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注册成为中蜂网会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蜂种退化原因
4 v3 N1 g K1 T/ k, v 1.杂交性退化。饲养的蜂群在无隔离条件的空中随意杂交,或蜂王与本品种雄蜂随意交配。4 u9 a% e$ p: W
% @. u* R5 b, g b$ q5 T/ {
2.近亲繁殖。在多数小型蜂场,使用的蜂王常为自繁自育,致使全场蜂群的亲缘关系较近,很容易引起种性退化。
) s3 N# ^+ U! h. [0 ?
4 {1 A+ b* ]- g2 K% e! m 3.选种不良。选种时对种群的优良特性考察不全面,或误将杂种蜂王选作蜂种,导致繁殖的后代种性退化。# ^* e. I2 e4 P. ?- U
$ b: D I. z& F* j 4.环境不良引起“假性退化”。每个蜂种优良性状得以表现,都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气候、密源等条件及饲养管理技术。盲目引种或长途转地饲养,造成生态条件失调,或饲养方法不当及病虫危害等,均可引起蜂种退化。3 q4 a! z+ f/ c6 p4 L
4 O4 I, g5 b2 L' v- N& y8 U0 { 二、优化复壮措施
/ S) O/ W+ Q r$ \: V) }. S* |7 t8 \8 k; V& A, S+ @$ M% U/ \
1.提纯复壮。若蜂种是因混杂交配而引起的种性退化,可对蜂群进行经济性状和生产力考察及形态鉴定,将那些符合种性标准的蜂群采用集团繁育的方法进行选育,每代都选留符合种性标准的蜂群进行繁殖。依此方法连续繁育几代后,即可达到提纯复壮效果。, i! d3 H( }. m- l/ {; s6 k0 z4 S# U+ N
$ j# |6 z3 o8 B 2.杂交提纯。若蜂种退化系因近亲繁殖而引起,可用在本品种或品系内杂交的方法提纯复壮。方法是:每隔3~4年,从外地引进血缘关系较远的部分蜂王,与本场饲养的蜂群进行优化杂交,使其血统更新。通过血统更新的蜂群,可按集团选育的方法继续进行选择和繁育。" e% n) I3 Q3 J$ f0 K
/ C2 z" c" R+ \1 c: O" M% r
3.优化饲养环境。因环境不良引起的“假性退化”,其种性实际上并未退化。此时应选择适当的蜜源和气候条件,并采用符合其生物学特性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注意防治蜂病,以使优良种性得到恢复。
0 D8 U3 C+ t& D4 v
! g. s& i$ C7 T+ V; R! m 4.强、弱蜂群合并。合并蜂群是避免蜂群种性慢性退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养蜂生产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凡弱势蜂群,应经常与强蜂群合并。强、弱蜂群合并有以下好处:晚秋合并可保证安全越冬;早春合并可加快蜂群生长;流蜜期合并可组织强大群势投入采蜜而获得丰收;断蜜期间合并可节约饲料,防止盗蜂。合并蜂群的原则,应是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劣王群并入优王群。如两群都有蜂王,应先提出准备并入蜂群的蜂王,待失王蜂群产生失王情绪后方可合并。合并蜂群应在傍晚时进行。 |
|