生素饴糖配制224g热蜜加544g糖粉,稍凉后加入7.8g的红霉素粉,搓至硬,可喂50~60群中等群势的蜂群。重病群可连续喂3~5次,轻病群5~7d喂1次,喂至不见病虫即可停药。
积分
428
在线时间
679 小时

1379

金钱

352

回帖

428

威望

银牌会员

Rank: 3

发表于 2011-9-23 2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而知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中蜂网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3 05:54 , Processed in 0.139077 second(s), 23 queries .

备案号:鲁ICP备2023002647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